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洗衣机推荐阅读

主页 > 洗衣机 > INTRODUCE

马云到访了天津并且做了个智能演讲(2)

2017-06-30 12:0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这是我们人类的本性,我要喜欢他,我看他什么都能接受,我要讨厌他,他哪怕笑一笑,我都很讨厌。人类进入智能社会也是一样,有很多人特喜欢,也有很多人反对,反对的人总能提出很多的威胁的理论,支持的人也能找出

名片王欢迎您 极度深寒2 东京性爱死 给据邮件跟踪查询系统 加运美快递单号查询 lm58.cn 佩刀暴君马格马星人 tc165.cn

这是我们人类的本性,我要喜欢他,我看他什么都能接受,我要讨厌他,他哪怕笑一笑,我都很讨厌。人类进入智能社会也是一样,有很多人特喜欢,也有很多人反对,反对的人总能提出很多的威胁的理论,支持的人也能找出各种还是理由,这是未来,这是趋势。

 

我认为这种东西你没有办法停止它,你只能拥抱它,改变自己适应它。我们不能改变未来,那就学会改变自己。人工智能你是改变不了的,你只能改变自己。

 

未来三十年也好、五十年也好,人类的冲击一定会非常之大,而且一定会非常疼痛的,任何高科技带来的问题,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坏处。

 

互联网带来好处,也一定带来社会治理的问题,我们天天想人活得长一点,以后,由于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将活得越来越长,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知道。

 

人均年龄20岁的时候,我们只有七八亿人口;年均年龄到30岁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20亿人口;现在我们人均年龄到了六七十岁,人类人口已经到了76亿人口——我们该怎么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

 

现在70亿人我们已经觉得地球的资源不够,那么如果到了人均年龄100岁,出现两百多亿人口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会往哪儿去?

 

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世界有一个程序设计,我们人类还不够智慧,摸出这个程序设计,就是人活得长的时候,生育能力一定差,会打仗的民族人口一定少,它是有一个程序在里边的。

 

很多人说人工智能让很多人失业。我小时候,我爸说马云你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我刚好相反,我要啥都懂一点,啥不深,可能更好,我把边上的东西都串起来。

 

事实上,一技之长二十年以后,可能无计可施,你不改变自己,你今天认为的专业技能,三十年以后都没有了。今天数据技术的分析师很重要,这个行业以后就没有了,一定是计算机进行分析。

 

刚开始出来铁路的时候,挑担子的人就业没有了,但至少增加了两百多万的铁路工人,这些东西都是产业之间的变革。无人机、无人汽车、无人驾驶出来以后,大批的司机可能就没有了,不是说就业没有了,但是每次技术革命都会诞生很多新的就业,只是人类要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做人类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做机器要做的事情。

 

对于就业要有新的价值的发现,对就业,对新的价值的判断。

 

有一点是肯定的,三十年以后的就业,五十年以后的就业,一定比今天多,工资一定比今天好,但是未必是你,如果你不改变,你就没机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还算比较运气,但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不改变,麻烦就大,而改变孩子,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我们的父母还是有很大的决定权。

 

我经常讲,过去的工业化,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数据化,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机器会越来越聪明,未来所谓的程序化的工作,技术化的工作,都会变得越来越麻烦。所以,未来的社会应该想办法让人活得更像个人,机器更像机器,这样才是我们应该要有的社会。

 

 企业如何应对?多思考客户跟未来

 

我自己觉得,数据的时代还刚刚开始,零头都没有到,中国是有机会走出一条独特之路,我特别不喜欢很多今天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写论文为主的科技人员讲美国做了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必须做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填补未来的空白,我们中美之间的比较没有多大意义,美国有了,我们必须有一个?是未来有,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要为未来定标准。

 

所以其实多花一点时间在客户上、在未来上,比多花点时间在竞争对手上要来得重要。刚才李彦宏讲贵州的事情,说他担心我们两个人吵架观点不一样,马化腾出来打了个圆场,我根本就不知道李彦宏在那儿,我也不知道马化腾(打圆场)。

 

今天大家都刚开始起跑,未来的竞技,如果是一万米跑步的话,大家都跑了十米左右,别看边上的人是你的竞争对手,跑三千米以后,才知道谁是竞争对手。

 

你看前面更高的高手,我不是看百度,也不是看腾讯,我们应该看看Google走到哪里,IBM走到哪里,看看世界,甚至最应该看的是未来、客户,我们的孩子们会碰上什么问题,我们去解决它。

 

我认为中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担当,中美之间对抗没有意义,中美之间联合起来解决问题才是有意义的,你如果说牛,跟Facebook,跟Google联合起来解决一个联合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去倡导的东西,而不是说他有,我必须有,我要把他干倒,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社会如何应对?要重新定义“聪明”、改变教育

 

下一个问题,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做好准备,我们做好准备数据时代的到来?

 

我们这帮人今天在座三十岁以上的人,你要改也有一点难度了,你的地位未来二三十年只会摇晃、疼痛,但是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一代,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进行教育的改革。坏事是这个冲击一定会来,好事是孩子给我们留下了一点时间。

 

我们要重新认定、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

 

刚才牛津大学的维克托讲的,我非常同意,我们对教育得重新re-define一下。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是用来证明真理的。对未来和对宇宙来讲,今天的科学还是一个婴幼儿,我们应该去思考未来,教育来讲,过去两三百年知识积累的教育,让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红利,但是未来知识会让机器越来越聪明。

 

什么是聪明,聪明就是记性比你好,算的比你快,它还体力比你强,这三样东西,人类跟机器都没法比,电脑一定比你算得快,记忆,它从来不会忘掉,它插上电,永远不停止,而且它的知识越来越结构化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今天的教育如果依然围绕数学算得快,背书背得好,可能麻烦就来了。但是不等于放弃,我没有说放弃这个教学。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