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我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2017-08-20 08:57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我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青海新闻网

凯登克劳斯 法道医途 方广辉 方舒娅 飞机君机尼玛 风流黑道学生564 风流艳帝 风流驭兽师 风情万种野玫瑰qvod 风云必胜39集 疯狂字典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了。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我们实现了从牧民到村民、市民的转变。2010年政府在村里建起了长江源民族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再也不用走山路了。今天,随便走进村里哪户人家,冰箱、彩电、摩托车、汽车等等应有尽有,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总书记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几年,国家实施生态移民,退牧还草的政策以后,山上的草比以前长得更加茂盛,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三江源是我们的家园,能为保护它做点贡献,我们都打心底里觉得当初搬到唐古拉山下的选择是正确的。

  申格:长江源村,我的家

  现在村里有小学、敬老院还有垃圾填埋场等。村内9公里多的道路也硬化了,还铺设了自来水和下水管网,盖起了长江源村汽车站、文化广场和村委办公楼,有了太阳能路灯,有了综合集贸市场。现在家里只有我和老伴,每年政府发的草原奖补再加上村里产业发展的分红资金,一年有好几万元的收入,足够我们老两口用了。

  又是一年八月,阳光和煦又温暖,照耀着这座安静的村庄。摇着经筒晒着太阳的老阿妈沉静而安详;路边玩耍的藏族小孩你追我赶;刚从市区置办货物回来的年轻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喜笑颜开……

  “搬迁”和“总书记来村里视察”,这是我们村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两件事。搬迁改变了我们村的居住生活条件,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和斗志。

  今年,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我们村还要建一个长江源村民族特色风情园,打造藏餐、藏酒吧、藏饰品、藏驿站、演绎厅等特色产业一条街,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转转、看看。

  闹布:把总书记叮嘱的事办好

  青海新闻网讯 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这里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时针拨回到2016年8月22日下午,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驱车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

  更尕南杰: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一年过去了,我们依靠党中央、省州市党委政府的帮助,在全村群众的努力下,基层组织从弱变强,后续产业从无到有,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年预计能达到2万元左右(人均年收入)。现在我们住着政府统一规划修建的藏式新房,公路网四通八达,家家都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老人们月月都有养老金,年轻人忙着学技术、搞发展。

  入党30多年了,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坚信,只要跟着党走,老百姓才能真正富裕起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建成真正意义上长江源头第一镇,一定能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去年8月22日,总书记来村里看望我们,和大家唠家常、问冷暖,乡亲们争着抢着和总书记握手。没想到我们这么偏远的一个村,总书记还这么牵挂着我们,这让我们既兴奋、又感动,很多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如今,已有一年过去,现在想起总书记来村里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说起这件事,大家依然很激动。

  我来自“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党支部副书记。我们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青海的第二站。

  去年总书记来到我家,和总书记面对面交谈这让我终身难忘,也是一件自豪的事情。我深深地记得总书记走之前说的一句话“你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这让全村人激动,又满怀信心。长江源村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我们坚信,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向着幸福生活迈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移民前,我们住在草山上,睡在帐篷里,点的是油灯,搬迁后,我们住上了国家盖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睡在床上,家里有现代化的家具、电器。

  寻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又一次踏足这片热土,聆听乡亲们这一年来的变化,感受村里一年来的发展,在这里采访,听到最多的总是“我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

  我们村是个藏族村,早在2014年就被评为“海西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作为村委会主任,我牢牢记着总书记说过的“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的叮嘱,和全村群众一起认真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创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把总书记叮嘱的事办好、办实,让总书记放心!

  为提高群众收入,现在村里建起了扶贫宾馆,给长江源村128户村民分红,每户增收748元。建起了集贸市场,每户预计增收676元。还有长江源村牛羊育肥基地和饲草料基地,每户可以增收1015元。

  现在的“长江源村”是我的“第二个家”,原先我和村里的乡亲们生活在离格尔木市区400多公里的地方,那里海拔有4700多米,高寒缺氧,大家都是放牧为生。2004年11月,村民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搬到格尔木市的移民新村,开启了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