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诞生,中国产业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调整、转型、创新的故事荡气回肠。同时,面对“国内
坏女人花 天津松江 非你不可 再次见到你 外籍军团 全方位杀戮 稻香歌词 真恋姬无双 |
对此,洪仕斌认为:“家电消费力降低,致使家电行业销售疲软,黑白电企业都开始挖掘新的消费人群,在策略上不断突出标签、人设,吸引新兴人群保证增长力。个性化、定制化、策略性,都是家电企业要迈过的坎。而其混改与产业调整是不可分割的,战略和股东意志,都将决定企业走向,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做多元尝试,在各方利益互博中达到平衡,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空调前8大品牌占据市场超80%份额之下,小品牌空调占有率尚不足1%,其原本主要战场——中低端市场,如今也在价格战中被挤压,利润持续降低。 回顾家电史,无论是打响中国家电史上首个价格战的由倪润峰领导的长虹彩电战,还是由黄光裕主导的国美电器渠道之争,亦或是京东刘强东对垒苏宁张近东的价格洗牌战,大部分是在特殊背景下为改变市场格局采取的手段。 虽然在今年的竞争中,我们鲜见外资的身影,但松下、三星、索尼、LG等依旧未放弃中国市场,进入新一轮转型和排兵布阵期。松下在中国再建小家电工厂,并提出2020年将继续深入健康技术,积极布局养老、助老产品;三星电子将面板的采购对象转向华星光电和中电熊猫,而LG电子或将把订单交付京东,它们渐渐关闭液晶面板产线,提高向中国企业采购面板的比重,这将为全球液晶面板供应商格局再添变数。 同时,三菱、新飞、凯菱、坂田、索伊等国内超30家小空调品牌的生存也异常艰难。这些家电品牌大多集中在浙江、江西、温州、广东等地,频频被曝质量不合格,由于技术门槛高,又面临大品牌价格战、变频空调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带来的“被洗牌”,大量小空调品牌已经或者面临被淘汰。例如曾在国产品牌排名前20位的月兔空调已陷入了破产的泥潭——近日月兔电器集团宣布破产,进入资产处置拍卖阶段。 “今年的价格战尤为激烈,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需求侧新增和换新需求疲软,而供给侧产能过剩又有众多新旧品牌,为了抢夺市场,价格成为了主要的竞争手段。今年价格战相较前几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线上价格战激烈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仅彩电来看,其在‘618’、‘818’、‘双11’促销期都出现了单周均价下跌2000元的情况,‘双12’还接棒继续探底历史新低。”奥维云网(AVC)黑电事业部研究总监揭美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行业分析人士张彦斌认为,“一带一路”让家电企业获得了很好的海外市场扩展机会,目前中国家电品牌已通过海外并购、独资建厂、合资建厂等方式在海外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不过海外扩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仍需保持谨慎。 然而,在普遍性销售增速放缓之时,格力和美的集团却出人意料地各自提出了“2023年实现6000亿元营收”、“下一个目标是营收达5000亿元”的宏伟规划,此举从一个侧面展示出,此时恰恰是空调巨头们看好的“抢蛋糕”最佳时机。 这次价格战让格力在“双11”收获了破100亿元的总销售额。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促销“大风”刚刮过去15天,11月26日,格力电器再次宣布“再掀双11百亿元大让利”,这次活动甚至没有截止日期,并在“双12”被再次加码。一时间,格力暴风式降价的持续来袭,令业界神经紧绷。
原标题:2019年中国产业经济年度报告之家电篇:价格战升级加速行业洗牌 家电企业多路寻求破局 在海信方面看来,公司已从单一的电视产品制造企业逐渐发展为集全场景云平台运营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海信在视像产业收入,包括高清智能显示终端、新型显示、运营服务等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合计已经超过90%。 回顾2019年,家电巨头联手电商跨界催生出新模式抢市场、价格战下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危局、巨头之间专利大战再升级、下沉渠道成贴身肉搏的新战场、智能5G的商业化持续渗透……家电市场在困境中依旧热闹非凡。新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多家老牌家电巨头处于混改进行时、美的再掀并购案吸收合并小天鹅、董明珠雷军10亿元赌约落幕……给行业增添更多热度和看点。 在2020年,中国家电品牌无疑将是国际市场最为活跃的主角。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中国家电产业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零起步、追赶、自主研发到如今问鼎全球。目前,中国家电产量占全球60%,众多家电巨头加速布局欧美,强势深耕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地区,冲击世界一线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