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下乡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下乡 > INTRODUCE

AI"换脸"风险几何?专家:未经他人同意制作发布将违法

2019-09-11 12:27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AI“换脸”,风险几何? 邱宝昌 肖斌 张璇 门诊问题: 未经本人同意“换脸”,侵害他人哪些权利?如何有效防止个人权益遭受侵害? 门诊专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邱宝昌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 肖斌 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网络犯罪侦查教研室副主任 张璇

埋汰 取向 金秘书为何这样 死之咏赞 康恩贝股票 say goodbye 出包王女第三季

  AI“换脸”,风险几何? 

  

   

  邱宝昌 

  

   

  肖斌 

  

   

  张璇 

  门诊问题: 

  未经本人同意“换脸”,侵害他人哪些权利?如何有效防止个人权益遭受侵害? 

  门诊专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邱宝昌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 肖斌 

  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网络犯罪侦查教研室副主任 张璇 

  专家观点: 

  ◇如果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制作换脸视频,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恶意丑化或将他人肖像换脸到某些不雅视频中,还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对影视剧中演员头像进行更换等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权利,还涉嫌侵犯著作权。 

  ◇普通人应从源头进行自我控制,尽量减少生活照的曝光,以免给他人可乘之机。被侵权人如果发现网上有人制作发布侵权视频,又难以联系上发布者,要尽可能固定证据并报警,由公安机关侦查视频的来源及合法性。 

  近日,一款宣称“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AI(Artificial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换脸软件刷屏朋友圈,引来“满城风雨”。其实,早在今年初,就有AI换脸视频出现,杨幂、唐嫣等很多明星都曾“中招”。 

  大众讨论的焦点在于:未经本人同意“换脸”,是否构成侵权?如果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不是可以免责?随着AI换脸门槛的降低,普通人也会成为视频主角,如何有效防止个人权益遭受侵害? 

  换脸视频为何引起大众争议 

  前不久,热播剧《陈情令》收官后,有网友使用AI“换脸术”将主演王一博饰演的蓝忘机换成了罗云熙。有人认为换脸之后的蓝忘机看起来更加顺眼,也有人表示罗云熙换脸是强行蹭热度,褒贬不一的评价引发了双方粉丝大战。 

  这不是AI“换脸”视频第一次引发争议。今年初,一位名为“换脸哥”的网友利用AI将《射雕英雄传》中朱茵(饰演黄蓉)的脸换成了杨幂的脸,视频中,杨幂的五官与朱茵的几乎全部融合,难以识别出破绽。该视频由“换脸哥”用人工智能技术独自完成,与其相关微博话题浏览量达到一个亿。网友们在质疑该视频创作是否侵权的同时,更担忧的是,AI换脸技术因其技术门槛低而遭到滥用。 

  网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早在2017年,一个名为“deepfakes”的外国网友就使用AI技术将《神奇女侠》的扮演者盖尔·加朵的脸,换到了色情影片女主角身上。这一技术被公开后,国外网友还开发出了换脸软件,一些政客也被迫“换脸”到各类视频中,形象也被恶搞丑化。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看来,AI换脸技术本身并无任何不当,但由此引发的其他衍生现象却需要相关部门关注。他表示,相比技术,更应对使用它的行为作出规制。 

  私自换脸涉及多方侵权 

  技术争议并未让视频创作者停下脚步,网上持续流传出徐锦江“换脸”《海王》,张国荣“换脸”直播主播等视频。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如果随意为他人“换脸”,可能会涉及多方侵权。 

  “如果有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换脸视频制作,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还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邱宝昌对记者说。换脸视频使用他人肖像后,产生的舆论效果并不可测,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负面影响。 

  而从最终制作的换脸视频内容角度考虑,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斌认为,如果换脸时恶意丑化他人肖像或将他人的肖像换脸到某些不雅视频中,还可能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记者搜索视频网站b站(bilibili)发现,很多换脸视频的浏览量可达几十万,而一则“换脸”蔡徐坤打篮球的视频,观看量就达到259.1万。很多网友认为,在互联网语境里,视频发布很可能会引发粉丝倍增及流量变现,很难完全解释为无营利行为。 

  对于大众狂欢式换脸视频的制作与发布行为,肖斌强调说,即使制作传播换脸视频仅为娱乐,并无牟利动机及获益,仍可能对他人的肖像权与名誉权造成侵害。 

  “此外,对影视剧中演员头像进行更换等篡改原影视剧作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行为还涉嫌侵犯著作权。”肖斌说。 

  使用门槛降低,普通人也会被换脸 

  AI“换脸”视频的大量出现,引发了大众对于网络安全的担忧:明星可以被换脸,是否意味着普通人的脸也能换? 

  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网络犯罪侦查教研室副主任张璇表示有这种可能性。她表示,普通人直接应用deepfakes等算法来换脸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但如果使用某些社交平台中成熟的技术和软件,换脸将变得简单。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贴吧、淘宝、闲鱼等平台中,均存在AI换脸软件的售卖信息。在一家专门售卖AI换脸软件的网上店铺中,商家提示进店咨询可免费加微信领取换脸软件一套,有购买者留言评价称软件容易操作,出片快,效果自然。为规避风险,有部分卖家在详情页贴出了免责声明:“软件只涉及AI技术的研究,禁止制作任何色情、政治及违法视频文件,如触犯法律,后果自负。” 

  在一家专门售卖AI换脸软件的店铺中,加店主微信可免费领取换脸软件,店铺中最贵的软件仅需38元,并且卖家会提供教程和素材供使用者学习。 

  无独有偶,近日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上线,截至9月6日,该App已跃至iOS应用商店总榜第二名,娱乐App下载排行榜第一名,其宣称仅需一张正脸照,就可“换脸”成为任何视频的主角。记者体验时发现,上传照片后合成视频的过程不到一分钟,约90%的场景看不出任何违和感,脸部装饰如眼镜等转换得也很自然。 

  对此款软件的上线推广,张璇表示担忧,“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规定只要使用此软件,就‘贡献’出了肖像权,无论提交的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脸。” 

  “普通人应从源头进行自我控制,尽量减少生活照的曝光,以免给他人可乘之机。”张璇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众应更加注重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邱宝昌认为,不应对平台与卖家太过苛责,软件售卖者的出现迎合了市场需求,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范围内合理使用。“当然,社交平台及商家在应用换脸技术时也要做好风险控制。” 

  未经他人同意制作发布换脸视频将违法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