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常识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常识 > INTRODUCE

刘强东铁腕控局:金融技术是未来 京东能否实现“第四极”突围?

2017-03-29 12:53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刘强东铁腕控局:金融技术是未来 京东能否实现“第四极”突围?

www.tc165.cn 消灭灵岩巨人 小刚很擅长球类运动 小混混玩转网游 小金库打码平台 小野谷実穂 小雨伞踢出恢复模式 小钟前女友 小咪投票网

  京东服饰家居事业部总裁辛利军一点也不担心收入问题,京东POP商户的广告会越投越多

  京东2016年不谈交易额,大谈的是物流和供应链。如果说阿里的基因是流量运营和线上营销,京东的基因就是零售和供应链。一直以来,京东在各个品类都在向供应链上游发力。

  2013年以来,京东已经可以携用户量、购物频次,现金流、资本等身为综合平台的优势,短时间内在一个品类之内建立护城河。"京东自营有其发展节奏,每隔两三年发力一个品类。同时发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付出成本代价太大了。我们前几个品类都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到了消费品是水到渠成的。"刘强东说。

  「 供应链碾压"品类杀手" 」

  实际上,不像服饰和3C,消费品、食品和生鲜这些超市品类,还没有真正的霸主。消费品、食品和生鲜每年的体量是5万亿-6万亿,是服装的3倍,购物频次远高于服装,以女性用户为主。京东的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多次说过,看好京东抢占这个品类。京东一直被投资人诟病的地方是,淘宝用户的购物频次是京东用户的5-6倍,另外,京东的主要用户还是男性,虽然现在女性用户过半,但从最终收入贡献来看,男性还是高得多。如果京东把这些品类做大,女性用户和购物频次会大幅度提升,也许能够从用户端反抄阿里服饰和美妆品类的后路。

  京东特别强调,双十一是11月1日到12日。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营销平台体系负责人徐雷表示:"零售企业一定讲的是供应链,供应链最忌讳的是牛鞭效应,如果只集中在非常短的点爆发是一次营销。对于供应商和商家来说,如果只为一天,库存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具有很强的风险性,有的公司会一战成名,但也有的公司因为双十一而消失了。"

 

  "水果、海鲜、冻品、肉的消费频次非常高,自带引流功能。"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告诉《中国企业家》,年初,生鲜产品自营比例只有10%,现在已经达到50%.京东投资了以生鲜供应链见长的永辉超市,双方正在沟通,如何在供应链上进行合作,一起采购。"大众化的产品没有办法做差异化,但是我们会需要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点缀,通过产品吸引人。"

  2016年8月8日,1号店宣布最新战略:未来3个月,将投入10亿元加强区域拓展。1号店采销部高级副总裁宋春蕾调侃道:"2015年底天猫超市提前完成了100亿元销售目标,1号店2015年仅在华东地区的销售额就大幅超过了这个数字。"

  京东超市和1号店自己控货,控制定价权,玩法就太多了,可以做全品类营销,比如拿出爆款和稀缺产品定时引流,再推荐高毛利的产品,还可以在特定品类做各类限时满减等等。

  从品类上梳理,零售几个最大的盘子分别是服饰、3C、家电、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目前,京东在3C和家电上占优势,而阿里在服饰、美妆等女性用品上面占优势,双方的地位都难以撼动。京东擅长做标准品,以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阿里擅长做非标品,有百万商户入驻打造海量SKU,有超大流量的购物广场。所以,2015年以来,阿里逢低买入苏宁,希望向供应链上游布局,同时阻击京东的强势品类3C和家电;京东一边发力服饰,一边并购1号店结盟沃尔玛,在阿里的大本营华东区域插上一把刀,在阿里的弱势品类消费品大肆进攻。

  截至2016年Q2,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超过1.88亿,同比增长65%,其新用户获取成本,用户购物频次,在国内电商江湖中仅次于阿里,远远超过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垂直品类公司。

  消费品和食品品类,京东和阿里都志在必得,必有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

  阿里方面,除了一贯爱谈的"零售全渠道",就是在流量来源和营销方面大做文章:娱乐性互动性比如VR购物,和游戏元素结合,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消费等等,阿里不控货,它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流量运营和营销方面。

  而且,消费品已经有了品类杀手,就是由沃尔玛掌控的、盘踞在上海、用户遍布江浙沪的1号店。在对1号店做了研究之后,京东方面发现,1号店食品中的王牌产品是进口牛奶。"牛奶复购率高,粘性好,最重要的是,引流效果非常好。"时任1号店副总裁的杨平告诉《中国企业家》,1号店每天都要进口上百个集装箱的牛奶。

  京东消费品事业部负责人想立刻做进口牛奶,但是,京东仓储配送方面的人却说做不了,因为牛奶保质期短,而且不耐挤压,当时的京东没有相应的仓库和配送体系。几分钟之后,刘强东的邮件就到了。

  "老刘会给你压力吗?今年目标交易额多少?"

  反观京东,祭出了"极致物流体验"大旗,京东拿出5亿元对第三方商家的仓储配送服务进行补贴,与京东物流合作的所有平台商家均能享受物流服务费减免。有趣的是,京东POP开放平台(pctowap open platform)上八成商户是服饰家居品类的,众所周知服饰家居品类是阿里的大本营。

  "没有不能做,牛奶必须要能做,做不了就走人。"这封邮件是刘强东发给京东商城仓储和配送负责人的,时间是2013年。

  在阿里巴巴CEO张勇的定义中,天猫超市是与淘宝、天猫和聚划算并列的第四个消费者平台。在流量稀缺的今天,阿里急需扩充流量来源,消费品是最好的引流工具。

  「 血战食品消费品 」

  有趣的是,就在刘强东这番狠话之后,9月,阿里的另一个灵魂人物,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接受美国the information的采访时,第一次公开谈到了京东:"京东真的不是对手。阿里规模是京东六七倍的体量……他们总是向市场许以他们兑现不了的承诺,前后不一。我们对他们就没太放心上,非常乐于与他们竞争。"

  "这不是今年的事情,七八年以来一直如此,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外界的舆论,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压力。"刘强东对《中国企业家》所说的这番话,如同多年以来面对"京东资金链断了"、"京东账上没钱要跑路了"等等传闻时的回答一模一样。

  在辛利军和所有京东人的日历上,"6.18"之后就是"双十一".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