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下乡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下乡 > INTRODUCE

【治国理政地方谈】从户籍制度改革看重庆的体制机制创新

2017-03-04 10:0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正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制度创新。

阿丁新浪博客 神仙肉 19楼 神鹰魔狼传 沈阳大学 韩琳琳 沈阳大学韩琳琳 生田尚美 盛川亚希子 圣雪黑骨膜 失落的帝国猴王 失落的封锁线之盾 十全十美之丁香花开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特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则日益成为“户改”的重头戏。2010年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按照中央的要求并结合重庆实际,重庆分阶段推进以农民工为主体、以稳定就业为前提的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9.2%上升到47.6%,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1.6%上升到60.9%,提高了9.3个百分点。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还表现在政策的配套和完善上。重庆围绕户籍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46个政策性文件,其中总体政策文件6个,土地处置利用政策文件15个,社会保障政策文件7个,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文件体系。为了推动系统化的配套改革,重庆市还重点针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和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转户居民在不脱“三件衣服”的前提下享有城镇居民同样的“五件衣服”。农民工转户进城以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均纳入城镇保障体系,确保转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保障了社会稳定和转户农民的安居乐业。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首先表现在政策上敢于大破大立。重庆市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把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作为解决重庆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性举措,成立了以市长黄奇帆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29个市级部门启动了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这项庞大的工程。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重庆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庆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创新人口管理“三项制度”,建立劳动力转移对口联系、定向招工激励、新时代劳动力转移、转移人口落户、公共政策激励、工作协调等六大机制,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等14项支撑措施,建立了转移支付分配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操作方法和政策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动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四大创新。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正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制度创新。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其次表现在对农民利益的维护上。重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人口梯度转移的自然规律,分区域设置转户条件,注重农村土地权益的保护。如重庆不把是否退地作为参加社保的条件,农村居民转户后,在退出土地前,可以继续享受与土地相关的权益,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征地补偿收益权等9项优惠政策。同时,与身份相关的权益依据现行政策法规,依法分类予以保留,共有集体收益分配、家电下乡补贴、农村生育政策、计生奖励扶助、购房契税减免等26项。农民进城,失的少,得的多,依法维护了转户居民合法财产权,有利于激发农村居民转户积极性,保证了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沔江草

户籍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到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社会建设改革。但是户籍制度改革,绝不是一纸户口本的改变这么简单,它涉及到了各方面利益的重组、政策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观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我们不仅看到了436.6万农村户口的成功转移,还看到了重庆人在这项改革中的积极作为和体制机制上的开拓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成功,正是得益于重庆人锐意进取、敢于突破和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