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洗衣机推荐阅读

主页 > 洗衣机 > INTRODUCE

新浪期货:聚烯烃基本面较乐观把握波段机会(4)

2018-01-12 12:09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被誉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成立,2016年7月、11月分别进行了第一、二次督察,2017年4月、8月又进行了第三、四次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2017年

杨议的老婆 巨鲅 绝色妖僧 军港网 军统枪下的女人 君问照残阳 喀什米尔公主号 卡洛利娜库尔科娃 咯咯dy6 凯娜娜 凯特·邓宁斯 康熙来了121225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被誉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成立,2016年7月、11月分别进行了第一、二次督察,2017年4月、8月又进行了第三、四次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2017年8月,环保部发布《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再生利用企业再生利用活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利用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再生塑料行业本身就是环保再生产业,在企业生产中产生较严重的废水、废气污染问题,在环保整顿持续加压下,再生市场内生产气氛冷清,生产负荷多延续低位,再生塑料各环节供应量明显减少。

  图2-2:美国原油产量

  国内聚乙烯产量无法弥补国内需求,每年还需进口超千万吨的聚乙烯,目前我国聚乙烯对外依赖度仍在40%以上。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PE累计进口量达963.70万吨,同比增长了20.63%,其中LLDPE累计进口了247.00万吨,同比增长了21.47%;LDPE累计进口了192.46万吨,同比增长了16.83%;HDPE累计进口了524.79万吨,同比增长了22.01%。出口方面,2017年1-10月PE累计出口量达21.11万吨,同比减少了11.67%。我国聚丙烯进口在2009年见顶后逐渐回落,该段时间内国内PP产量大幅增加,因此我国聚烯对外依赖度已大幅降低。2017年1-10月PP累计进口量达259.02万吨,同比增长了7.55%;累计出口量达25.55万吨,同比减少了24.03%。

  图3-16:PP石化库存

  PP期货是于2014年2月28日上市的,可以将PP价格走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PP处于产能快速扩张阶段,原油破位下跌,PP期货震荡下跌。第二阶段为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原油跌至新低,大宗商品步入“寒冬”,商品期货集体下跌,PP继续下跌。第三阶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宗商品走出低谷,迎来反弹,PP产能扩张也明显放缓,PP震荡上涨。第四阶段为2017年1月至2016年12月,多空交织,期价区间震荡为主。

  目前国内聚乙烯生产路径主要是传统油制、新型煤制以及甲醇制。PE方面,由于聚乙烯一直供给偏紧,LLDPE的生产利润一直较好。2017年原油价格大部分时间再60美元以下,油制PE利润依旧较好,油制LLDPE利润利润在2000-3500元/吨之间;2017年煤价高位宽幅震荡,煤制LLDPE利润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甲醇价格波动较大,外采甲醇制聚乙烯利润表现最差。PP方面,目前国内聚丙烯生产路径主要又传统油制、新型煤制、外采甲醇制、丙烷脱氢制和外采丙烯制,各种生产装置利润表现差异较大,且随着PP产能快速释放,部分PP装置亏损严重。目前PP中油制PP和丙烷脱氢制PP利润表现最好,利润在2000元/吨左右。由于煤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煤制PP利润较往年有所降低,煤制PP整体竞争优势降低。而外采甲醇和外采丙烯制PP表现最差,由于原料价格高企缘故,目前外采甲醇亏损严重。

  图3-14:PP生产利润

  表3-2:聚丙烯项目新增情况

  第二部分上游市场分析

  受制于乙烯储运条件的苛刻,乙烯进口量不太大,一般是进口乙烯聚合物,乙烯的当量消费缺口较大,乙烯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第六部分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图2-5:我国乙烯产能

  图3-12:PP进口来源地

  附表:聚烯烃产业相关证券

  第五部分技术分析

  2017年L和PP期货价格走势相似,总体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17年1月到2月中旬,L和PP延续去年底强势走势,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上涨,2月中旬L和PP主力合约最高分别涨至10625元/吨和9588元/吨,均逼近去年四季度高点附近。第二阶段,2月下旬至4月底,需求证伪,前期非理性上涨透支后期上涨空间,期价有回落需求,且春节后石化库存大幅上涨,下游需求不振,同时原油大幅下跌,国内化工品期货整体下跌。2月中旬后聚烯烃开启暴跌行情,至4月底,L和PP最低分别跌至8525元/吨7361元/吨,下跌幅度在2000元/吨左右。第三阶段,5月到6月,二季度是聚烯烃装置检修旺季,供给端明显收缩,但同时下游需求疲软,去库存缓慢,多空交织,L和PP维持低位区间震荡。第四阶段,7月到8月,新一轮环保督察来袭,叠加旺季需求预期,L和PP大幅反弹,攀至年内高点附近。第五阶段,9月到12月,供给增加,供需压力带动L和PP震荡偏弱。

