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品牌家电推荐阅读

主页 > 品牌家电 > INTRODUCE

關于泰緬“死亡鐵路”不能忘卻的紀念

2020-10-28 12:36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隨著在世的戰俘越來越少,我們希望這座博物館能夠成為傳遞歷史的載體,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high fidelity 脚模图片 科幻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台剧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排名 品牌排行榜 最省油的suv 婴儿奶粉销售排行榜

1942年6月,為緩解海上補給線不足,聯通東南亞陸路補給線,日軍強征6萬多名盟軍戰俘和30多萬東南亞勞工在泰緬邊境綿延的山巒里修築一條長約415公里的鐵路。

20世紀50年代,英國著名導演大衛里恩執導的戰爭史詩片《桂河大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暴行,拿下多項奧斯卡大獎,也讓坐落在北碧府的桂河大橋聞名于世。

曼塔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正是當年的戰俘,在爪哇被俘虜後送到北碧府參與鐵路建設。

“死亡鐵路”博物館外,殘陽如血。桂河大橋游人如織,橋下河水靜靜流淌。

靜靜的桂河

這座橫跨桂河的鐵路橋至今仍時有火車駛過。沒有火車通行的時候,人們可以在橋上穿行流連。

北碧府,位于泰國首都曼谷西北100多公里的崇山峻嶺中,外與緬甸接壤,內有桂河穿城而過。

“最開始只是想來看看父親到底經歷過什麼,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想來這里尋找答案。”

如今,曼塔是這座“死亡鐵路”博物館的經理,已經在這里工作了15年。他介紹說,每年有約7.5萬人來到北碧府參觀“死亡鐵路”博物館,他接待過很多戰俘以及戰俘的後代。“有些戰俘會選擇回來看看,而有些戰俘則永遠不想再回來。”

“嗚——”汽笛聲在北碧府上空劃過,一列小火車轟隆隆緩慢駛過一座老舊的鋼制結構鐵路橋。

桂河大橋正是“死亡鐵路”最著名的一段。

——關于泰緬“死亡鐵路”不能忘卻的紀念

工程在緬甸和泰國同時開工,原本計劃7年完成,然而在日軍嚴酷的威逼下,只用了17個月就完工。桂河兩岸遍布茂密森林且河流縱橫,是瘟疫滋生流行的溫床,加之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約10.6萬人殞命于此,這條鐵路也因此被稱作“死亡鐵路”。

桂河大橋附近的盟軍墓園,芳草萋萋,墓園內埋葬約1750名盟軍戰俘的遺骨。逝者年紀多為20歲左右,很多遺骨被收殮時只有殘破的肢體。幾十年來,很多澳大利亞、英國等國戰俘或其後代前來這里吊唁。其中,澳大利亞人特里曼塔選擇了留下。

同為澳大利亞人的羅德貝蒂則是因為好奇而來到北碧府,他獨自深入熱帶叢林之中,尋找有關“死亡鐵路”的一切信息。2003年,貝蒂在盟軍墓園旁建造了“死亡鐵路”博物館和泰緬鐵路研究中心,用來陳列他對“死亡鐵路”20多年的研究成果。

“死亡鐵路”博物館內,干枯開裂的枕木、跡斑斑的鐵釘、勞工用過的簡陋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低徊在博物館內每個角落、如泣如訴的《桂河大橋進行曲》,無不在向置身其中的人們控訴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犯下的野蠻罪行。

曼塔說,隨著在世的戰俘越來越少,我們希望這座博物館能夠成為傳遞歷史的載體,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歷史。“我們的博物館講述的是人性、是歷史、是數據、是戰爭。長眠在墓園里的那些軍人為了正義而犧牲,他們值得被記住和緬懷。”

“記住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思考未來,我們要讓這段歷史鏡鑒未來。戰爭沒有贏家,我們未來絕不能重蹈覆轍。”曼塔說。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