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创业孕育阶段(1975年1985年)「创业初始百战多,怀着以副补农、甩掉穷根的初衷,循着能工巧匠、汇集力量的思路,靠着拾遗补缺、夹缝求生的措施,光芒迈上创
暖床侍妾 阿丁新浪博客 香坂景子 zdad-24 look4lib bipics |
按照“科技以人为本,技术引领市场”的理念,2009年,光芒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聘培养,围绕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先研发出变频灶具、变频油烟机、变频燃气热水器、内置式强制循环阳台壁挂太阳能、太阳能光燃互补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引领了市场发展潮流。当年4月份,光芒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年底,范朝洪董事长被评为“江苏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建国60周年“泰州市突出贡献人物”。 1986年-1992年:寻求主业谋突破「这一时期确立了“艰苦创业、勤俭办厂”的精神理念,明确了“解放思想、寻求主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四有”管理方针,这成为光芒有史以来第一个治企纲要,企业进入有序发展时期。」 随着灶具、钢瓶、热水器等工厂建立并形成规模,对光芒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1996年,光芒正式组建集团公司,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公司题词“江苏光芒集团”。集团“三厂六部制”管理模式成型,管理层分为六个部门、一个工会、一个研究所、一个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集团对分厂实行“四包、五权、六统一”,实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这一时期,“四有管理方针”升级为“项项工作高标准,道道工序细定额,各种消耗计量准,每个环节严考核”的二十八字管理方针,开展以“一条小建议、一片爱厂心、人人动脑筋、企业出黄金”为主题的全员活动。 鉴于光芒在企业管理、发展效益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在1994年召开的靖江市中青年干部培养选拔经验交流会上,范朝洪做主题交流。会上他提出了“奋战两年超强手,誓在全国争第一”的奋斗目标,提出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三个第一,即“品质第一、信誉第一、效益第一”。当年,光芒投入700万元推进生产线改造,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强化产品开发与质量提升。同时投入300万元实施电视、报刊、灯箱等“海陆空”三管齐下的宣传攻势,有力促进了产品销售和品牌知名度提升。 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光芒把以前开展的浅层次的献计献策活动升级为“创新、创效、创优”全员性活动,公司成立了“三创”办公室和“三创”评审委员会,深入开展“排找差距挖潜力、转型升级出主意”三创活动。每年将创造效益的1/3奖励给提出建议和参与改善的员工,实现了过去“企业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向“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共同管理”升级。 光芒集团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改革、不断调整、不断创新的历程,光芒文化的发展也同样如此。2000年是光芒集团发展历程中的改革标志年,成为靖江首家股份制改制试点企业,企业走上二次创业的路程。集团公司明确了“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经营、股份化分配”的指导思想,有效激发各单元的活力,周士友、朱庆国等子公司当家人挑起发展责任,同时培养了刘跃东、马巍菲、陈庆才、王锁刚等一批管理骨干,企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在“同心多元”战略指引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得以让光芒文化迅速丰满,从单点式的文化理念向文化体系提升,从单纯的制度管理向文化引导迈进。 2、发展成形阶段(1986年—1999年)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