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我是一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幅图景

2017-10-09 12:4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在我家山下的唐古拉山镇,有一望无垠的草场和羊群,牧民世代生活于此。一位藏族老牧民申格用手捧起我,灿烂的阳光透过我洁净的身体,闪耀在稀疏的草地上。申格曾

乡村禁爱 辽f32989 烈鹰男模 林白法案 林家小受成长记 林立雯男朋友 林小依的部落 临聊大厅 灵域 22mt 灵鹫飞龙txt 刘嘉菲

我随着冰川和溪流,跃入格尔木河,跟着河水来到这个村子。我看到了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他们都在谈论一个特殊的日子。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08日 08版)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我是一滴水,守我以清澈,报君以青山绿水的温柔。

愈加清澈的大理洱海。

我的家在青海唐古拉山脉,那儿布满冰川、雪山。这是地球上距离天空最近的一片高原土地,它还有一个名字——三江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2月24日,干净的水面上映照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他来到大运河森林公园,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高度重视绿化、美化,增强吸引力。

更多资讯,下载掌中陕西

我听到了大运河两岸的回响。

寻找那甜甜的味道

古生村的古戏台上,村民用白族民间小调“大本曲”演唱原创作品《保护洱海,从我做起》。

上千年前,中国古人用他们长满老茧的双手,打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连接成一条长达1797千米的人工运河,南粮北运,万舟骈集,文化交融。

我们这一滴一滴的水,让高原苦寒之地充满了生机。我们养活了草场,草场养活了藏羚羊、野牦牛等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养活了狼、雪豹、棕熊等食肉动物。当然,我们还养活了牧民。

我是一滴水,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

洱海是80万人的饮用水,都说洱海清,大理兴。但有一段时间,我不清澈了,变得腥臭。污水排放、围河造田、网箱养鱼……洱海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我身上开始出现异味,人们不再亲近我,掩鼻而过。

2016年8月22日,申格家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他向申格打听了他们家的生活情况,还谈到了保护三江源和生态移民的关系。临走前,总书记说:“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这幸福日子是什么样?我看到这群吃肉喝奶、穿藏袍的牧民们,学会了炒蔬菜、做米饭,穿起了西装、夹克,他们还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购买了冰箱、彩电、汽车。村里建有小学、敬老院、垃圾填埋场、文化广场,孩子们都上了学。村里还办起了扶贫宾馆、牛羊育肥基地和饲草料基地等产业,去年底每家拿到了好几千块钱的分红。

古生村里的三眼井。

整个古生村甚至大理的人都在回忆和寻找那个味道。环湖截污、湿地修复、封湖禁渔、底泥疏浚、退塘还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我能感觉到,我身上的异味开始消失。

现在,古生村有了垃圾收集员、河道保洁员、滩地管理员,他们经常和我打招呼,为我拂去一切尘埃。比如村民赵光明,他14岁开始就在洱海打鱼,与我为伴。如今他早已收起了渔网,醉心于透过几米深的湖水观看鱼儿嬉戏。他主动当了一名滩地管理员,每天要从我身上打捞近一吨水草杂物,然后从我清澈的身上倒映出他微笑的面庞。

不久,我听到了“保护”两个字。2004年,400多名牧民告别了唐古拉山上的家,自愿搬迁到了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南郊。那里等待他们的不是帐篷,而是政府建好的一户一院。“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保护三江源的政策。”村民都在说这句话,尽管他们也有不舍。他们把这个新家叫作长江源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