  一、下游需求结构

  图4-1:PE需求结构

  图4-8:汽车产量和累计同比

  图2-10:丙烯来源结构

  我国PE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注塑、中空容器、管材型材和拉丝制品,下游消费中位居首位的仍是塑料薄膜,占比超过50%,预计未来几年内消费结构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聚乙烯下游需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高端应用领域。LLDPE作为PE产品中较为通用的类别,其应用相对广泛,包装膜、农膜、滚塑、电线电缆、管材、涂层制品等领域均有涉及。由于LLDPE具有更高的抗伸强度、抗穿透性、抗撕裂性和伸长率,使其更适用于制薄膜,90%的LLDPE是用来生产薄膜,其中包装薄膜占比在70%左右,农用薄膜占比在20%左右。农膜需求有明显的淡旺季,这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季节性决定。每年3-4月份,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春耕开始,农膜以及包装膜需求将不断增加,价格也将较为坚挺,5-6月份基本上是农膜行业的淡季,厂家的产量、开工都是一年中最低水平,8月底进入了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进入棚膜生产备料期,塑料将迎来第二轮需求旺季,一般会持续到春节。农膜的淡旺季对LLDPE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原油价格进一步反弹,煤制烯烃的相对优势将逐步显现。整体而言,当前聚烯烃的生产利润依旧较好,但随着聚烯烃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聚烯烃供需格局将发生改变,其生产利润将会受到挤压。

  二、2017年聚烯烃行情回顾

  从产业链库存结构来看,聚烯烃库存主要分为上游石化库存,中游社会库存(包括交易所仓单、港口库存、社会仓库库存),下游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其中上游石化库存、港口库存和交易所仓单数据较为确定。目前PE和PP的产能还是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者装置检修、价格政策和库存量对于价格影响举足轻重。石化库存数据具有及时性特点,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前供需状况,对行情预判有帮助。

  1、乙烯新增产能较多

  LLDPE期货是大连商品交易所于2007年7月31日推出的,是大商所首个工业品期货,回顾十年来LLDPE的表现,可以将LLDPE价格走势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上游原油出现大幅上涨,一度涨至14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位,上游价格暴涨支撑LLDPE价格15000元/吨的高位。第二阶段为2008年7月至2008年11月,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原油大幅跳水,LLDPE价格跌破6000元/吨。第三阶段是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原油大幅反弹,LLDPE下游需求回暖,价格强劲反弹。第四阶段是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阶段原油价格基本维持高位震荡,新增产能不断投放,中国成为塑料生产和需求第一大国,下游需求维持较快增长,期间煤制烯烃从无到有,并成为聚乙烯产能增长的中坚力量。该阶段LLDPE价格维持区间震荡。第五阶段是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国际原油大幅下跌,我国经济继续探底,下游需求低迷,拖累LLDPE价格重心下移至2008年低点附近。第六阶段是2016年1月至今,国际原油触底反弹,PE供给端偏紧,石化库存下降明显,带动LLDPE震荡走强。

  图2-8:乙烯下游需求结构

  表3-1:聚乙烯项目新增情况

  方正中期

  图4-5:塑编开工率

  受减产影响,2017年OPEC原油产量较2016年有较明显下降,维持在减产协议目标3250万桶/天附近,其中OPEC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产量下降较大,其产量一直维持在目标之下,未执行减产协议的尼日尼亚和利比亚原油产量增长。

  图2-4:图2-4:L/PP和原油价格走势

  第四部分聚烯烃需求面分析

  图3-5:PE开车比例

  图4-2:PP需求结构

  图3-6:PP开车比例

  总体而言,2017年原油价格将继续回升,这将对聚烯烃价格重心形成支撑。2018年聚烯烃产能温和增长,受再生料供应收缩影响,整体供给压力不大。受经济向好影响,下游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聚烯烃供需格局较为乐观,预计2018年LLDPE期货主力运行区间在8500-12000元/吨之间,PP期货主力运行区间在8000-11000元/吨之间。上半年受上年底新增装置较多及库存累积影响,预计价格重心逐步下移,下半年随着需求恢复、库存消化及装置检修较多,价格重心逐步或上移,预计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为主。

  图3-13:LLDPE进口利润

  受多套装置投产影响,预计2018年丙烯产能扩张速度将快于2017年,MTO和PDH依然是丙烯产能扩张的主力,产能扩张的影响预计将在2018年下半年体现。

  图1-3:2017年LLDPE期货走势

  需求方面:2017年国内经济仍处在底部阶段,但中国经济也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聚乙烯下游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其需求较为稳定,外卖、快递等行业对塑料薄膜需求增长迅速,预计国内对塑料薄膜的需求继续维持相对稳定增长。PP下游中注塑占比不断扩大,特别是受家电、汽车产销高增长带动,对注塑的需求乐观。

