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中密度纤维板。抽查了11个省(区)160家企业生产的1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40%,检出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5%,抽查合格率为92.5%。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静
大宋高参 大唐传说 大唐双龙之无敌天下 大同黑社会红人 大亚湾海贝贝幼儿园 大雁文学网 大侦探西门全集 单天方 当蜜桃成熟时下载 刀尖队 倒鸭子当事人 稻草寒 |
(十四)中密度纤维板。抽查了11个省(区)160家企业生产的1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40%,检出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5%,抽查合格率为92.5%。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静曲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和甲醛释放量不合格。从历年抽查合格率看,2014年和2015年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3.0%和94.3%,2016年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1.8个百分点。本次抽查共发现12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吸水厚度膨胀率和静曲强度各有5批次产品不合格,4批次产品甲醛释放量不合格,内结合强度和表面结合强度各有2批次产品不合格。 (二)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14.0%、22.0%、64.0%,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4.0%、6.5%、13.5%。 (五)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本次抽查共发现26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质量问题包括:电冰箱的耗电量和能源效率等级不合格;家用电动洗衣机的洗净比不合格;储水式电热水器的能效等级不合格;热泵热水机的能效等级、接地、稳定性和机械危险不合格;纸巾纸的纵向湿抗张强度不合格;湿巾的真菌菌落总数不合格;自行车的车把部件的强度和反射器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欠压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不合格;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贮热水箱(容水量偏差)、热性能、能效等级不合格;树脂镜片的折射率和标志不合格;仿真饰品的镍释放量和镉不合格;新型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或强度级别不合格;防水涂料的萘不合格;中密度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不合格;地坪涂装材料的甲苯、二甲苯的总和质量分数、可溶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铅)和耐化学性(耐酸性)不合格;人造石的落球冲击和耐污染性不合格; 磷肥的水分不合格;农药的乳液稳定性和pH值范围不合格;脱粒机的安全标志不合格;农用薄膜的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不合格;滴灌带的炭黑含量不合格;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不合格;安全带的零部件(盐雾试验)不合格;汽车用制动器衬片的摩擦系数不合格;汽车灯具的后位灯和后转向信号灯不合格;人民币鉴别仪的辐射骚扰场强不合格;镁碳砖的常温耐压强度不合格;动力用煤的氟不合格;钢丝绳的中心钢丝直径不合格;阀门的阀体壁厚测量不合格;高强度紧固件的螺栓螺纹通和连接副扭矩系数不合格。 针对本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四)本次抽查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对发证产品监督。本次抽查的31种产品中,涉及11种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7种国家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占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58.1%,抽查企业数和批次数均超过了总数的50%。二是加大跟踪抽查力度。本次抽查的31种产品中,除热泵热水机、湿巾、树脂镜片、人造石等4种产品为首次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其余27种产品均对以往抽查不合格企业开展了跟踪抽查。三是突出抽查集中产区。结合产品区域分布特点,对电冰箱、家用电动洗衣机、热泵热水机、纸巾纸、自行车、树脂镜片、仿真饰品、防水涂料、地坪涂装材料、人造石、脱粒机、农用薄膜、滴灌带、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汽车灯具、人民币鉴别仪、镁碳砖、高强度紧固件等产品集中产区的生产企业均进行了重点抽查。 (十六)人造石。抽查了8个省(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本次为首次人造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检查了莫氏硬度、吸水率、落球冲击、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吸水率、耐污染性、耐化学腐蚀性等13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3%。抽查发现2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批次产品落球冲击不合格,1批次产品耐污染性不合格。本次在集中产区广东省和广西区,分别抽查了23批次和10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0和10%。
2016年4月至6月,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第2批家用电动洗衣机等3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等6类产品。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二十)农用薄膜。抽查了12个省(市)90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10%。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1%,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2.2%。本次抽查产品主要为明示符合标准要求的棚膜和地膜,从抽查数据看,棚膜抽查合格率为100%,地膜合格率为98.5%。重点检验了产品的拉伸强度(纵、横向)、拉伸负荷(纵、横向)、断裂伸长率(纵、横向)、直角撕裂强度(纵、横向)、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和透光率等10个项目。经检验,1批次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及厚度极限偏差和平均厚度偏差。 (十二)新型墙体材料。抽查了20个省(区、市)120家企业生产的120批次产品,对产品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节能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验,涉及强度等级、抗冻性或抗风化性能、干密度、密度等级、导热系数、放射性等12个指标,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8%,同比上次抽查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下降了12.5个百分点。本次抽查发现13批次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有8批次产品强度等级或强度级别不合格,4批次产品抗冻性或抗风化性能不合格,2批次产品孔型孔洞率及孔洞排列不合格,3批次产品密度等级或干密度级别不合格。 (十七)磷肥。抽查了12个省(区)143家企业生产的143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为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重点对产品的有效磷、游离酸、水分、粒度或细度、包装标识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1%,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4.2个百分点。抽查发现13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产品总养分项目不合格,1批次产品游离酸不合格,9批次产品水分不合格,2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 三、跟踪抽查分析 (一)电冰箱。抽查了7个省(市)82家企业生产的82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2%,同比上次抽查减少了1.1个百分点。重点检验了输入功率和电流、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储藏温度、耗电量、冷冻能力、能源效率等级、连续骚扰电压、连续骚扰功率等22个项目。