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首款应用卫星光感科技的海尔和宴冰箱AWE发布

2019-03-14 12:06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中国高新网是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主办的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平台,致力于传递创新创业资讯、阐释创新创业理念、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疯狂猜歌5个字歌名答案 疯狂猜歌5字歌名 疯狂猜歌6个字 疯狂猜歌6个字歌名 疯狂猜歌6个字歌名答案 疯狂猜歌7个字 疯狂猜歌7个字歌名 疯狂猜歌7个字歌名答案

  3月14日,在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AWE)现场,海尔发布了和宴冰箱,有专家体验表示“这款冰箱汲取卫星光感科技的灵感和深海潜艇的军事科技,并将它们分别应用于保鲜系统和杀菌系统,为用户提供高端储鲜体验。”据悉,搭载高端保鲜科技的海尔和宴冰箱,是用户高端品质化储鲜需求驱动下的创新成果,也是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高端果实。

  

 

  海尔冰箱以原创科技打造高端制造果实

  近年来,我国家电制造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追求高端品质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家电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有70%的人群为享受品质生活而购买高端家电,预计2021年,我国高端家电需求量将达3700万台。另一方面,在原材料成本上升、房地产市场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家电业面临着严峻考验,低价难以驱动产业发展,需向高端转型。

  高端科技成为持续驱动中国家电业高端转型的最大动力。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冰箱企业多着眼于冷藏室控温,对湿度、氧浓度及冷冻室温度波动等问题缺乏合理的解决方案。与行业形成区隔,海尔和宴冰箱通过搭载原创的冷藏光感锁鲜、阻氧干湿分储、冷冻智能恒温、全空间净卫系统等科技,实现了高端成果的落地。

  

 

  据悉,海尔和宴冰箱冷藏室搭载光感锁鲜科技和阻氧干湿分储科技,实现从被动感温到主动感温,从单一控温到控温、控湿、控氧的转变。前者首次将卫星光感科技用于冰箱,能0.01s光速感知冷藏空间内光影变化,定向定量对每一层进行送风,实现精准制冷保鲜,使降温速度提升30%、保鲜效果提升20%;后者运用纳米级阻氧调湿分子膜,阻抑氧气进入,减缓食材氧化,控湿不凝露,且360°抽屉密封自锁也能有效提升保鲜效果,使食材存储3天如刚买回来般新鲜。

  此外,在冷冻室,海尔运用冷冻智能恒温科技破解了传统风冷冰箱温度波动大的行业难题。冰箱通过加装风机遮蔽技术,在化霜前7秒,智能调控关闭风门,阻隔热气进入,使冷冻室温度波动小于5℃,彻底化解肉类解冻流血水的问题,填补了行业百年来关于冷冻室保鲜科技的空白。同时,海尔和宴冰箱的全空间净卫系统,将杀菌模块位于风道内,随风实现全空间净味杀菌,达到高效杀菌、祛除异味与抑制串味三效合一,实现杀菌率达99.99%,净味率达 98.7%。

  全球化创新生态支撑海尔高端制造落地

  据悉,海尔全球创新生态是助推其高端成果落地的主要原因。作为最早走向海外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依托遍布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10大研发中心,并以全球10大研发中心作为根基和触手,并联全球上百万个资源,形成用户主导科技创新的10+N模式。海尔通过10+N体系链接无数消费者,在零距离对接用户的同时,获得源源不断的造血基因。海尔冰箱近年来研发的和宴冰箱、全空间保鲜冰箱、互联网冰箱等,每一项都实现行业零突破的创新,都诞生于海尔冰箱全球化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如今以海尔为首的中国创造正在为全球带来的“高端价值”新印象。美国知名商业媒体《快公司》杂志公布的2018全球最创新企业中国TOP10榜单中,海尔成为家电企业中唯一入选的品牌。此外,凭借高端科技创新,海尔冰箱还实现了在专利层面的领先。据全球公开专利数显示,海尔冰箱2018公开专利数达735项,居行业第一;在国家最高专利奖项评选中,海尔是中国冰箱业唯一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品牌,填补了行业空白。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中心首席专家管益忻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家电厂商多数面临着需求疲软、产品高端化、智能制造转型等发展难题,家电企业必须要在时代潮流,实现高端制造转型。”海尔研发和宴冰箱等高端产品,在持续领航高端制造的同时,也为海尔食联生态提供科技基础,助推其打造物联网时代全球首个世界级的食联生态品牌。

【中国高新网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商业推广资讯,仅供参考。中国高新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产业和企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用户在产生投资或消费等行为之前,须审慎决定,风险自担。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贾法泉)

返回首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