  图3-20:PP再生库存和开工情况

  三、进口大幅增加

  图3-10:PP月度进口量

  2015年底之前,LLDPE和PP均处于下降通道。2016年初至今,LLDPE和PP触底反弹,震荡上行。2017年LLDPE和PP整体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处于大区间震荡,目前仍处于上升通道中,后期趋势上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一、国内聚烯烃产能稳步增长

  图4-7:注塑开工率

  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用量仅次于乙烯,下游对其需求日渐攀升,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截至2017年底,中国丙烯产能总计3502万吨。目前,丙烯主要依赖于石化路线生产,其中蒸汽裂解占比在27%左右,催化裂解占比在34%左右,丙烯传统两种工艺的产能不能满下游的需求,新兴的煤制烯烃和丙烷脱氢工艺成为热点,丙烯原料来源呈现多元化发展。煤制烯烃原料为煤或甲醇,开始于2010年,目前占比在23%左右,丙烷脱氢原料为丙烷,开始用2013年,占比在16%左右。后期国内仍有众多丙烷脱氢和煤制烯烃装置投产,未来新兴工艺丙烯占比将逐步提高,并超越传统工艺。

  一、聚烯烃长期走势回顾

  乙烯的下游产品众多,我国乙烯的下游产品主要为聚乙烯、乙二醇、聚氯乙烯和苯乙烯等,其中聚乙烯、乙二醇和苯乙烯所占比例最大。我国乙烯消费第一大用户是聚乙烯,占乙烯消费的60%左右,乙二醇和环氧乙烷分别是乙烯消费第二、三大用户,其发展速度较快,未来消费占比仍会继续提高。

  我国PP主要消费领域是编织、薄膜、注塑和纺织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与家电、汽车、纤维、建筑管材等领域。目前PP下游需求结构的第一的是拉丝,占比在30%左右。中国是世界塑编大国和强国,拉丝编织袋主要用于粮食、化肥及水泥等的包装。需求排第二的是注塑,占比在27%左右,其主要主要应用在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对PP注塑件的需求不断增长,在PP消费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P消费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6510.70万吨,同比增长4.2%;2017年1-10月塑料薄膜累计产量为1249.52万吨,同比增长3.40%;1-10月农用薄膜累计产量为194.34万吨,同比增长了2.60%。塑料制品、塑料薄膜和农用薄膜维持较低速度增长。1-10月水泥累计产量为196288.40万吨,同比减少了1.40%。相对而言注塑下游需求尚可,其中1-10月汽车累计产量为2349.40万辆,同比增长了5.30%。1-10月空调累计产量为16164.7万台,同比增长18.5%;1-10月冰箱累计产量为8224.6万台,同比增长13.7%;1-10月洗衣机累计产量为6395.4万台,同比增长3.9%。1-10月白色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总产量为30784.70万台,同比增长了12.64%。

  一、减产效果明显 支持油价上涨

  图4-6:农膜开工率

  供给方面:预计2018年国内聚乙烯新增产能为170万吨/年,产能增速为9.83%。预计2018年聚丙烯新增产能有270万吨,产能增速为12.75%。但按照往年情况来看,部分新增装置投产时间或延迟,预计2018聚烯烃产能维持温和增长。随着“洋垃圾”禁令的施行,后期再生料进口将持续下降,同时国内环保检查已是常态化,再生工厂开工率下滑,国内再生塑料供应量明显减少,后期新料对再生料替代将加大,整体来看,供给端压力不大。

  图1-4:2017年PP期货走势

  图1-1:历年LLDPE期货走势图

  此外,全球范围内乙烯产能增长也非常迅速,页岩气革命影响,美国等地区拥有丰富的低成本乙烷原料,依靠乙烷生产乙烯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预计至2019年美国将新建9套乙烯裂解装置,新增乙烯生产能力920万吨/年,现有乙烯装置扩能改造还将再增加乙烯产能110万吨/年。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是工业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比重最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乙烯行业发展的好坏就代表一个国家化学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乙烯产能稳步上升,煤制烯烃装置投产较多,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建成乙烯产能总计2416万吨。其中石油基路线乙烯占乙烯总产能的81%,煤化工路线乙烯产能占比19%。

  2、丙烯产能继续扩张

  图3-4:我国PP月度产量

  图2-12:丙烯下游需求结构

  图3-17: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进口量图

  2014年年中至2016年年初原油大幅下跌,一度跌破30美元关口,原油价格大跌造成多个产油国财政困难,促使各主要产油国联手减产来支持油价。2016年11月底OPEC达成减产协议,计划减产120万桶/天至3250万桶/天,OPEC协议于2017年1月份起生效,持续6个月。5月,OPEC将减产协议延长9个月。2017年11月底欧佩克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继续减产九个月,将减产协议延长到2018年年底。

  二、乙烯和丙烯产能继续增长

  图2-9:我国丙烯产能

  图3-7:PE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

  表3-3:PE供需平衡表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