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吸走了视觉中国(000681)身上中国最大版权图片交易平台的光芒。4月11日,因为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图库,视觉中国引发“众怒”
tvb经典电视剧 世界首富排行榜 新浪游戏排行榜 吸血鬼电影 bl动漫推荐 |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2018年7月3日曾在微博上“吐槽”称:“视觉中国这家公司,说是从前年开始,开发了一个系统,开始有组织地大范围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开价的要求巨额赔偿,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裁判文书发现,以视觉中国子公司汉华易美三次向联合利华维权为例,视觉中国方面称,联合利华在旗下品牌的微博账号中,以开展品牌宣传、促进业务推广、吸引粉丝关注为目的,使用了美国Getty公司的图像素材,三次分别为8张10张和10张。视觉中国是Getty公司在华唯一授权代理,享有其相关素材在中国的著作权。 图片库的2.7亿张照片真的都有版权吗? 销售导向维权是否合适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纪玉峰律师向记者称:“侵权成本低是业内人士共同的感受。比如有些影视传媒使用一些动漫作者的原画做背景,也不过说一句道歉而已。作者若要追究其侵权责任,便要考虑成本与产出的比例。” 申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平苈墒θ衔,视觉中国应对图库版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果将本身不拥有著作权的图片放入图库向其他人收取许可使用费或主张赔偿,一方面会对图片真正的权利人构成侵权,另一方面可能会构成虚假诉讼,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刑事责任。 视觉中国自称拥有超过2.7亿张图片、500万部视频、30万首音乐的版权,与超过1.7万名摄影师存在合作关系,且每日新增图片量超过2万张。但这些所谓的版权照片,版权真的就属于视觉中国吗?是否存在水分? 杨宇宙律师称,在天价索赔发生后,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图片/字体商提起诉讼并以此要求签署合作协议,另一种是,被高额的索赔金额吓坏的侵权方与视觉中国达成和解,付出和解金。 4月12日,影像服务提供商PRphoto还刊发了另外一种争议情形。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宇宙认为,“天价”索赔,实际上是视觉中国这类企业的一种诉讼技巧。 视觉中国对侵权方的索赔金额相对较高。 可见的是,视觉中国每张图片的索赔金额基本在1万元,法院最终的判决结果往往是索赔金额的十分之一。 对于人物肖像,有一种情况是,视觉中国等图库的签约合作摄影师拍摄了一张人物肖像图,比如拍摄了马云的图片,将其上传至视觉中国的付费图片库。 但在司法实践中,微博微信上使用的一张侵权图片,法院最终判决的赔偿金额可能是数百元不等。“比如2017、2018年的时候,可能一张图片就是七八百块钱,前几年五六百块钱,再前几年可能是两三百,会有个统一的价格。” 在这三次诉讼请求中,视觉中国主张以每张图片9500元的经济损失加上维权合理开支,分别向联合利华索赔8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最终法院分别判处联合利华赔偿汉华易美公司6450元、8050元和10050元。 张颖认为,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我就不相信这样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是,摄影师拍摄了一张广场上国旗迎风飘扬的照片,而这可以体现出摄影作品的独创性,摄影师能够拥有著作权。 天价索赔:单张侵权照片索赔1万元,判赔金额没那么高 相比天价索赔,视觉中国发起诉讼的目的,存在更多争议。 2018年8月,视觉中国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有关该公司有何优势的提问时表示,鹰眼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更好地锁定潜在的客户并满足其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实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17年末,获得公司视觉内容授权的国内客户已达10万个,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有超过84%的增长,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4%。 视觉中国做的是版权图片生意,这本是并无好坏之说。目前视觉中国遭到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图片库种的所谓版权图片是否真的拥有合法版权;二是视觉中国对侵权方的索赔金额是否过高,是否存在恶意索赔的现象;三是视觉中国这种通过索赔来促进年度协议销售的方式和手段,是否合法? 纪玉峰律师称,“但是,前述这几种情况取得的图片,虽然摄影师有著作权,但著作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著作权的行使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等。比如拍摄一张有淘宝LOGO的照片,这张照片的著作权归属于拍摄者,他可以合理使用。但是一旦拍摄者将这张照片商用,就在事实上将淘宝logo也给商用了,侵犯了阿里巴巴公司的知识产权,因此必须取得阿里巴巴公司的许可。又比如给一位女子拍摄照片,由于该女子有肖像权,虽然摄影师对照片有著作权,但未经该女子许可仍然不得商用,即便是非商用,也不能损害其形象。” PRphoto受委托为某汽车品牌拍摄了一场新车发布会,拍摄的图片被品牌作为发稿图片提供给了到场的数家媒体使用。然而,其中一家媒体却收到了来自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函中表示视觉中国拥有这几张照片的版权。 黑洞照片事件,让外界开始怀疑视觉中国“国内最大的正版图片库”标签的成色。 张颖提到的这套系统,就是视觉中国自行研发的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鹰眼”。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