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 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将对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明确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思想,而且设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
牛莉的老公 德州新湖食人鱼 邓卓棣 维基百科 叼蛮公主电视剧全集 调料蛋 丁怡卉 丢雷陋习 东川红土地党建网 斗波门 斗战神车迟国切糕 |
编者按 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将对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出台的意见不仅明确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思想,而且设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立足振兴实体经济是此次出台意见的特点之一。针对贸工农三大实体产业,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和全球供应链三大领域,意见提出了多项重点任务。意见还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保障措施。 什么是供应链 许多人会问,国家已明确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产业,还以国务院名义先后颁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为什么又要提出供应链?供应链与物流业有什么不同? 物流业是由包装、运输、搬运、装卸、仓储、货贷、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组成的复合型服务产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生活性服务业。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传统物流是分割的,效率很低。现代物流要求多功能一体化运作,经历了配送物流、综合物流、供应链物流,将向智慧物流进军。现代物流产业是由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装备与技术、物流服务商、物流行政管理所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物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任何单位都离不开物流。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30万亿元,货运总量440亿吨,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而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这里的“产品”,笔者认为应包括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因为供应链已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与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是一种经济运行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是模式创新,是一种发展动能,是一种通道力、整合力、优化力,渗透于所有的产业之中。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实践,供应链将经历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价值协同与智慧生态四个阶段。供应链的概念是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供应链逐步演化为产业及经济的组织形态,并从产业供应链发展到跨产业的平台供应链,以及跨产业、跨区域的供应链生态圈。笔者认为,供应链发展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0阶段——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流程优化,企业一体化管理。 2.0阶段——企业与外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更快地占领市场,更有效地利用资产,实现“双赢”或“多赢”。 3.0阶段——价值链协作。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技术,对上下游客户实施纵向与撗向一体化的整合,实施协同设计与制造,构成一个价值链网络,追求系统最优化。 4.0阶段——智慧供应链。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成为供应链的重要特征,供应链组织形态更加扁平,虚拟生产、云制造等应用更加普及,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最终形成更加高效、智能、人性化的供应链生态圈。 供应链从提出开始,就是针对企业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在中国的教科书中,主要讲企业供应链,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要从单纯的企业供应链中突破,走进三个维度。 供应链的三个维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笔者把供应链分为三个维度去理解。第一,供应链是战略思维;第二,供应链是模式创新;第三,供应链是技术进步。新理念,笔者认为主要的是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 ◎国家供应链 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了“美国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谋求加强全球供应链,以维护美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保障我国的经济繁荣”。研究历史上世界三次经济危机与三次产业革命,美国就凭其对“帝国木桶理论”中工业、科技、金融、军事、文化五大板块实施超强的全球供应链整合,使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始终把整合全球资源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美国全球供应链有两个核心,一叫安全,二叫效率。他们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在全球范围内去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以取得大国间的平衡与优势。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战略。 ◎产业供应链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