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当年今日2018.2.10星期六 图文:武汉最早的1路公交线89岁了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1929年1路公交开通 图为2016年12月,中山大道开街时的1路车 图为1路老员工坐新车游中山大道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李立苏丹丹 日历:1929年2月10日武汉市第一条公共汽车线
王梦溪 下载 91pron free video 仆を诱惑する白い妖精 永丰到南昌 600大宗网 情感天地 |
老1路 图文:武汉最早的1路公交线89岁了 开着最老牌的公交车,每天往返在汉口最著名的大道上,司机们有很多感慨。“武汉的路,以前很多是软沥青路,天热会压出车轮印子,后来路面硬化、刷黑……车开起来越来越舒服。”“中山大道,以前还有点陈旧感,后来一次次改造,尤其是前两年重新开街之后,几漂亮哟。”2016年12月底中山大道开街时,1路车也挂上大红花喜庆地跑起来,不少热心市民拍下了当时的照片。图为1路老员工坐新车游中山大道 日历:1929年2月10日武汉市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1路开通,从六合路到硚口间营运,全程7.5公里。 你们的月票时代吗 1949年武汉解放,随后武汉市公共汽车管理处成立。1路车告别了多舛的命运,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对司机来说,武汉的天气是更大的考验。“那会还没空调车,老式车发动机在前头,夏天驾驶室里热得不行,一测,60多度。”49岁的司机窦勇介绍,“不过我们司机身上冇得汗——都烤干了。在夏天我们会把车门改成‘凉门’。”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司机边上的车门拆了,只用栏杆,这样车跑起来时有点风,“夏天一天跑下来,半边膀子晒得通红。” 冬日武汉的清晨,很冷。一大清早,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建设大道双墩站1路车总站。一辆辆1路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司机们正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武汉就有了公共汽车 1929年2月10日是那一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上午10时许,汉口市民涌上街头,争相目睹新鲜事物。 这就是武汉最早的公共汽车,1路,从六合路到硚口,全程7.5公里,设有16站。营运头三天,车车爆满;开通当年,乘坐人次达41万。
5 当年今日 2018.2.10 星期六 不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1路车走过一段曲折艰辛的岁月。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1929年1路公交开通 37岁的司机李明,刚调到1路,“听说这是条很有历史的公交线。”他说,跑这条线,心里总有一种隆重的感觉。上个月下大雪那几天,他开着车,每到一站都用话筒提醒乘客,天冷路滑,上下车当心,注意扶好……沿途19个站点一站不落,趟趟如此。“毕竟天气不好,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件小事情,结果乘客们夸我,说我是武汉好声音。”他腼腆地笑了,“其实经常是乘客们感动了我。” “经常听到有乘客讲,自己打小就坐1路。”邹少雄说,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头总是会涌起一种特别的感觉,“感觉这条线不仅连接着一个个车站,也连接着大家的生活和理想。” 随着经济发展,公交车从外形到设施都越来越好。从有售票员的到无人售票的,从普通车到普及了空调车,线路上也更加丰富,车次增多……无论对乘客还是司机来说,公交车的舒适度都越来越好。“尤其是现在有了公交专用道,BRT快速公交,坐公交车也许比自己开车还省时间些。”司机们说。 “1路车有过一些线路上的小调整,但总体上一直沿着中山大道跑。”邹少雄介绍,这条线上有不少老乘客,家里几代人都坐过1路车,“常常有乘客上车时,会跟司机打声招呼,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 “1路车是武汉最老的公汽。”车队队长邹少雄骄傲地介绍,“已经89年了。”他身后不远处就是1路车的陈列馆。里面有这条线路的历史资料,不同时期的奖状奖牌,挂满了一面墙。 14辆由雪佛兰卡车改装的公共汽车,从六合路车站出发依次开上街。车头是装着引擎的长长鼻子,驾驶室后面是长方形的土红色木车身,上面有“公共汽车”四个黄色大字,非常醒目…… 图为2016年12月,中山大道开街时的1路车 1933年,当时的市长吴国桢曾动议恢复公共汽车,还拟定《乘车须知》。这是武汉公交最早的乘车手册,规定了公共汽车要到站停车,先下后上;无论向车内车外都不可吐痰;乘车不许抽烟;要给老人和妇女让座……放在今天看,也很周全体贴。可惜由于战争、油价上涨等诸多原因,1路车几开几停,就算勉强运营,车辆数也减少了很多。 是“五星公交线路”呢 当时不是人人坐得起公汽,公汽也时不时会跟黄包车发生摩擦。而1931年的水灾,把车都泡水里了。水退以后,公汽重新运行,仅几个月后就停运了。 武汉,是全国首批15个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之一。2015年启动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以来,经大规模的科学布局和优化调整,武汉市区内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提升至100%。
据介绍,1路是武汉首批“五星公交线路”之一,此外还是绿色环保线路、“工人先锋号”线路、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品牌线路……更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敏、省劳模郑爱珍等等。 89年前 49岁的司机张杰在1路工作了27年,从做售票员到做司机,“上世纪90年代时,1路是两节车厢的手风琴车,我当售票员,车票是5分、8分、1角2分。那时街上没什么车,人们出门就是坐公汽,每趟都是满的。”他说,售票员除了卖票查票,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跟司机打好配合,“看到门口的人上得差不多了,就用小按钮嘀嘀按两下,司机就晓得可以关门了。如果我们一直按一直嘀着不断,那就是有情况,比如车门夹到人了。” 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武汉,军阀混战,城市管理者不停变换,公共汽车的营运一直饱受资金压力。还常有流氓、地痞动辄赖票、要闹事,司机和售票员常被攻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奥克斯短视频引爆流量,没套路!很暖心!
- 下一篇:格力中标瓜达尔港项目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