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是这一项目建设任务最重,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推进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被放在了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系列建设项
田中久一 黑帮高中豆瓣 黑道成王 黑木明纱快播 衡水热线欢迎你 洪荒第一仙 久久热 久久 侯龙涛 冯云 |
T2航站楼内宽敞的大厅。 最吸引眼球的,是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的T2航站楼。设计灵感源自桂林山水和龙脊梯田的屋面线条起伏流动,与远处的天际线交织,恢宏而柔美。它有一个贴切的名字——— 山水桂冠。 考题·背景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龚亮勇/文 李凯/摄) 年底将至,我们将得到一份怎样的答卷?记者前往探访。 工程推进顺利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及站坪配套设施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2017年,是这一项目建设任务最重,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推进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被放在了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系列建设项目的首位,也给项目组出了一道并不轻松的考题。
核心提示:2017年,是这一项目建设任务最重,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推进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被放在了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系列建设项目的首位,也给项目组出了一道并不轻松的考题。 T2航站楼内宽敞的大厅。 15日早上7时许,蒋世诗就离开安新洲民航宿舍区的家,驱车赶往28公里外的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工地。今年53岁的他,是这一项目指挥部工程处处长。 考试·进程 建设工地,伴随着大型机械发出的轰鸣声,正紧张赶工的上百名工人或穿梭往来,或低头忙碌。蒋世诗戴上安全帽,头件事就是查看一号路延长线的施工情况和进展。这条路,将是旅客进出T2航站楼的主干道。“几天前,我们刚与施工单位就坡度问题进行沟通,一定要确保小轿车通过时不会刮底盘。”蒋世诗说,按照目前的进度,这条路在11月中旬就能完成第二层沥青面的铺设。 走进“山水桂冠”一楼,到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消防、供水、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正在同时进行。穿过前厅,可以看到正在安装中的民航行李分拣系统。不仅外观呈现,“山水桂冠”内部素颜也正逐渐显现。蒋世诗告诉记者,整个建设工地,共有千余名工人正在施工。 考试·现场 考试·点赞 施工人员在T2航站楼前紧张施工。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2015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10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40万平方米的站坪,新增31个机位,扩建7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以及配套建设给排水、供电、供气、供油、空管等设施。建成后,航站楼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3.67亿元,其中机场工程30.8亿元。 根据工程推进计划,T2航站楼将于2018年年底前投入使用,届时,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保障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工程的建成使用,将进一步完善桂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周边产业发展,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造新的“空中优势”。 星隆销售有限公司职员莫毅军:前几年,有一次乘坐飞机回桂林,刚好下暴雨,老航站楼的天花板出现漏雨,工作人员只能摆上水盆接。那时就开始想,我们什么时候能有一个与桂林的山水和名气相匹配的新航站楼。没想到,转眼就要变成现实了。前不久,我路过机场时还专门下车远远看了看正在建设中的航站楼,虽然还没完全成型,但看得出来,它非常漂亮,符合以山水闻名的桂林的气质。很期待。 但留给建设者们的时间,并不多。 君友房地产服务公司总经理黄五一:最近这几年,得益于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和高铁的四通八达,桂林人出行越来越方便。可以想象,两江国际机场的扩建完成后,将增加很多国内、国际航线及班次,这不仅方便了想来桂林旅游的游客,也将为桂林人的出行增添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为确保年度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桂林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组织各施工、监理、检测、设计单位开展了“2017年百日攻坚”劳动竞赛。在刚刚结束的第一阶段竞赛中,各参建单位有的投入了成倍的施工设备,有的增加了施工队伍,有的改进了施工工艺,有的引入了先进技术,形成了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竞赛氛围,取得了超出计划产值24%的优异成绩。 突破空中瓶颈势在必行 今年11月15日,两江国际机场年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也由此迎来了桂林航空业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而呼之欲出的“山水桂冠”,正为这一新起点打下夯实的基础。 航空作为高效率的交通方式之一,对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桂林这样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而言,航空更是国外游客首选的交通方式,直接影响到旅游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 “除了站前广场和航站楼,停机坪也正在进行道面的混凝土铺设。”蒋世诗告诉记者,自破土动工以来,2017年,是扩建项目推进得最快的一年。项目顺利推进,得益于建设者们的群策群力,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桂林银行职员廖明月: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参观过落成不久的两江国际机场,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飞机从桂林腾空而起,心里骄傲又自豪。20年后,一座更具美感的新航站楼拔地而起。我认为,它不仅是桂林航空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桂林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一规模水平在当时的广西乃至全国,都排在前列。”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指挥部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桂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航空港渐渐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施工人员在T2航站楼上进行施工。 “上半年,由于雨季持续时间长,对土方作业、钢架结构、桥梁施工等项目进度影响较大。尽管要求施工单位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通过增加机械和工人的投入,采取夜间加班的措施推进工程建设抢抓施工进度,但上半年完成的工程量依然不理想,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蒋世诗说,进入6月份后,在工程指挥部的组织安排下,各施工单位迅速加派人手和设备集中突击,金属屋面工程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65名施工作业人员、2台汽车吊,购置了12台自动打钉枪取代人工打钉;飞行区场道工程白天飞行区外2班施工队215人同时作业,夜间安排1支45人的队伍专注不停航施工,真正做到了“小雨正常干,大雨不停干,晴天拼命干,夜间挑灯干”,进度得到迅猛提升。 T2航站楼封顶,一个山水风格的航站楼已初具雏形。 1993年,作为广西第一代民航机场建设人的蒋世诗就参与了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建设。当年的他没有想到,时隔仅22年,他便会再次来到这里,成为扩建工程项目的一员。“一个机场的使用周期往往长达几十年,所以民航机场建设人能在同一个机场参与两次大型建设的机会少之又少。”蒋世诗告诉记者,他既感荣幸,又觉振奋。 西距桂林市中心28公里的两江国际机场,被国务院定位为国内重要的航空旅游枢纽和广西区内干支结合的航空枢纽机场,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保障世界上最大客机380飞机起降的机场。1996年建成通航的它,候机楼建筑面积50305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500万人次。 |
- 上一篇:敬老院里的艺术互动体验
- 下一篇:空调外机从五楼突然坠落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