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被告,不像法律专业人士,可能不懂这个事情,就觉得(一张图)你要几万块钱(太高了),这个时候原告说,我可以和解,1万块钱和解。这个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性,你不知道行情,可能就付1万块钱付给他了。”杨宇宙说
tvb经典电视剧 世界首富排行榜 新浪游戏排行榜 吸血鬼电影 bl动漫推荐 |
“作为被告,不像法律专业人士,可能不懂这个事情,就觉得(一张图)你要几万块钱(太高了),这个时候原告说,我可以和解,1万块钱和解。这个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性,你不知道行情,可能就付1万块钱付给他了。”杨宇宙说。 4月11日,因为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图库,视觉中国引发“众怒”。网友们随后还发现,国旗国徽的图片、各家公司的LOGO,也出现在视觉中国的付费图库中。 申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平芙樯埽索赔的金额可由原告提出主张,至于最后判决的金额,则是根据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获利来判断,如果无法确认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获利的,则法院一般综合考虑涉案作品的类型、创作难度、侵权的内容范围和情节等因素酌定赔偿金额。 以人类拍到的首张黑洞照片为例,这张原本“清晰署名即可免费使用”的照片也被视觉中国纳入了自己的版权图库。 申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平苈墒θ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规定了国旗国徽不能用作商用,视觉中国显然也不可能拥有国旗国徽的著作权。 最后PRphoto发现,是一名独立摄影师擅自将品牌公关稿中的照片作为自己的作品上传了视觉中国,视觉中国便因此认定自己已经取得这些照片的版权,开始向那些使用了照片的媒体发函“维权”。 杨宇宙介绍,一般图片使用者和图库方签订的合同,都是有年限要求,而不是永久合同,在合同内可以使用图片后,但一旦合同到期,这些图片需要再重新购买,否则只能删除。 那么问题来了:视觉中国是否有权提出如此高额的索赔金呢? 虽然和解金远高于图片正常的授权价格,一般也会高于最终法院认可的赔偿金额,但被索赔者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 申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平鼙硎荆著作权的行使不应侵权其他权利,对于拍摄内容为他人肖像的,应当经过肖像权人的许可。 “进入到诉讼阶段后,最终的判决金额与权利人提出的索赔金额无关,只与案情有关。权利人提出过高的索赔金额最终如果无法得到支持的话也会损失相关的诉讼费用。”张平苈墒θ衔。 4月12日,在遭遇网站无法访问、被网信办约谈后,视觉中国股价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 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吸走了视觉中国(000681)身上中国最大版权图片交易平台的光芒。 虽然视觉中国相关负责人认识到问题后,放弃了维权并宣布不再与该摄影师合作,但外界的担忧是,摄影师上传的照片,是否视觉中国就可以不为它的版权争议负责。 类似的争议还存在于国旗国徽、企业LOGO的版权归属争议。 “这个让公司掉进陷阱。好多公司合同签了三年,使用图片发在微博上,三年(合同到期)之后,容易遗忘合同里的许可期限以及三年间微博使用过多少图片,这时图库方就会找过来,要求索赔或者继续合作。”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纪玉峰律师向记者表示,“如果视觉中国将企业的LOGO原图收入图库,标记版权,这个确实涉及侵权。 有些照片拍摄的是企业的厂房、大楼外观、产品、商标实物。产品、厂房、大楼外观本身不是著作权,商标侵权主要指的是在同类商品或近似上使用注册商标,因此对这些的拍摄都不侵权,摄影师对于拍摄的照片享有著作权。”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证券报在2018年9月的报道《“视觉中国”,王者还是贡臣》一文中提到,接近视觉中国人士透露,视觉中国并不追求直接判决赔偿,主要是为了将维权变为销售,转被告为独家签约客户。 对此,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宇宙认为,“鹰眼”系统应该有更好的运用,而不是以此作为维权生意的爪牙,“既然你有一套甄别系统,你作为许可方,不能光用技术拿来赚钱,如果发现侵权,应该及时提出来,及时提出来还可以及时处理。”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只有更高额的诉讼金额,才能引发侵权者的关注。比如如果索赔较低的金额,导致侵权方侵权成本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侵权行为。知识产权领域的诉讼,并非都是图库、字体公司这种“常胜将军”,也有大量的内容生产商,对于侵权行为难以追索。 至于企业LOGO,有些图片完全是LOGO的复制。而有的图片,则是摄影或创意作品,比如对着某企业公司大楼,拍摄的一张带有企业LOGO的图片。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