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上,消费金融在中国作为一个相对新的观念,要逐步打破根深蒂固的“量入为出”观念,就需要传统银行“国企有保障”的IP作为先行者去推进,传统银行的风控和线下优势相对更强势。但是,如果能够让传统银行的IP/线下
caoliu 高圆圆 caoliu高圆圆 泡芙电影网 cf3号隔离区 cf紫川窗口化 cooilove cpyjy cs起源4833 danmeizhongwenwang |
综上,消费金融在中国作为一个相对新的观念,要逐步打破根深蒂固的“量入为出”观念,就需要传统银行“国企有保障”的IP作为先行者去推进,传统银行的风控和线下优势相对更强势。但是,如果能够让传统银行的IP/线下优势+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线上入口,中国的消费金融应该能发展的更快吧。(本文首发钛媒体) 众所周知,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像互联网公司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风控一直是个难题。而传统银行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风控能力,虽然要耗费人力、网点去线下获取征信信息,且需耗费较长时间去审核才能成功发放消费金融信贷产品。但就目前的金融科技水平限制而言,这是更可靠的控制消费金融风控问题的方式。一边发展金融科技,一边以现有的人力和资源去发展消费金融是传统银行的优势。 近几年,中国的消费金融增长态势迅猛。TalkingData发布的《2017年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2016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消费信贷与GDP的比值亦不断提升,2016年,该比值突破30%,消费信贷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增强。 一旦金融科技有质的发展进步,传统银行得到金融科技的助力、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是锦上添花。目前的金融科技水平看,只有传统银行的风控系统能为消费金融市场保驾护航。 消费金融在中国逐渐火热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但消费金融产品中的信用卡早就发行了,如中国银联于2002年3月26日成立,入局早、模式稳定成熟传统银行的优势。 首要原因应该是国家政策。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中国虽然是受影响较小的一个国家,但为了拉动内需,国家提出了刺激内部消费的政策。一度不提倡消费的中国开始鼓励消费,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压抑已久的市场需求。 还有被自动设定优先“花呗、白条”服务的用户难免有些怨言。经常有网友抱怨这种情况会使自己无意识的消费过度,不知道自己的真实余额还有多少。但线下消费,由于多了刷卡的程序,消费的时候还是会多做一些思考,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过度消费。就算是用第三方支付信用卡,大多数消费者由于培养起信用卡消费习惯,也会“心中有数”。 而互联网巨头的消费金融产品起步较晚,要普及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口碑,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现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花呗的还款时间目前没办法修改,而信用卡的还款时间是可以做调整的。
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在线下的布局已经开始了这么久,稳定的模式和比较强的优惠力度已经培养起一部分消费习惯。其它入局企业想要搭建起这样一个合作生态,也需要不短的时间。占领先机的力量不容忽视。 第三类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 1、FinTech完善之前,传统银行的风控优势明显 第二类是自2009年之后全国的消费金融试点机构,截止2016年12月底,持牌上岗的消费金融公司已有22家。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虽然一些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产品拥有互联网消费入口优势,但提到消费金融,消费者最信得过的还是信用卡。尤其是在线下消费、中等偏上金额消费信贷的时候,消费者更多想到的还是信用卡,因为消费习惯和用“信用卡”借钱的思维根深蒂固。 2、传统银行入局早,银行IP深入人心
|
- 上一篇:饶平美的空调上门维修
- 下一篇:周期降温消费接力 二线及细分领域龙头受宠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