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我是一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幅图景(2)

2017-10-09 12:4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2003年,通州开始着手运河的河道治理及沿岸的规划开发。造纸厂、化工厂相继关闭或搬迁,排污口被关闭,北京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成……不仅污染少了,而且河道变宽变深,两岸植树造林,大运河化身为一座森林公

乡村禁爱 辽f32989 烈鹰男模 林白法案 林家小受成长记 林立雯男朋友 林小依的部落 临聊大厅 灵域 22mt 灵鹫飞龙txt 刘嘉菲

2003年,通州开始着手运河的河道治理及沿岸的规划开发。造纸厂、化工厂相继关闭或搬迁,排污口被关闭,北京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成……不仅污染少了,而且河道变宽变深,两岸植树造林,大运河化身为一座森林公园。

不过,几十年前,大运河通州段两岸建起了造纸厂、化工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我失去了澄澈。人们走过我身边,只有不住地叹息。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他们坚持这个城市的发展原则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水生态建设为重点,以水环境改善为核心。他们承诺,到2017年底,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将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优质的生态资源,盐湖边的淡水湖已成为水鸟栖息的乐园。

“山上的草比以前长高了,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也多了。”我听出了他们言语中的欣喜。

住在洱海畔古生村的白族村民李德昌,是我的老朋友。他小时候经常来洱海玩,渴了就直接捧水喝,我很高兴给他带去清甜。“没有一点儿怪味。”他经常这么回忆我。当李德昌躺在洱海边的沙滩和草坪上忘了时光,他总能在风中找到我,因为“风吹过来都是甜甜的味道”,那是我身上独有的味道。

在运河的北端,我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朝代的更迭。北京,这座繁华古都的文脉延续至今。我也想以澄澈的身姿映照出这座城市的辉煌。

两年前的1月20日,老李家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与他聊苍山、谈洱海,还走上洱海的木栈道,看到湖水荡漾、苍山云绕,提议合影,说要“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我是一滴水,我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共生共荣。我的身上,折射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芒。

我是一滴水,来自长江源的水。

(责任编辑:温荧)

我明白,他们爱我很深,爱这个城市也很深。

在我家山下的唐古拉山镇,有一望无垠的草场和羊群,牧民世代生活于此。一位藏族老牧民申格用手捧起我,灿烂的阳光透过我洁净的身体,闪耀在稀疏的草地上。申格曾向我诉说烦恼:他发现草场里的青草长势越来越差,过去常见的野生动物日益稀少。

男孩骑行在长江源村宽阔的水泥路上。

我是一滴水,来自洱海的水。

他们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草原,经常回到山上做生态管护员,去看护草原和动物。

我和垃圾、污水道别,与蓝藻再也不见。李德昌又坐在了洱海畔,他说他从那“甜甜的味道”里找到了乡愁。

村民们沸腾了,将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在心。他们主动放弃了养猪、养奶牛,对其他家禽实施圈养,尽量减轻养殖污染。家家都建好了三格或五格化粪池,所有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污水处理站。户户都配发一个垃圾桶,定时集中收集垃圾并清运至垃圾中转站,日产日清。客栈也暂时关闭了,等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后,再重新开业。

我的朋友王有顺充满期待,他相信城与水将和谐共生,他和村民们愿意为此奉献力量。“以前水又黑又臭的时候,真没想到这水能治理得这么干净、这么绿。”我看到王有顺和村民们又来到了运河边,做起了志愿者,捡垃圾,查污水。

城与水相映生辉

郁郁葱葱的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

王有顺,这位运河边张辛庄村的村民,小时候经常来河边割猪菜、给羊打草,在河里摸过鱼、坐过渡船。河岸是树林,还有村民们种下的花生、红薯。“这一切在我长大后都没有了。”他不敢再来看我。

幸福日子长着呢

长江源村村民申格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古生村通过入湖沟渠多塘系统沉淀池净化生活污水。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