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在中國科
漂亮的av女优 足球排名 喊麦十大神曲 足球明星排名 蛋白质粉哪个牌子好 香港风水大师 中国手机品牌 |
我國人多地少、人多水少,人均耕地隻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隻有14,而且有限的資源還在減少。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長江以南地區水資源約佔全國的70%,耕地面積僅佔全國的31%,而長江以北地區水資源僅佔30%,耕地卻佔69%。目前能調出糧食的省區主要在北方,北糧南運,為此我們付出了很大代價。現在我們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要保十幾億人口的飯碗,保証糧食和其他農產品不出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要進一步增加農業產出。另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還要佔用耕地,非農業用水也越來越多。在這樣一個資源條件下,要養活十幾億人口,農業的發展必須依靠科技,主要是提高單產來解決總量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國的農業生產成本高、浪費嚴重、效益低。化肥和農藥用量大,既污染環境,又影響食品安全,主要問題是有效利用率低,目前都不到40%,發達國家已達到60-80%。我國一方面嚴重缺水,一方面很多地方還是大水漫灌,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也不到40%,發達國家已達到70-80%。我國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率低,初級農產品加工率僅在20%左右,發達國家已達到80-90%。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率僅為0.3︰1,發達國家能達到4:1。我國農產品加工主要還是生產傳統加工品,深加工、新產品少。這是我國農業效益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轉化增值,關鍵要有科技支撐。 科學技術始終與人類文明進步緊密相關。在當代社會,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這些年來,我們堅持以推進科技創新為動力,著力解決一些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直接涉及民生的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問題。 一是圍繞解決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問題,推進農業科學技術創新。農業科學技術是整個農業發展的基礎。我國農業能否再上台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我曾多年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與農業科技工作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多次和他們座談科技興農,向他們請教農業科技問題。我每次到農村考察時,都要到省裡的農科院或者縣裡的農科所及農技推廣站去看看。1995年7月13日,我到中國科學院與部分研究所所長座談,調研農業科技發展問題。我曾多次和李振聲院士交談農業科技問題﹔多次和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探討水稻育種問題,到過他在湖南的實驗室和試驗田,還請他到我的辦公室來談發展雜交水稻問題。現在,雜交稻種植面積佔我國水稻種植面積50%以上,每年增產的稻谷能養活6000萬人。2003年開始推廣超級稻,超級稻產量的潛力是每畝1600-2000斤,現在推廣了1.12億畝,可以增產稻谷145億斤。
第四件事是重視解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