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青岛建“上合”经贸“朋友圈”

2018-05-28 15:53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近年来,青岛努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成果令人瞩目。

淮南一中国际班 乃亚 僵尸漫画王小二 泷泽优奈 星野aika 动漫美女被褥图 女士发型设计网 北京unihub公司总裁 麻雀不当假凤凰

弘扬“上海精神” 拓展地方合作

青岛建“上合”经贸“朋友圈”

  随着几声汽笛鸣响,5月17日,来自青岛胶州的第3016列中亚班列抵达哈萨克斯坦。这一旅程仅用时10天。

  这是青岛不断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的生动缩影。

  实际上,近年来,青岛努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成果令人瞩目。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在青岛举办。这是青岛东方影都通往星光岛的珊瑚贝桥。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架贸易桥梁

  3016列。

  这是截至目前,中亚(青岛)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的列次。

  这条由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发出的中亚班列,经由胶济线、太中银线,从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离境口岸出境,到达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和阿腾科里,然后将货物分拨转运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中亚班列全程4500公里,14天之内可以到达中亚五国任何一个地方,运行时间比海运节省约30天。”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工作人员邢方民说,“我们现在把它叫做‘钢铁丝路’。 ”

  以该站为起点,青岛已形成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四大经济走廊”,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货物“登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货物“出海”架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从高空俯视青岛,自沿海港口码头到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深入亚欧大陆腹地的海铁联运“钢铁巨龙”,格外醒目。

  “海铁巨龙”飞架,不以山海为远。

  陆上,一趟趟国际班列在青岛胶州抵离;海上,一艘艘远洋货轮在青岛港进出。

  俄罗斯当地时间2017年3月21日,青岛港集团与圣彼得堡港建立合作关系。在此之前两年,青岛港已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签署了友好港协议书。

  资料显示,青岛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的航线密度不断加密。其中,直达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欧洲、黑海、俄罗斯、非洲、大洋洲的航线数量达到65条,构筑起互联互通的“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条条陆海通道、航线,青岛跨山越海,通过贸易的方式,与上合组织国家彼此紧密“链接”。

  青岛海关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青岛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总额达到45.5亿元,同比增长49.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街道办事处茶园体验中国茶文化。(人民视觉 张进刚 韩洪烁 摄)

  扬出海风帆

  多年来,青岛积极探索企业“走出去”路径,搭载国家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快车”, 顺利扬起出海风帆。

  两年前,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卡马河畔切尔内市的跨越式经济发展区里,青岛海尔投资5000万美元,建起新工厂。2017年5月26日,第10万台海尔“俄罗斯造”冰箱在此下线。

  这个数字,是青岛海尔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2017年,海尔在俄罗斯整体销售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55%,高端多门冰箱更是占据俄罗斯市场的48%,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海尔集团俄罗斯贸易公司运营经理王艇介绍道。

  在巴基斯坦,青岛电建三公司的海外发展之路,同样顺风顺水。

  去年7月,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由该公司建设的赫维利燃机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创下了燃机从就位到点火仅用时72天的世界最快纪录。

  青岛企业“出海”到上合组织国家,在开辟自身生存空间的同时,也送去了有着鲜明青岛印记的资本、人才、技术,还拉动了当地就业。

  海尔俄罗斯工厂的建成投产,为当地创造了近两千个工作岗位,为俄罗斯带去了全球领先的生产技术和高端产品;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建设光伏电站,该项目既能为当地解决1500余个就业岗位,还可给当地提供充足清洁的电力供应;青岛北海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合资成立“西部环保有限公司”,帮助当地完成环保处理、伴生气回收处理、哈中环保科技工业园筹建等工作。

  数字显示,2017年,青岛市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0多亿元,同比增长9.8%。截至2017年底,青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达成双向投资合作项目284个。其中,青岛企业在上合组织国家对外投资设立122个项目,上合组织成员国在青岛累计投资项目162个。

  拓地方合作

  日前,青岛获商务部复函,在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实际上,早在3年前,青岛就已经开始了与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开展境内外双向互动发展新模式的探索。

  2015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签署了共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合作备忘录。该园区依托青岛口岸优势,以“跨境发展、物流先导、多国双园、贸易引领、产能合作”为运作模式,引导青岛优势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双向投资贸易项目,目前已在13个国家建有总投资15亿美元的项目。

  如今,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互动越来越深入。

  4月21日,中俄地方合作活动启动。青岛宣布,今年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国际经济合作区和俄罗斯莫斯科核心地区同步启动俄中双向地方合作园,增强双向合作。

  青岛世界动车小镇集聚了中车四方、庞巴迪等轨道交通核心及配套企业180余家。这是位于青岛城阳区的中车四方存车场内停放的各种型号轨道车辆(5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