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由中国报道社、长沙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疫情背景下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助力区域产业发展”论坛(长沙会场)在长沙晚报融媒体中央厨房举行。长沙晚报全媒体
北京电视台节目表 萝莉的时间 hate 日子 最后的大魔王 新妹魔王的契约者 诡谲 |
4月15日,由中国报道社、长沙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疫情背景下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助力区域产业发展”论坛(长沙会场)在长沙晚报融媒体中央厨房举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对城市而言,品牌是最强的维度。疫情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长沙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力?在助力区域产业中,长沙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新路径、新趋势又有哪些? 昨日,由中国报道社、长沙市政府新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主办的“疫情背景下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助力区域产业发展”论坛(长沙会场)在长沙晚报融媒体中央厨房举行。来自全国的城市品牌专家、区域经济学家等相聚“云论坛”,与长沙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一道,重点推介长沙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和优势企业外宣的相关做法,并围绕长沙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此次论坛通过网络在线研讨形式举办,中国报道社称为全国首个地方城市品牌“云论坛”,开启城市品牌“云传播”新路径。 新形势 新探索 新出路 长沙城市品牌展示旺盛生命力 3月9日,《改变的是生活 不变的是微笑——长沙抢先按下抗疫复产“快进键”》中英文短视频和报道稿,被美、英、法、日、韩等国家当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重点资讯网站广泛转载落地总量448家,阅读量、点击量、播放量总数超过1.2亿次,推介了长沙城和长沙人在坚持抗疫、率先复工复产进程中生产生活的状态和精神风采,展现了长沙出台一系列抗疫复产重要举措推动各行各业开启复工模式的情景,讲述了长沙积极对外宣介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与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战的故事。 3月31日,长沙市政府集中发布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示范场景共124个,投资额预计超50亿元。 4月1日,韩国版“火神山”长沙造技惊世界:长沙远大集团经过15天设计生产、5天运输、2天安装、1天调试,为韩国首尔大学医院建成方舱医院,生动展现“长沙制造”支援“全球战疫”的风采。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底线思维,抢下先手棋、把握主动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努力提升城市品牌生命力,探索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和“经济突围”相互赋能新路径。实践表明,一季度长沙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24.6%,新增上市企业3家,税收规模居中部省会第2位。 专家说 “疫情之下,长沙以变应变,通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让身处抗疫一线和复工复产下的长沙城市形象更为鲜活。”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指出,当前我们置身大事件、大调整、大变化之中,各方应该合力探索打通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助力中国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她同时指出,要立足国际大舞台,讲出更有长沙味道的“长沙故事”,“应从战略研究、战术规划等方面发力,充分运用文化共情、科技力量等手段,为长沙量身打造具有国际传播力的城市品牌。” 有积累 有张力 有前景 长沙城市品牌突显“国际传播力” 在长沙,城市品牌始终与时俱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锦辉指出,近年来,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重点打造了在全球较有影响力三张“城市名片”:“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工程机械之都”和“智能制造之城”。 长沙在打造和传播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围绕如何带动和助推区域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带动文化产业再升级。长沙围绕“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连续多年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橘子洲国际音乐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互联网岳麓峰会、世界计算机大会等品牌节会,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交流盛会。据统计,长沙以“媒体艺术之都”形象向境内外媒体推送报道近1万条次,覆盖海外受众突破3.2亿人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青年代表生动展示长沙深厚文化底蕴和风采,向世界宣传推介了城市美好形象,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和巨大反响,有力带动和促进了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动智能制造、软件业发展再出发。近几十年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约占到全国的27.5%、全球的7.2%,中国12家全球50强工程机械企业中长沙有4家,工程机械产品已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举办的十届国际工程机械展、三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通过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数十个主流媒体报道传播,极大地提升“工程机械之都”“智造之城”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力地带动了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链、资源、企业的聚合聚集和快速增长,扩大了“长沙智造”在“一带一路”乃至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专家说 “在长沙的城市标签里,青春、快乐、时尚的特质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红认为,“疫情背景下,长沙可以深度挖掘媒体艺术之都、千年铜官古镇、中欧班列等识别度极高的城市新品牌和元素,进一步聚力品牌效应,加大全球范围的传播力度。” “近年来,长沙高质量发展势头有目共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认为,长沙有很多产业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凸显,产业制造基础好,营商环境好,高端创新资源聚集。接下来,长沙应着眼三张特色“城市名片”,提升长沙产业发展新优势,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抓好新基建发展机遇,在国际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中,积极发出“长沙声音”,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新名片 新作为 新征程 长沙城市品牌要更具“产业带动力” 湖南湘江新区湘江集团副总经理,湘江智能董事长、总经理谢国富说,今年,新区将整合传播渠道,采用多平台、多媒介,利用城市中多元元素的手段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湘江联盟的资源整合作用,携手来自各方的力量,共同探索和打造具有标杆与可复制性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擦亮“智能汽车第一城”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