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拥有70项国际专利的公司,2003年开始研发扫地机器人,10多年来主要为霍尼韦尔、惠而浦、飞利浦等品牌做代工,每年生产超过100万台扫地机器人被贴上知名大牌而送往全球。2015年,该公司推出自主品牌家卫士。 原
以身许国的意思 意味深长的意思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什么 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 义愤填膺 殷鉴不远 银角狰的鬃毛 银角狰的鬃毛怎么获得 |
这家拥有70项国际专利的公司,2003年开始研发扫地机器人,10多年来主要为霍尼韦尔、惠而浦、飞利浦等品牌做代工,每年生产超过100万台扫地机器人被贴上知名大牌而送往全球。2015年,该公司推出自主品牌“家卫士”。 原标题: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中国企业走上品牌建设之路 深圳蛇口工业区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车间(新华社记者 段文华摄) “内销、外销的同款产品,都是同样的标准、工艺、用料,同样的生产线。但贴牌产品不愁销路,自主品牌却无人问津。”据家卫士工厂厂长吴鹏云介绍,消费者宁愿花4倍的价格购买贴牌产品,因为他们对于“家卫士”一无所知。 在家电行业,代工贴牌的情况同样普遍。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际著名的家电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家电生产的“大车间”。通过贴牌生产,中国家电业的经营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但贴牌生产并不是长久之计,这一方法也曾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同一家厨具公司制造的烤盘,贴了德国品牌市场价2000多元,而自有品牌的同类产品只卖500元。 格兰仕做的不是简单的代工,而是注重技术研发和海外市场。格兰仕每与一个外国厂商合作,都紧密围绕着建设自己的生产平台展开,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引进技术和设备。 一家企业员工对其生产的运动鞋进行耐弯折测试(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摄) 值班主任:李欢 第58届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图为人们参观海信公司展区(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摄) 从贴牌代工厂到设计制造商
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鞋,贴牌国外知名品牌,到商场里能卖三四百元,自家品牌的鞋只能卖五六十元。 中山大学教授毛艳华认为,家卫士是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典型,这些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往往较弱,多处在“微笑曲线”底部,面临“成本的诅咒”。 找准定位形成品牌效应 贴牌出口,曾是格兰仕迅速做大的法宝,世界各大品牌微波炉大半都是格兰仕贴牌生产的。从最初的微波炉外贸开始,格兰仕已实现微波炉、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和小家电在欧洲市场的全面供应。过去20年里,格兰仕出口欧洲各国的家电总量接近2亿台。 随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全球制造企业有的已经将工厂搬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回想起来,中国很多企业都是给人代工,利润卡在人家手里,给你的利润非常微薄。以前还能生存,那时候很多外国企业找中国代工,我们是世界工厂。现在人家把工厂挪到东南亚、墨西哥去了,连这点工作机会都没有了,当然很困难。”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这样说。 “加工车间”里的全球订单 美国福布斯网站曾发文指出,在过去的10到20年里,中国各个制造业部门都在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其中,大多数制造商都是从代工贸易起家的。后来,他们开始研发更为复杂的技术,成为原始设计制造商。这意味着他们开始独立把控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并将自主品牌的名称印在用于零售的产品上面。 如今,申洲国际在服装领域仍是代工模式,但在面料生产领域已经是设计制造模式。这家公司发展成为集织布、染整、印绣花、裁剪与缝制4个完整工序于一体的针织服装代工企业,以高端产品定位和高效的运营效率著称,得到了客户、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肯定,被众多国际知名客户评为“最佳供应商”。 如何打破“成本的诅咒”?通常看来,企业在品牌建设之初,最缺乏的就是设计能力和营销渠道。不只是家卫士,像浙江三禾厨具、安徽富光保温杯等许多企业具有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营销渠道不畅,转型升级困难,自主品牌优势难以形成。 那么,代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新产业兴起,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中国制造逐步摒弃了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质量差的标签,向“中国创造”转变。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曾在服装、鞋帽、箱包、数码、家电等消费品领域都有数量和规模庞大的代工厂。相关报告显示,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进行代工生产。曾有体育用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制造”已占据世界体育用品业的大半江山,但其中很多并非自主品牌,而是代工。 “砸锅卖铁也要搞研发、搞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品牌。”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说。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