经检验,共有1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耗电量和能源效率等级各4批次,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3批次,冷冻能力2批次,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结构、总有效容积各有1批次。本次在集中产区浙江、广东和安徽,分别抽查了24批次、21批次和14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0.8%、14.3%和14.3%。 (二)针对本次抽查中反映出的突出质量问题,如热泵热水机的能效等级、接地、稳定性和机械危险不合格;湿巾的真菌菌落总数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欠压保护和过流护功能不合格;树脂镜片的折射率和标志不合格;仿真饰品的镍释放量和镉不合格;新型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或强度级别不合格;防水涂料的萘不合格;地坪涂装材料的甲苯、二甲苯的总和质量分数、可溶性重金属质量分数(铅)和耐化学性(耐酸性)不合格;磷肥的水分不合格;农药的乳液稳定性、pH值范围不合格;脱粒机的安全标志不合格;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不合格;安全带的零部件(盐雾试验)不合格;汽车用制动器衬片的摩擦系数不合格;汽车灯具的后位灯、后转向信号灯不合格;人民币鉴别仪的辐射骚扰场强不合格;镁碳砖的常温耐压强度不合格;钢丝绳的中心钢丝直径不合格;阀门的阀体壁厚测量不合格;高强度紧固件的螺栓螺纹通不合格等,要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后续跟踪监督检查力度。 (二十七)镁碳砖。抽查了8个省(市)80家企业生产的8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约占全国镁碳砖生产企业的40%,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3.7%。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产品的碳含量、氧化镁含量、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等6个项目。本次抽查不合格产品共4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显气孔率1项次,常温耐压强度3项次。本次在集中产区辽宁抽查了50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 (三十一)高强度紧固件。抽查了8个省(市)40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量约为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8%。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螺栓螺纹通、螺栓螺纹止、螺母螺纹通、螺母螺纹止、螺栓楔负载、螺栓芯部硬度、螺栓脱碳层、螺母保证载荷等17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7.5%,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7.5%。经检验,共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螺栓螺纹通1批次,螺母螺纹通1批次,螺母螺纹止1批次,螺栓芯部硬度1批次,连接副扭矩系数1批次。本次在集中产区浙江、河北、上海和江苏,分别抽查了14批次、4批次、6批次和7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7.2%、25%、0和14.3%。 (四)热泵热水机。抽查了7个省(市)49家企业生产的49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数的45%。本次为首次热泵热水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检查了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输入功率和电流、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接地措施、热泵制热量等18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2%。抽查发现6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2批次产品热泵制热量不合格,3批次产品能效等级不合格,3批次产品稳定性和机械危险项目不合格,2批次产品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项目不合格,3批次产品接地不合格,1批次产品储水箱容量不合格。本次重点抽查了集中产区广东省的33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产品,约占本次抽查总数的67.3%,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8.2%。 (五)纸巾纸。抽查了8个省(区、市)80家企业生产的8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纸巾纸生产企业总数的5%。重点检验了产品的亮度(白度)、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灰分、柔软度、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等13项指标,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8.7%,同比上次抽查降低了1.3个百分点。经检验,有7批次小型企业的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7批次产品纵向湿抗张强度不达标,1批次产品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超标。本次在集中产区福建和广西,分别抽查了12批次和11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和9.1%。 (二十八)动力用煤。抽查了21个省(市)150家企业生产的150批次产品。重点检验了产品的灰分、全硫、汞、砷、磷、氯、氟、发热量8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3%,同比上次抽查下降了5.6%。发现不合格产品14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灰分1项次,氟14项次。本次抽查的大、中型企业占抽查企业总数的72%,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4%和6.9%;小型企业共抽查了42家,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9%。 (二十二)安全帽。抽查了9个省(市)60家企业的60批次产品,抽查企业数约占全国有证企业总数的17%。本次抽查重点检验了垂直间距、冲击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刚性、阻燃性能、耐低温性能等11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7%,同比上次抽查持平。抽查发现4批次小型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其中高温冲击吸收性能、低温冲击吸收性能和浸水冲击吸收性能分别有3批次、2批次和1批次产品不合格,低温穿刺和浸水耐穿刺性能各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 (一)本次共抽查2484家企业生产的2503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经检验,2219家企业生产的2237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9.4 %;检出26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 10.6%。其中农用薄膜、农药、人造石、湿巾、镁碳砖、汽车用制动器衬片等6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低于5.0%;安全带、安全帽、中密度纤维板、高强度紧固件、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纸巾纸、磷肥、动力用煤、自行车等9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介于5.0%至10.0%之间;脱粒机、新型墙体材料、汽车灯具、地坪涂装材料、电冰箱、热泵热水机、电动自行车、钢丝绳、家用电动洗衣机、阀门、人民币鉴别仪、仿真饰品、树脂镜片、储水式电热水器、防水涂料、滴灌带等16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高于10.0%。 (九)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抽查了13个省(市)116家企业生产的120批次产品,包括紧凑式和分离式两种主要类型,重点检验了产品的贮热水箱(容水量偏差)、耐压、过热保护、能源效率标识标注、能效等级等16个项目,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8.3%,同比上次抽查结果持平。本次抽查发现10批次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6批次产品贮热水箱(容水量偏差)不合格,6批次产品热性能不合格,6批次产品的能效等级不合格,1批次产品能源效率标识标注不合格。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