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打破“成本的诅咒”?通常看来,企业在品牌建设之初,最缺乏的就是设计能力和营销渠道。不只是家卫士,像浙江三禾厨具、安徽富光保温杯等许多企业具有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
一抹黑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思 一片树叶 一什么一什么成语 一艘船 一望无垠 一一成语 一元大武 |
如何打破“成本的诅咒”?通常看来,企业在品牌建设之初,最缺乏的就是设计能力和营销渠道。不只是家卫士,像浙江三禾厨具、安徽富光保温杯等许多企业具有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营销渠道不畅,转型升级困难,自主品牌优势难以形成。 近年来,家卫士借互联网东风,采取平价高质策略,逐步崭露头角。2017年,家卫士在拼多多平台上推出定价288元的扫地机器人,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一直专注贴牌做出口外贸的厂子,终于可以把家卫士这个本土扫地机器人品牌做起来了。2018年,家卫士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面向广大三四线城市市场,拓展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之路。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晓鹏认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往往面临着供给侧、需求侧、分配侧问题,不知道产品卖给谁、卖什么、怎么卖。只有找准产品和品牌的定位,制定差异化战略,才能有效发挥生产和价格的优势,最终形成品牌效应。 当我们的制造业开始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依靠的不是代工贴牌,而是创新创造。近年来,华为、联想、海尔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成功突围,让世界对曾经的“品牌代工厂”刮目相看。从贴牌到自主品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上品牌建设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