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下快闪丧茶。4月底网易新闻和饿了么联手推出一间只营业4天的快闪店丧茶,这恐怕是商业上并不多见的不为经营而仅仅为了营销而开的一家店。丧茶原本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是某网友因为喜茶火爆而以玩笑的方式写的
偶得佳句共剪窗 双鹰河吧 雨酷仙境 任君爽 江湖任我行修改器 easttv东方网络电视 完美公子驯化论 陈郁茹 |
线下快闪——丧茶。4月底网易新闻和饿了么联手推出一间只营业4天的快闪店——“丧茶”,这恐怕是商业上并不多见的不为经营而仅仅为了营销而开的一家店。“丧茶”原本只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是某网友因为“喜茶”火爆而以玩笑的方式写的如果在喜茶对面开一家丧茶的小文(也可能是提前策划的),却没想到受到不少人注意,在饿了吗注意到这个消息后不可思议地将其付诸了实施。丧茶的门店装修风格主打黑色,给人阴暗感,门口站着一直表情悲伤的羊(参考悲伤蛙),它的文案更是充满负能量,“你的人生就是个乌龙玛奇朵”、“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病啊乌龙茶”,整个给人的感觉是在一家“丧店”消费“丧茶”。 以传播的角度来看,基于丧文化的UCC咖啡和丧茶的营销不可谓不成功,它们都引发了某种程度上的刷屏并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和思考。这类丧文化营销之所以在某些方面深得人心是因为年轻人对于鸡汤文化的反感,他们喜欢丧文化产品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自嘲。 如何做好丧文化营销——深刻地理解丧文化 虽然丧文化借助社交网络在一个很大的圈层得到了认同,但它终究不算是主流文化,丧文化营销也不是适合所有企业。不恰当的丧营销很可能适得其反。以下是在做丧文化营销时需要注意的点。 产品与丧文化气质相投 如上文所说,丧并不是一个主流价值观,90后可以理解,80后可以理解,70后60后未必可以理解,基于丧文化的营销也不是所有品牌都可以做。UCC咖啡,产品本身从外观到口味都有暗黑,苦涩的味道,受众也仅吸引相对固定的年轻人,丧茶仅仅存在4天,也并未作为长期的经营项目。看到了丧文化火了,就一窝蜂用来做丧文化营销是欠思考的,作为一种亚文化存在,丧营销只在基于特定的年轻人,在特定的时间,地域才适合。举个例子,你觉得某款奢侈品手袋做丧文化营销合适吗? 丧之外的价值 丧文化之所以流行,不只是其满满的负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丧是真实生活的体现,”有高度的丧“从来不缺丧之外的思考和价值。垮掉的一代在丧中创作了令人深思的作品,《猜火车》让人在丧中思考生命的意义,《迷雾》让人明白即使在绝望中也不应该失去希望。丧文化营销的最大价值不是让人失落失望,而是让人勇于面对失败,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负面因素,在丧中寻找价值和意义。如果丧文化营销仅仅是为丧而丧,很显然就失去了其意义。 丧中带乐 不管是马男,悲伤蛙,懒蛋蛋还是咸鱼,它们固然传递着一种丧情绪,但你看到它们总会会心一笑,这也是它们可以在社交网络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年轻人喜欢丧,其实是喜欢其中的蕴含的自嘲和戏谑元素。不管是UCC咖啡,无希望酸奶还是丧茶,它们在提供丧的基调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种风趣,幽默,这种风趣幽默其实正是丧中存在的正能量因素,毕竟当我们在进行一番自嘲之后,还是需要重新上路。 201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授予了在《海边的曼彻斯特》扮演李的男主角卡西·阿弗莱克,李在一次不可原谅的错误中失去了3个孩子,他选择不与自己和解,而是得过且过,虽然整部电影基调悲观,消极,甚至绝望,但电影最打动我的一个镜头是在结尾,当李和侄子走在从哥哥丧礼回来的路上的时候,他们充满欢声笑语地来回玩着一个棒球,这时候李似乎忘了过去的伤痛,忘了未来的艰辛,这让我在这部绝望的电影中看到了希望。某种程度上,丧文化营销也是如此。 参考: 《猜火车》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319352/ 《青蛙是如何风靡互联网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20062.html 马男:人生不过是一场扮演 | 世界上最丧的动画片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93605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