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制造业正努力从技术上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在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缺乏技术优势和自主品牌影响的中国家电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少,这一直是我国家电企业走出去的弱
cc1031cc tenacy.biz.tm 51jipin 长歌惊弦录 现世幻龙 仙道通乾 amdacious suyufeiyang 佟崇义 风行者观察站 www.77aj.com 群芳录签到 预言者巨刃剑 |
中国制造业正努力从技术上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在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缺乏技术优势和自主品牌影响的中国家电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少,这一直是我国家电企业“走出去”的弱项。随着我国家电制造产业链日臻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和资金能力,现在有能力通过国际并购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收购前,这两家企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据美的公司介绍,双方合作经历多个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美的纯粹引进对方技术;1998年至2004年,美的收购东芝部分中国企业股份、继续展开商用空调新项目技术合作;在2004年至2014年间,双方在压缩机空调方面互相持股,并强化了制造品质技术合作、原始设备制造(OEM)业务合作、空调核心技术的合作与联合开发等。 青岛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通过销售网络互补、细分市场拓展、新产品开发和提升议价能力等方式实现收入协同效应,通过提升采购规模优势、提升质量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成本协同效应。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路谷春表示,2015年,中国企业战略投资倾向于执行外延式的增长策略,更注重追逐技术、品牌。“2015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40%,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年持续看到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无独有偶,今年1月15日,中国另一家电巨头海尔宣布与美国通用电气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合作。同时,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将整合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通用电气将从海尔获得54亿美元的现金对价。 3月30日,中国大型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和世界五百强之一的日本老牌企业东芝同时对外宣布“联姻”:美的集团将以大约537亿日元(折合4.7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东芝家电业务80.1%的股权。 这笔交易值不值? 在中国制造已经完成的海外并购中,很多国外的品牌、团队、独立运营权都得以保留。十多年间,从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到当前的密集并购,中国企业的国际收购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十多年前很多并购,中国企业还没有太多经验。收购之后,希望马上就施加自己意志,改变对方企业,结果可想而知。”刘步尘说,而现在的收购能够实现更好的文化融合,避免“溶血反应”。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收购完成后,后者的经营状况比原来还要好。“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正从风险巨大的‘陷阱’变为各方共赢的‘馅饼’。”刘步尘说。 跨国并购之路不平坦 海外并购又现大手笔 在谈及为何出手收购时,美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说:“对美的来说,这是企业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美的现有强大的家电以及暖通空调业务基础上,东芝家电家喻户晓的品牌、优秀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将会显著增强我们在日本、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青岛海尔初步测算,交易完成后,通过实施一系列整合措施,可为海尔带来近100亿元的协同收入,并在5年内逐步释放;还有超过10亿元的协同成本节约,预计在3年内逐步释放。协同收益将主要聚焦在冰箱、洗衣机、灶具、空调等产业线。 实际上,不仅仅是家电业,近两年来,中国制造一笔笔巨额海外并购在不断刷新纪录。2015年3月22日,中国化工宣布将以71亿欧元收购全球五大轮胎生产商之一的倍耐力大部分股权。7月1日,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的交易获得了欧盟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双方最终于8月11日完成交易。收购完成后,中国化工拥有乘用胎的高端品牌,同时亦将与倍耐力一起整合旗下的工业用胎业务。 可以说,20多年间,美的不断扩充自己在压缩机、小家电、变频器等领域的实力,并最终通过收购获得东芝家电的产品技术、海外市场渠道以及人才等全球优势资源,以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实施全球化战略。“东芝家电和美的的优势互补将在产品组合、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率方面发挥显著的协同效应。美的计划将在品牌、技术、营销和团队方面继续投资,以充分实现此业务的潜力。”双方在合作公告上说。 家电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认为,预计2015财年,东芝白色家电业务营收2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本土市场,东芝白色家电产品市占率保持在前三或前四的位置,加上40年的品牌全球授权使用及5000项专利转让,美的付出这个价格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王凤臣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守婚如玉13、14集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1
- 下一篇:每个女人都曾为这物伤过神(2)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