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惠了民生 美了家园,商丘网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您可以搜索商丘最新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等,快速了解它们的最新
鬼医契约师 贵族农民 哈罗小说 哈罗小说网 海岸线文学网 海岸线小说 海岸线小说网 豪门的99天新娘 豪门契约总裁的失心新娘 好看的小说吧 黑道鬼妃 洪荒元符录 红色大导演 荒唐仙医 皇帝相公有点坏 混混小说 混混小说网 |
回望“十二五”,“幸福感”是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十二五”期间,我市人民群众收到了一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坚持每年办好“十件实事”,加快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成果。预计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67元,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8707元,年均增长13.2%。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在80%以上。 5年来,看似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已经或正在变成身边活生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民生”这一惠及豫东大地的词语,已深入人心…… 在民生善政的沐浴下,幸福,像花儿一样悄然绽放在百姓心间。一幅“幸福花开”的民生画卷正在豫东大地越绘越美。 让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12月22日下午,睢阳区新城办事处人头攒动,前来参加选房的市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天,睢阳区第五批廉租住房公开选房大会举行,116户低收入家庭通过现场抽签方式,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本次进行实物配租、配售的廉租住房小区共有3个,分别是和谐居小区、宜园小区和九州社区,分为多层房和小高层电梯房两大类。 抽到房号券的李女士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她说:“以前与父母挤在几十平方米的房屋里,今天终于拿到了价格便宜的房子,虽然面积有点小,但水、电、气样样齐全,住着舒心。” 在我市,一座座保障房拔地而起。阏伯家园、东城花园、西城花园、八一新苑、九州社区、江南美景……一栋栋新楼房、一个个安居工程,改变了城市面貌,也改变了那些曾经望“楼”兴叹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让这座城市的和谐与美好不断上演。 据市住建局统计,2011年以来,我市共开工建设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18.69万套,基本建成7万余套。2015年,我市计划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213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2061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0077套。市本级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683套,其中包含公共租赁住房6537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7146套,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安居的阳光雨露。 与李女士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梁园区的许女士。2007年,她就和爱人租房住,而今,她仍用“窝心”来形容租房经历:人员复杂、环境脏乱差、经常丢东西。短短几年,她就换了七八个住处。 2009年,怀孕后的许女士在侯庄农贸市场租了个小门面做生意,因生意不好后来不干了。之前,孩子出生、坐月子,都是在这间15平方米的小门面房里度过的。后来,许女士申请了货场路北侧的瑞博花园经济适用房。相比周边小区,每平方米价格便宜了1000多元。去年年底装修好仅月余,一家三口就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 当时,与许女士一样,我市城区户口的878户申请家庭得到了经适房。 今天,放眼商丘大地,民生改善远不止体现在安居上。 让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通过前后对比,商丘群众都发现,我们脚下的路更加宽敞,街头环境更加整洁,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着实让商丘市民得到了实惠。 谈起商丘的交通状况,可能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三轮车。今年7月10日,商丘市依法整治规范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新闻发布会举行,拉开了我市集中整治规范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的大幕。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效果有目共睹。 9月初,我市新开辟10条公交线路,310台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交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开辟公交线路63条,公交车辆1400台。今年,为配合我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市公交总公司自筹和引资1.4亿元购买了310台纯电动公交车,并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在神火大道南段、火车南站等处建设了新型公交候车亭50余座。 为提高公交覆盖率,服务我市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整治工作,经多方论证,市公交总公司新开辟31路、35路、36路、81路、82路、83路、85路、86路、87路、89路等10条公交线路。 “记得5年前常坐公交车去古城,印象中那时车很破,尾气排放大,加上路面不好,都是一路颠簸……”现住锦绣花园小区的吴康说,“现在不一样了,新车多了,很多公交车有了空调!” 家住仁和花园小区的宋丽说,作为城市的窗口,商丘火车站区域升级改造完成后,呈现出一派全新景象,“早些年那里乱停乱放、乱扔垃圾、随处拉客现象特别多,饱受诟病。现在规矩得很,秩序一顺,人心里也顺畅了!” 让生态农业扮靓美丽乡村 “十二五”期间,不仅我市城区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乡村环境也越来越美,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60岁的老刘是睢县胡堂马头村村民,家里有10亩地。与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他长年靠这10亩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每年收入不足1万元。勤劳、朴实的老刘一直走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以前从没想过靠土地发家致富。 2011年,凤城金果基地的落成,让老刘也闲不住了。他利用自家的10亩地,又承包了10亩地,全种上了金果,一亩地收入1万元。 而今,在马头村及周边村庄,家家户户都搞起了瓜果种植。每年收获季节,套种的西瓜、红薯、花生、辣椒、黄瓜,以及鸡鸭养殖业逐步规模化,给农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截至目前,仅金果种植就达3500亩。 据农业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是历史上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民培训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支农惠农投资逐年加大,农民得到的各项财政补贴逐年增加。同时,改善农民生活投资也逐年增加,2015年完成农业投资14.5亿元,比2010年增加7亿元。 “十二五”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的、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当成持续的“美丽事业”做,100多个示范村处处都有美丽记忆。 让人人尝到发展甜头 当时间的钟摆走到2015年岁末时,我们站在了“十二五”收官与“十三五”开篇交会的时间节点上。回望“十二五”商丘发展的轨迹,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色。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是镌刻在“十二五”发展长卷上的鲜明印记。 据初步预计,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有望达到1842亿元,“十二五” 期间年均增长10%左右,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0多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0亿元,是2010年的2.6倍;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5%。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家电能效“领跑制”再提速
- 下一篇:家电业四大品类全线失守 整体收入降1.7%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