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波无缝对接开辟合作新通道-新闻频道-和讯网
www.26qq.cn 水立方的神奇外衣 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水中迅捷之鲨鱼牙 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 税晶羽 顺优吸油茶 说和做的熟语 思凡番外之磕磕绊绊 私立圣皇曼女学院 |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实现了天地间的量子通信,引人瞩目。在这场量子通信的革命中,合肥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宁波人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何这样说?因为“墨子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就是阿拉宁波人。有人风趣地概括,宁波人的脑袋+合肥的科教“金饭碗”+国家决策者的眼光,促成了量子通信的发展。 昨天,当“点亮长江经济带龙眼”采访团记者走进合肥时,被这里的科教实力所震撼。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空调、第一辆卫星汽车、第一套可穿戴智能设备……科技领域无数个“第一”在合肥诞生。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总工程师袁程,都是宁波老乡。他们说起合肥的科教实力时,一脸自豪。“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科研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去年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3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1056家。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和国家实验室。” 据陈伟、袁程等透露,合肥正在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打造成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下半年将推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联合微电子研究中心、磁约束核聚变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能源(600869,股吧)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建设。 “合肥虽然科教资源实力雄厚,但与宁波相比民营经济不太发达。科教资源如果不能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资源再多若不转化为生产力、不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那就如同捧着"金饭碗"要饭。”陈伟说,“希望宁波的企业家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多来合肥寻找"金饭碗"科研合作项目,让技术与资本握手,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真正发挥生产力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合肥积极“搭台”,让产、学、研、资等创新要素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合肥已建设院士工作站25个,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有81人。合肥以全球视野引进高层次人才260人,“千人计划”有195人。合肥获得认定的1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集聚研发人员达2.3万名。 陈伟认为,创新驱动是国家战略,也是合肥、宁波两地新兴产业成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据了解,我市的江丰电子、汽配等一批企业,已在合肥开设分厂。合肥科力信息科技公司也在宁波开设分公司,围绕智能交通开拓业务。 从去年5月开始,合肥-宁波海铁联运开通,合肥产的冰箱、洗衣机、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经由宁波港(601018,股吧)出口,抵达东南亚、欧洲、北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 记者 陈旭钦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宁波无缝对接开辟合作新通道》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广告 热门新闻排行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