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品牌家电推荐阅读

主页 > 品牌家电 > INTRODUCE

中国人的“爆买”与日本消费的“性冷淡化”(2)

2018-06-28 14:4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面对长期的消费不足和经济低迷,日本并没有出现强烈的改革呼声;虽有过一次短暂的政党轮替,但最后政权还是稳操在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手中。甚至连日本人也在感叹,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起来抗议造反?自民党长期执政

小伙遭男女暴打 旺角十二金钗 观月雏乃重口味照片 体罚打女生屁屁 3000yy公益 北京导游考试网 上原留华 美丽寡妇西条丽 会动的h图片

面对长期的消费不足和经济低迷,日本并没有出现强烈的改革呼声;虽有过一次短暂的政党轮替,但最后政权还是稳操在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手中。甚至连日本人也在感叹,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起来抗议造反?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原因很复杂,消费观念的变化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民众和社会已经适应简约的消费生活,甚至不愿意冒风险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特别是年轻一代,由此带来长期的经济低。现在,发出改革的呼声、支持政策极端的政党的,反而主要是高龄选民。中青年选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活保守主义”。

1970年代后期,日本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开始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功能化和人性化的消费。1990年代以后,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单身化、小集团化、西化、素简化和追求合理价格的趋势,也就是出现了第四消费社会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消费的目的变成了人与人建立联系,具体的消费行为带有无品牌、朴素、休闲、本土倾向。到新世纪,这些特征更加明显,消费市场也更注重迎合这些趋势。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其2012年出版的畅销书《第四消费时代》(中文版于2014年推出)中对过去一个世纪间日本社会所经历的四个消费阶段有精当梳理(如下表所示)。

日本也有一些支持电子支付和手机支付的系统,但标准不统一,使用者不多,而且需要设置接收读取支付的设备,对店家来讲也是个负担。整体来讲,要让消费者改变一种已经足够方便和习惯了的系统,转向另外一种未知的习惯,确实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推广。移动支付在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从无到有,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但对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不过是在已有的支付手段之上加上一个新选择而已。即使新系统比原来的系统更强大和优越,习惯的转变也需要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日本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是高龄人口,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也影响到了电商和电子支付的普及率。

在不降低生活水准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小确幸,购买小众、细化领域的个性产品,但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的钱财,甚至也不忌讳共享某种产品,也不会像以前的日本人那样迷恋本国产品,对国外的一些产品和服务,他们也能够冷静地接受。单身和晚婚的普遍化,也催生了“单身贵族”的消费,无印良品(1980年创办)这种不追求大排场,风格小型、少量、精致、简素,俗称“性冷淡”的商品大行其道。

“生活保守主义”主要是一个政治学名词,指的是不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在乎意识形态,只关心如何维持已经获得的生活方式和水准的生活态度。显然,日本中青年世代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而决定了他们对社会运动和政治生态的态度。因此,在当下的日本,最好的维稳手段就是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生活的富足。虽然拥有很多政治权利,但选民大多还是选择保守的制度和现状。2012年12月上任至今的首相安倍晋三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1980年代出生的日本人从小接触西式食品,饮食口味也逐渐西化,传统的高档咖啡店纷纷让位给价格便宜的星巴克,西餐厅逐渐取代没有特色的传统日料店。今天,日本的面包消费超过了大米。

这些年来,日本政府在刺激消费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但超低的利率和林林总总的补贴,都没能让消费者指数回升。1990年代后,由于市场对创新型新产品的兴趣越来越低,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日本很多日用品加工厂倒闭,或委托海外制造以降低成本。下图是日用品生产企业数目逐年减少的一个统计:


从下面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电商市场,日用品、化妆品、新鲜食物、衣服的普及率都不高,这部分商品的购买主要还是在实体店。也就是说,消费者更加注重实体店的体验和精致的选择。这种消费习惯维持了很多实体店的存活,特别是城市市区的实体店,受电商影响不是太大。因为日本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率比较高,居民出行习惯公共交通,主要是电车,各个车站都和商业设施联通,车站周边有很多提供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实体店,人们在上下班或者是出行途中,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实体店的服务,而且实体店和电商的价差也不大,因此实体店仍然是多数消费者的首选。

这也说明了,中国还没有成熟的中产阶层消费者支撑中国市场的全面发展和成熟。部分有能力的消费者只好求助于海外市场,“爆买”国外成熟市场中价格合理的成熟产品。

比如移动支付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很快,不少人认为,日本人因重视个人隐私而不愿意使用。实际上,每个日本人平均拥有三张信用卡,在日本根本不存在对新金融机构保密个人隐私的必要,因为个人资讯早就在金融信用机构之间通用了。主要原因是,信用卡在日本非常普及,又有各种积分奖励。此外,以现金购物和进行各种支付也非常方便,比如日本街头巷尾的自动贩卖机几乎什么都卖,用自动点钞机收款速度神速,远比移动支付方便快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时,非常喜欢购买日本市场上贩卖的日用品,尽管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和东南亚生产的。不过,在日本贩卖的产品,除了质量上佳、做工精细之外,更让游客喜欢的是它的贴心的设计和人性化功能,以及合理的价格。这其实是日本消费者和厂商多年来博弈的结果,也是日本消费市场成熟度高的证明。



1980年代,进入第三消费时代的日本开始出现少子化现象,大多数年轻人出生以后家里都有房有车,耐用消费产品对他们来讲,已经不能带来多少满足感,因此他们不是很有欲望去拥有,反而是那些能够使他们得到心理满足的一些服务,如餐饮、旅行、艺术品观赏等,更能吸引他们进行消费。对那些非常扎眼的大品牌以及偏离了日常生活功能的高端奢侈品,他们反而觉得华而不实,因而不好意思使用或者消费。

上面是2017年一家日本调查公司对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的消费者有欲望购买商品的数量做的一张调查表。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消费者的平均购物欲望只有3.9件,而中国有6.6件,美国也有6件。中国消费者旺盛的消费需求反衬出日本社会整体消费欲望的低迷。

不过这并不代表日本的互联网技术落后或者商业模式贫乏。真实情形是,在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因其系统和硬件配套都已经相当完善,人们一旦形成成熟的消费习惯,对新鲜事物往往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

另外,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服务在日本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协会反对,政府也很慎重,消费者就只能静观事态。这和消费者的观念是否保守无关。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