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下乡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下乡 > INTRODUCE

平安普惠元月两遭媒体曝光 投诉解决率互金行业垫底

2019-02-14 12:23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平安普惠元月两遭媒体曝光 投诉解决率互金行业垫底

破釜沉舟主人公 七个字的成语 七个字的歌名 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 七仙女下凡 七仙女下凡打一成语 凄风苦雨的意思 齐大非偶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平安普惠新年开局不利。仅在1月份,平安普惠两度遭媒体曝光。据1月18日某媒体报道,平安普惠变相收取高额利息,贷款产品搭售保险。在聚投诉官网,多名投诉者称,平安普惠的广告利息是0.09%,但实际借款时会收取比利息更高的管理费和保险费,综合年利率已超36%,且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购买保险。

  1月10日,华商报报道称,西安市民提前还清贷款一年后又被催贷,多次交涉无果,市民质疑平安普惠或利用客户信用牟利。该报道表示,杨女士被告知当初经办业务的工作人员杨某早已离职,他当时并没有帮杨女士办理提前还贷手续,杨某为多挣手续费,为门店增加收入进行了违规操作。最新报道显示,平安普惠与杨女士进行协商,并已于日前为其办理了结清手续。

  官网显示,平安普惠是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的简称,隶属于中国平安集团。秉承“每一个客户都是值得信赖的”品牌理念,以创新的科技和卓越客户体验向社会传递“普惠精神”。为广大小微型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贷款服务,打造全球贷款客户信赖的消费金融品牌。平安普惠的产品有i贷、宅e经营贷、O2O借款、优房贷、寿险贷、薪金贷等。

  1月26日,21CN聚投诉发布了2018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投诉排行榜榜单。2018年全年,平安普惠收到投诉2961件,解决109件,解决率仅为3.7%,投诉解决率倒数第四。

  平安普惠针对聚投诉提供的案例,回应称其利率合规,对于投诉涉及的恶性催收问题,仅称“有客户为逃避债务而进行恶意投诉,谎称我司暴力催收,扭曲事实”。

  平安普惠被指变相高息 贷款产品搭售保险、暴力催收

  今年1月18日,媒体报道称,目前,罗女士在平安普惠旗下贷款产品平安i贷有三份在还借款,自2018年6月份以来,每个月都会收到两条来自中国平安的保险费和服务费的扣款短信,共计556.39元/月。三份借款的还款详情页面都有一份平安财产保险的电子保单。面对突如其来的保险单,罗女士感到十分困惑:“我连投保单都没见过、没填过,哪来的保险单呢?”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平安普惠官网显示,平安普惠i贷是平安普惠的一款纯线上产品,通过“刷脸”识别,最快3分钟放款。客户通过下载APP并注册、发起申请、绑定银行卡、人脸识别、授信成功并放款。

  罗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聚投诉官网发现,今年1月份,平安普惠收到的投诉量达648条,大部分投诉涉及平安普惠贷款产品的变相高息、贷款产品搭售保险、暴力催收等现象。

  

 

  聚投诉官网截图

  投诉人孟先生称,“平安普惠变相收取用户高利息,贷款20600元分20期,每期应还1530.67元,已还4期共7000多元,却只有4000的本金利息高达3000多元。每月光管理费和保险费就400多?这种收费是否合理?”

  

 

  聚投诉官网截图

  投诉人宾先生也表示,“平安普惠金融贷款,广告利息是0.09%,进行误导宣传。可是实际借款的时候,收取比利息更高的管理费用和保险费用。这样算下来,年利率高达36%以上。”

  

 

  聚投诉官网截图

  投诉人韩先生称,“还款日为每月26日,昨天25日就不断打电话骚扰,到晚上五点打电话告知我要骚扰我通讯录的亲朋好友,半小时后,亲朋好友陆续接到平安催收电话。别说未到还款日,就算到了,也不应该如此暴力催收。”

  

 

  聚投诉官网截图

  投诉人柯先生称,“变相收取高额费用,擅自为客户投保,每个月都要多交一笔不少的保险费,以前都没有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投保的,系统更新后就出现了一个保单。”

  提前还清贷款后又被催贷 客户质疑平安普惠利用客户信用牟利

  1月10日,华商报报道称,2016年12月,西安市民杨女士在平安普惠公司贷款13万元。2017年9月,杨女士主动向平安普惠平台为其办理贷款手续的工作人员杨某说明情况,提出提前归还贷款,并请其代为申请个别款项的减免问题,对方答应,并在不久后提供了经过该公司核算后需杨女士归还的剩余金额83176元。

  2017年9月5日晚,杨女士分两笔将还款打入相应账户,还款就此完成。然而,时隔一年后,2018年11月,杨女士的几位朋友先后接到平安普惠工作人员的催款电话。杨女士赶往平安普惠门店找到相关负责人,被告知当初经办她业务的工作人员杨某早已离职,他当时并没有帮杨女士办理提前还贷手续,杨某为多挣手续费,为门店增加收入进行了违规操作。

  为尽快解决问题,杨女士多方联络平安普惠平台及其工作人员,“但能联系到的工作人员都是说一次话后就不吭声了。”杨女士说,她曾向平安普惠总部反映此事,对方也表示调查解决,但此后都没有消息。

  杨女士表示,她手头的聊天截图足以证明当初她已申请并经由杨某办妥了提前还贷手续,平安普惠也承认杨某曾是他们的工作人员,就不应该让她再承担任何责任。交涉中,平安普惠提出两种方案,要么杨女士将逾期一年的两万余元利息归还即可解除借贷关系,或等80天后,该贷款平台进行第三方保险赔付,但这势必影响杨女士个人征信等问题。杨女士颇为焦虑,数次与对方交涉,但对方的答复总是正在协调。

  杨女士介绍,她在长期交涉过程中了解到,当初的贷款并不与个人征信挂钩,她查询个人征信记录尚好,但其贷款逾期的信息已在全国信贷大数据库内有记录,“我的两张信用卡已被停用,在另外一个贷款平台也因有逾期还贷的污点无法贷款。”杨女士担忧的是,这样下去,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个人信用,买房购车等贷款无法办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