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头部欢迎信息,自己发挥啦

广告赞助

家电下乡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下乡 > INTRODUCE

下乡个人感悟

2014-11-17 15:39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乡土褪色——下乡个人感悟_新浪广东城事_新浪广东

中国环保设备网 hb114 胡伊宣事件 ssl.beingmate.com wwww.9999pp.com 享乐购卡盟 杜子健破产 riotsgameslogs 吃喝闪3歌词 锡盟运政网 申瓯客服唐明 人妻杨雪 芒仔网 簿西来

  乡土

  这次调研我跟随九班的同学来到了揭东云路镇洪住村。虽然三下乡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我们见到的、了解的、收获的都不是在校的四天所能得到的。我们对于农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农民有了更切身的同情,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下乡之前的这个暑假,我读了《乡土中国》这本书。这是一本重新颠覆我思想的书,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社会学方面关于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实证研究的书籍总是让我有一种被打破被重构的感觉。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多年以来自己对于农村的认识是多么的刻板与幼稚。如果没有这本书恐怕以后的我也不会发现,因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已经离开了土地。我一直都认为农村是扎根于简单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村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但是这次调研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村镇正在孕育商业的种子,市场在农村飞速膨胀,工业生产扎根于村民的日常。但是,农村的乡土气息却始终存在。

  费孝通认为中国乡下老百姓最大的毛病是“私”。费孝通认为农村的“私”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私”。而是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愈远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在我们调研的村子里,这种农村的“私”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着鲜明的伦理道德规范,有着所有人都承认的是非观,有着朴实的处事原则。街里街坊每天都互相串门拜访,无论是尚未入学的小孩子,还是步履蹒跚的百岁老人,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还是高中任教的老师,风俗一视同仁。

  重男轻女,望人丁兴旺也是农村家庭一个不变的旋律。男丁全部外出打工,或者进入村办作坊企业,女子在家做做手工,或者看看孩子。老人家能下地的继续下地,不能下地的在家喝口茶然后去邻居家走走。当然,随着商业化肥沃乡土,乡土之上的生活百态发生了改变,陆续有女性进入作坊做工,商业功能为主的市集出现,男子又回到家庭。

  褪色

  但是,追根于乡土的褪色的根源,不外乎人与土地的分离。

  在调查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农村农田的锐减和土地财政的弊端之深。据当地人介绍,六十年代初期,当地还是中国重要的余粮区,但是九十年代当地就成为了重要的粮食消费地区,而如今农村按人头分田,每人只能分到一分田,甚至一些村子在今年下半年分田,每人只分到了0.8分田。而如果选择不要田,每人大约可以从村政府领取到30元/人。

  虽然我们知道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是因为从土地中已经再难得到足够的收入去改善生活,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农民缺田已经达到了如此这般地步。农民应该是最为恋家和廉价的群体,一千多元的月收入可以让他们放弃土地和入城打工的机会,只因为一千多元足够养活两个人。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代的留守农民,我想不到一个比“苟延残喘”更恰当的词。用一个近乎对生活绝望的农民的话来说就是“上面的得罪不起,下面的得过且过”。但是,大多数的农民还是麻木的挣扎在缺乏土地的农村。

  在调研中,我们到过的最穷的一个村子也是卖土地农田最为疯狂的一个村子。田地卖光了,卖祖坟,卖完祖坟准备扒老房子去卖,八月初村干部因病去世,全村张灯结彩,买鞭炮,摆宴席,喝啤酒,请唱戏,大大庆贺了一番。农民遭受的劫难可见一般。卖地的村干部人去楼空,被卖掉的地上起来了别的村子的工厂车间,起来的工厂车间里忙碌着别的村的村民。只有村干部得小别墅和文化娱乐场所拔地而起。

  如果说,现在还有人饱受剥削而得不到救赎的圣光,那一定就是无助的农民了;如果现在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么也应该就是发生在农村了。相邻的两户人家,一户破落到修缮屋顶的钱都没有,一户富裕到20年前就有了第一辆汽车,现在家里早已有了第三辆小汽车。一直以来我们只关心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缺鲜有人注意到,农村中人与人的差距,因为农村中的贫富差距才是真正的贫与富,而城市的贫富不过是架构在农村之上的冰山一角。

  当然,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真正的农村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脱离了乡土,开始走入城市,无论是主动地还是被动的。

  有路的地方就有商业,路越宽越好,农民越少,地也越少。在我们居住的云路镇洪柱村,马路修建的又平又直,四通八达直达其他村落,物资齐全,其他村落称之为“揭东小香港”。“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当地得到了莫大的证明。“想致富,先修路”口号,最朴实的话,揭示了一种经济发展规律。1980年后期开始,这句标语刷遍各地的田间地头。今天,却真正在脚下的土地上做到了。

  但是,比是不是修路更重要的是修什么路,修的还是是物流路还是信息路。云路镇交通不便,从学校到达当地需要大约9个小时。交通的不利会严重影响当地的发展。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水产品都需要物流运输,如果道路交通很方便,这样运输的时间就能大大降低。对于物流运输来说,道路的便捷能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物流成本。当地的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较大,一些农田的水果或蔬菜由于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烂在地里,最明显的例子是村后竹地里有大量的竹笋腐烂在地里。大部分只能近距离贩运,由于当地已经形成产品的相对集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很低。特别是随着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加之,我国农产品采后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的要求比较高。当地的没有一家专业的果蔬加工企业,一切企业都在围绕陶瓷业运转。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