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品牌家电推荐阅读

主页 > 品牌家电 > INTRODUCE

坚守正道 京东助力中国品牌成长

2018-12-21 12:31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经济参考报

前言不搭后语 桥的成语 巧妙绝伦 巧妙绝伦的意思 寝不安席的意思 青灯黄卷 清静的意思 清静无为

  改革开放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而这一瞬中,中国的百姓已经从粮票布票、供销社、国营小卖部,跨越到人脸识别、移动支付、VR购物,中国零售业也已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作为我国零售业领军人物之一的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中关村四平方米的小柜台起步,秉持诚信经营、正道成功的理念,致力于解决零售物流领域成本、效率、用户体验等问题,使京东逐渐成长为中国收入规模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并向着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方向发展。京东的成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正道崛起、发挥中国市场巨大潜力、赢得全球领先地位的典型代表。

京东物流快递员扎西平措背着货物走在通往村子的路上。

  京东物流:

  立足创新 促进零售基础设施发展

  1998年,刘强东在中关村租了一个4平方米的柜台开始创业,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只卖正品,为客户开发票、足额交税。2003年非典袭来,电脑城歇业,京东的生意面临夭折的风险。刘强东尝试着在网络BBS里销售产品,开始没有人相信他,由于他平时诚信经营,BBS的版主给予了大力推荐,京东由此开始试水网上销售。

  刘强东发现,国内物流体系非常落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16%-18%,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问题。2007年,京东选择自建物流。经过十年的发展,2017年4月25日,京东物流集团正式成立。京东物流以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为使命,致力于将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成为社会供应链的基础设施,也成为全社会物资的流通平台。

  如果用简明的语言形容京东物流,它就是基于短链供应,打造高效、精准、敏捷的物流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面智慧化的物流体系,并与合作伙伴、行业、社会协同发展,构建共生物流生态。通过智能化布局的仓配物流网络,京东物流为商家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快递、速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等全方位的物流产品和服务以及物流云、物流科技、物流数据、云仓等物流科技产品。

  目前,京东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凭借这六张大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引入应用,京东物流将打造一个从产品销量分析预测,到入库出库,再到运输配送各个环节的无所不包、综合效率最优、算法最科学的智慧供应链服务系统。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50个大型仓库,运营了16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物流基础设施面积接近1200万平方米。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大陆行政区县的100%覆盖,自营配送服务覆盖了全国99%的人口,90%以上的订单24小时送达,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运营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另外,京东物流着力推行绿色物流战略级项目“青流计划”,从“新模式创造”、“新设备引入”、“新标准建设”三方面入手,围绕包装耗材、供应链作业流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创新与应用,初步形成了科技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效应。

海拔4000米的当巴村,多杰收到了他订购的洗衣机。

  京东技术:

  服务升级 驱动消费转型成长

  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成长驱动的公司,京东成立伊始便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完善可靠、能够不断升级、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自有技术平台,从而驱动零售、金融、物流等各类业务的成长,并形成了鲜明的技术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出独特的软硬件一体互联网技术体系,引入国际性人才,夯实核心研发能力,建立多个开放平台,积极对外服务。

  在核心技术领域,京东是人工智能技术最深入广泛的应用者和推动者之一,京东拥有全行业价值链最长、最优质的大数据,并以此展开了全面应用。这些技术在京东丰富的应用场景中持续创新,创造出丰硕的成果:领先的智能供应链从系统和基础设施两方面助力全行业降本增效,推动品牌商按需生产用户青睐的商品;物联网应用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智能生活,也为智能物流打下了坚实基础,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配送机器人等先进应用把人类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智能城市通过结合丰富的数据和分析模型,为城市规划、交通等环节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京东云正成为京东对外开放赋能的重要窗口,推动大量核心技术、方案和服务输出,助力零售行业成长。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正在稳步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造”迈进。创新驱动、服务供应、品质管控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新要素”;品质、技术、口碑成为消费端的“新常量”;大数据营销、消费场景、IP概念成为中国品牌创新的“新技能”。

  在此背景下,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洗碗机、键盘、一体机、智能配饰、手机、运动服饰、空气净化器等品类中,中国品牌销量及销售额的占比增速十分明显。智能家居、健康和生活类的中国品牌也得到快速成长,响应了国家消费升级转型的需求,也反映出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加注重科技与品质的转变趋势。

  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变化,是近年来消费领域的重大看点。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人群在数量扩大的同时也更多地聚焦于中产收入群体,消费升级趋势也愈加显著。数据显示,2014-2016年,在智能家居、电动牙刷、体育器材、马桶盖等品类中,中国品牌的销量增长均超过100%。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品科技、品质与口碑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成为近年来中国品牌崛起的重要推手,比如,在一级能效产品销售中,我国产品销量占比超过98%的,共占据十个品类。

  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生产商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入应用,个性化定制、反向定制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京东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知道用户在用什么、想用什么、哪类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利用京东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在2017年与英特尔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推出高度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打造出了全新的轻薄本、游戏本和游戏台式机,在细分品类上深耕研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