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洗衣机推荐阅读

主页 > 洗衣机 > INTRODUCE

男子回村尽孝:为父母养老送终又照顾聋哑二叔

2017-10-19 12:46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男子回村尽孝:为父母养老送终又照顾聋哑二叔,父母 老人 聋哑 后辈

艳修少爷txt 杨传堂 脑溢血 妖兽召唤师txt 妖兽召唤师txt下载 夜尿停 夜市人生317 一等家丁59 一家老小向前冲2011 一切皆因你而关注

(原标题:男子回村尽孝14载:为父母养老送终又继续照顾聋哑二叔)

男子回村尽孝:为父母养老送终又照顾聋哑二叔

父母相继过世后,陈广涛接棒照顾瘫痪的二叔。 半岛晨报 图

66岁的退休老人,原本应该生活在城市里,而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偏僻的小山村。牵引他改变人生路径的,就是一个“孝”字。从赡养父母,到照顾无依无靠的聋哑叔叔,陈广涛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路上走得踏实而坚定。

见面

在偏僻山村里见到城里老汉

从辽宁省庄河市内到达鞍子山乡金山村榆树底屯,车程将近1个小时。这里是庄河的边界,背靠大山,寂静偏僻。

在通往屯子的小路边,陈广涛骑着摩托等在那里,给记者带路。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笑容干干净净,初次见面,让人很难将他和一位66岁的老人联系到一起。

榆树底屯的房子都比较老,屯子里处处是秋后丰收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黄色的大梨,村民刚拔的花生秧在街边整齐地堆着。

陈广涛和95岁的二叔陈春芝有两套房子可以住,一套是陈广涛大哥的,前些年,大哥一家去了城里生活,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一套是父母去世后留下的。两套房子的院落里种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些都是陈广涛一个人从春忙到秋的成果。

照料

与95岁瘫痪的二叔睡一铺炕

现在,叔侄二人都住在陈家父母留下的房子里,睡一铺炕,一个炕头一个炕梢。

老房的院落里放着一台洗衣机,晾衣绳上晒着陈广涛给二叔洗的衣物,而每天洗衣服是他的必修课。老屋仍是泥土地面,陈春芝盖着被子躺在炕头,靠近炕边放着一个坐便器。侄子不在家的时候,陈春芝自己慢慢挪着能自己上厕所。家里为何没有任何异味?陈广涛说,勤收拾是唯一的秘诀。

一年前,叔叔彻底瘫痪了,经过长时间的不懈治疗,最近已经强了不少。“现在我有事还能出去一会儿,但也不能走太远,二叔自己不能上厕所那段时间,我哪里去不了,得随时在家照顾他。”

当初

放弃城里生活,回老家照顾父母

其实,在20岁出头的时候,陈广涛就当兵离开了老家,到44岁从部队病退时,已经是医院的中层领导。陈广涛自己的家在丹东,在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老家之前,逢年过节,他和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都会回老家探望。当时,父母带着二叔一起生活。到2004年时,母亲86岁,父亲84岁,二叔81岁了。虽然父母不愿拖累子女们,一直说自己能生活,但他们确实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了。陈广涛的兄弟姐妹或是不在父母身边,或是身体不好,难以到父母身边侍候三位老人……

鉴于这种情况,没有任何推脱,在取得了妻子和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后,早年离家、53岁的陈广涛回到阔别了30年的老家,担起了照顾3位老人的重担。

除了给父母和二叔洗衣做饭、料理起居,陈广涛还种了几亩地。“老人种了一辈子地,到秋天看人家粮食满仓,如果自家没粮,不但心慌还感觉丢人。”为了顺着老人的心意,陈广涛愣是一点一点学会了种地,妻子还给他赞助了一辆农用车。

接棒

为了父母的临终嘱托而留下

2008年,时年91岁的老母亲走了。2010年,时年91岁的老父亲也走了。两位老人临终前,陈广涛在老房的地上搭个地铺,几乎没脱过衣服睡觉,方便随时起身照料。送走了父母,是不是该回城了?但为了无依无靠的二叔,陈广涛又留下了。

从40多岁开始,二叔陈春芝就跟着陈广涛父母一起生活。陈广涛坦言,在离开老家之前,他跟二叔的交集并不多,更谈不上太多的感情。但父母一直对二叔照顾有加,临终前,都叮嘱陈广涛,二叔无儿无女,一定不要把他丢下了。陈广涛含泪答应了父母,就把照顾二叔的担子压在了自己的肩头。

背后

妻儿支持亲友认可给他力量

从53岁到66岁,14年的时光,在行孝的过程中慢慢流逝。

让陈广涛欣慰的是,妻子和儿子一直在默默支持着他。14年间用坏的4台洗衣机,都是妻子给他买的,一有时间,妻子和儿子就会来农村看望他。而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将他的无私付出挂在嘴上,记在心中。

陈广涛说,这些年的付出,他不是一无所获。繁重的劳动锻炼让他的身体比很多同龄人要好,更关键的是,他用实际行动给后辈做出了榜样,“谁都有老的时候,我相信,等我老了,也会像父母和二叔一样,能够得到晚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温暖和亲情包围中安享晚年时光。”

妻子和儿子一直在默默支持着陈广涛。

14年间用坏的4台洗衣机,都是妻子给他买的,妻子还给他赞助了一辆农用车。

一有时间,妻子和儿子就会来农村看望他。

而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将他的无私付出挂在嘴上,记在心中。

这些年的付出,陈广涛。不是一无所获。繁重的劳动锻炼让他的身体比很多同龄人要好,更关键的是,他用实际行动给后辈做出了榜样。 (原标题:他放弃城里生活回村尽孝14载 )

王雪飞

本文来源:半岛晨报 责任编辑:王雪飞_NY1709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