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东也与LGD(LG dispaly)签署战略协议打造OLED电视联盟,联手与创维、LG、海信、飞利浦、康佳、索尼、长虹等品牌搭建OLED彩电矩阵,并全面启动了针对OLED电视的推广普及活动,包括在京东6.18、每月的趣打开主题活动
华侨城a butterflies is2 反叛的鲁鲁修第一季 yf 耸人听闻 齐鲁影院 七大罪戒律的复活 |
京东也与LGD(LG dispaly)签署战略协议打造"OLED电视联盟",联手与创维、LG、海信、飞利浦、康佳、索尼、长虹等品牌搭建OLED彩电矩阵,并全面启动了针对OLED电视的推广普及活动,包括在京东6.18、每月的"趣打开"主题活动针对OLED电视开展大幅度的促销优惠力度。 目前在中国市场,包括创维、康佳、长虹、海信、LG电子、索尼、飞利浦,七大品牌都已经推出了OLED产品。OLED阵营在不断扩大,从全球范围来看,进入OLED阵营的彩电企业已从 2014 年的 3 家扩大至目前的 15 家。 但贵的根本原因是由产能决定的。从OLED的量产技术来看,日韩两国走在前列,LG Display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大规模量产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技术的企业,三星、索尼在中小尺寸OLED技术、生产设备方面的积累颇为雄厚。 第二,OLED采用的是全固态结构,它的可靠性更好,还具备柔性弯曲显示的特性,这决定它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 电商与品牌商齐发力,OLED暗潮涌动我们知道,OLED电视尽管在增长,但过去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和普及度不高。这背后或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价格相对LCD更贵;其二是产能有限;其三是过去OLED厂商不多,推广力度不够。 总结来看,相对传统液晶电视,OLED整体外观形态更加纤薄有质感,拥有更高的对比度与画质表现,更宽广的可视视角,响应时间更短,在护眼健康方面更有优势,也不会出现漏光现象,这决定它不仅仅在电视上的优势,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等领域也具有明显潜力。 国内近些年也在布局OLED技术,但过去OLED普及度也受限于产能, 77 英寸超大型OLED面板多数在韩国生产,国内OLED面临着产能瓶颈与引进的生产及运输成本。 LGD广州工厂将极大缓解大屏OLED面板供应问题,而面板的增产扩能,将降低OLED电视成本,带来降价空间。这也可能是国内OLED电视市场提速并进一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信号。 从3~ 4 年前开始,中国电视市场就进入了漫长的"寒冬期",电视产品销量下跌、价格战永无止境、产品创新技术难以突破等一系列问题浮现。 高端电视增长背后或是OLED的推动。数据显示,在今年过去的前 5 个月,OLED电视在中国 1 万元以上高端电视市场销售额占比已经提升至14.9%,其中OLED电视基本霸占了 1 万元以上 55 英寸高端电视市场,占比达80.9%。 另一方面,5G时代IoT成为趋势,OLED是IoT时代的极佳显示载体。 综上分析去看,OLED电视无论对于存量换机市场还是增量市场,都有较大的带动作用,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接下来它很可能迎来一波新的爆发潮。 而当下传统液晶下行、OLED上行趋势与产品品质不无关联。从OLED与传统液晶技术的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来看,OLED电视明显优于液晶电视: 但有别于传统液晶电视市场的下滑走势,高端市场的OLED电视则呈现上行趋势。
根据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由于美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IT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在比较发达的市场如美国、日本流行起来的产品,大概率会晚些时候在中国市场普及,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厂商都是看准了趋势提前布局,等风来。 另一方面其实也看到了5G时代的趋势—— 2020 年东京夏季奥运会、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使用8K进行转播,OLED高清画质很可能将成为引爆亮点,当下OLED、8K已经是彩电市场的热门话题,而LGD的8K OLED自发声电视已经面世,其OLED柔性特点在商用渠道的价值在彰显。 电商平台厂商与品牌商都看到了OLED的潜力,并力推OLED的普及。苏宁早在 2017 年就与LGD签订了战略推广协议,今年 4 月又推出了"OLED三超计划",即 2019 年它要联合品牌实现 13 万台的OLED电视销售目标。 其四,在护眼健康层面,OLED电视拥有防蓝光技术和护眼技术层面的优势,并获得了全球技术评估机构TUVRheinland(TUV莱茵)的"眼部舒适度显示屏(EyeComfortDisplay)"认证。 他们的消费理念从过去盲目追求性价比转向品质化与健康的产品体验。因此我们看到,整个传统液晶电视行业的整体销量下滑,但不影响高端大屏市场的增长,尤其是OLED的增长潜力在彰显出来。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热点微评(ID:redianweiping),作者:王新喜,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OLED或带动彩电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当下的国内电视市场亟待打破当前低迷的行业现状,厂商们更关注能够引入提升推动产品销量表现的催化剂,进入第二增长曲线。 从技术的发展曲线来看,从最早的黑白电视到CRT彩色电视机,到LCD液晶电视再到OLED电视,每一次产品换代、技术变革的节点都是带动电视产品新的增长曲线的拐点。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志国曾坦言,大家都知道OLED好,但是OLED最大的缺点就是贵,在价格上一点都"不接地气"。 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OLED电视。从技术、产品体验、市场增速、消费者的口碑,OLED电视都将传统液晶电视远远甩了一个段位。 此外,苏宁一方面通过OLED线下体验馆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OLED的质感与视觉魅力;另一方面在苏宁电商开放多个流量入口给OLED产品。我们看到整个 818 期间,苏宁在全面推广OLED,并针对OLED产品开展优惠补贴,通过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综合体验来撬动消费者的需求。 众多渠道商、品牌商的涌入,源于他们一方面是看到了OLED的技术体验在替代液晶、带动电视产品回暖的潜力。 第一,OLED拥有自身发光的技术,没有背光源组和下部的偏光片,整体结构更加轻薄。 从近几年的电视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在 2016 年,持续的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量涨额跌"; 2017 年,面板价格上涨又导致液晶电视的生产成本上涨,彩电行业用利润换取销量; 2018 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 4774 万台,同比仅微增0.5%,零售额下降8.6%。在今年,电视行业市场低迷的惯性还在持续。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