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拎包入
平成年诞生的h罩杯 寡妇三代漫画 yy打发时间真实身份 真假肉松 儿女传奇之烽火姻缘 傅启平 合肥28中 黄群 丑男照片 汤翡翠 tobaowang |
拎包入住、创新券补贴房费、免费车位……一个个“人才公寓”,解决了诸多来沪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引才聚才,“住”是基本保障,当最现实的问题得以解决,“留住人才”就不会成为一句口号。从“筑巢引凤”到“筑巢留凤”,上海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上海浦东新区于近日发布《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率先试点多项人才制度。在未来三年,浦东计划建设15万套以上人才住房,9000套以上国际人才公寓,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宜居宜业环境。无独有偶,就在上月,杨浦区首推的“台湾创业青年人才公寓”也受到台湾来沪创业人士的青睐。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陆安怡 明玉君 公司和公寓前后楼 创业者节省2小时上班路程 “说实话,张江的房租,要比附近其他地方贵不少,但租得远了,上班又不方便,尤其是我们这种创业公司,经常要加班的人。”海归博士金莉萍,在上海创业已有两年时间。当年,她辞去国外高薪工作,选择与联合创始人付斌一起开启创业征途,创办了上海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载水下机器人项目。 金莉萍说,将公司取名为“查湃”,是源于去年热播的科幻电影《超能查湃》,其蕴涵着两位创始人对“智能机械改变世界”的情怀。在位于张江的200平方米的研发室里,两位女博士带领着10人团队,研制出一款款可用于打捞、探测、搜救的便携式水下机器人。 专业、高效——金丽萍和许多创业团队一样,她对自己的企业和员工都有着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我们将公司设立在张江的混合型社区内,不仅含有孵化园功能,还涵盖了人才公寓、超市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金丽萍口中的“天之骄子”社区,位于祖冲之路2305号,其中的人才公寓也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域内多处为创业者敞开大门的公寓之一。拎包入住、租金补贴、免费车位……这些在创业者眼中,贴心的“后方保障”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更安心,也更有闯劲。“以前,房子里有什么坏了需要修修补补的,创业者经常需要自己搞定。即便如此,房东还是每年都要涨房租,在张江这样的地方,一套普通的小户型,每个月的租金至少也要5000元至6000元。”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创业者在张江可申请到的人才公寓,一套4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房型简单,却很经济实用。在公寓内,基本的家具一应俱全,卧室、卫生间、厨房,有些房型甚至还配有一个小阳台。“其他诸如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则因为租户的需求不同,需要自行配置。但基本实现了拎包入住的状态。”金丽萍介绍道,除了这些基本设施外,对于入驻人员每个月还有住房补贴,这样算下来,每月实际支付的房租比市场价便宜了近一半。 创业公寓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招聘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园区内还有统一的管理,“我们的公司和公寓就是前后楼,上下班走几步路就到了,公司员工也住得很放心。” 人才公寓“抢手” 申请入住需提前一年多“等位” 像“天之骄子”这样的人才公寓,在张江核心区域还有多处。作为富有张江特色的一个项目,人才公寓凭借着“价廉物美”,解决了不少引进人才暂时的住房问题。 “当年,公司成立不久,我们就在政策的宣传下了解了张江创业人才公寓。”达观数据CEO陈运文介绍,2015年,决心创业的他毅然将公司设立在了人才聚集、创业氛围浓厚的张江。 在多家知名企业工作过的陈运文,深知人才对于初创公司的重要性。为此,除了为员工提供可观的薪资待遇、奖励机制及发展的平台之外,陈运文还积极为员工争取住房优惠。“我们帮助有需求的员工组织材料、申报张江创业人才公寓。此外,还积极为员工联系其他房源,并为刚入职的外地应届毕业生提供租房补贴。”陈运文说。 “目前,我们公司已有七八位员工成功入住了张江创业人才公寓,他们对于房间设施非常满意,节约了居住和交通成本,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陈运文欣喜地透露,解决了住房之忧之后,员工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为公司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在陈运文看来,张江创业人才公寓对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助力了张江的建设和发展。但他也强调,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扩展,团队人员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员工面临住房问题。“张江创业人才公寓很抢手,申请排队的人很多,但房源有限,通常需要排队等一两年才有可能入住。”陈运文无奈地说。 他指出,创业几年来,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大数据服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逐年增加的居住需求,陈运文表示,未来,希望张江科学城能够推出更好的举措,为人才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房源,缩短等待时间,让更多有需求的人才安居乐业。” “豪华”公寓每月租金不足2000元 创业者获“创新券”还可抵房租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左岸芯慧董事长张波开车从租住的人才公寓到公司,这段通勤路程只需要5分钟。 张波是江西人,2000年他背上行囊,坐了近4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上海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开启了创业道路。2010年,他看准了物联网发展趋势,创立了左岸芯慧,专注于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当时嘉定正在建设物联网产业中心,张波的公司入驻到了位于嘉定菊园新区的物联网园区,同时他还申请入住了菊园的人才公寓。 一套90多平方米、配备了家具的公寓,在很多创业者眼中,这样的配置很是“豪华”。对张波而言,每月不到2000元的租金,更是让他颇为感恩。他说:“我从人才公寓中感受了政府对创业企业的关心。过去我需要在市区和嘉定之间奔波,一个来回就需要耗费3个小时,影响了工作精力,现在住在嘉定可以更好地运营公司。” 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菊园新区自2014年起着力打造“人才公寓、人才之家、人才客栈”三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只租不售、周转使用”的原则实施管理。其中,人才公寓集中收购辖区内各类房源建设而成,主要面向高端人才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一直以来,新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才服务工作中来,整合人才中介服务结构成立了“创业+”科技服务联盟。目前,联盟已有财税、法律、资本、银行、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10大类200余家会员单位,其中不乏人才公寓的提供方。例如菊园新区的财智金岸园区,就有380套人才公寓,都是由园区的投资方“昌润投资”自建的,而且不单面向园区,整个菊园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目前,菊园新区共有人才公寓约500余套。其中112套公寓位于菊园科创大厦,每间约有26平方米,租金为1000余元。还有380套公寓则位于财智金岸园区,一房及两房房型均有,租金每月约为2500元。另外还有几十套政府收购的各种房源,采取一房一价。租金价格基本是周边同等房源的60%至80%,均可保证拎包入住。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