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1日下午,中子星金融四周年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投资人,以及300余位企业CEO齐聚一堂,共话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中子星金融创始人 CEO张鹏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服务,一定要能够为实体经济赋能并创造价值。
疯狂猜图明星 疯狂猜图名人 疯狂猜图名人明星 疯狂猜图品牌 疯狂猜图品牌标志 疯狂猜图品牌标志答案 |
1月11日下午,中子星金融四周年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一线投资人,以及300余位企业CEO齐聚一堂,共话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中子星金融创始人& CEO张鹏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经济形势下的金融服务,一定要能够为实体经济赋能并创造价值。 中子星金融将金融服务深度切入到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以产业投行模式打造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浪潮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因为在这样一个经济的寒冬还有创业环境的寒冬里,有这么多合作伙伴还有我们的客户和嘉宾到来,让我们感到今天的阳光也温暖了很多,也特别感谢刚才徐林董事长精彩的分享,他对我们目前的经济环境做了入木三分的透彻分析。 中子星金融过去一年的发展,本身也经历了宏观环境的变化,也通过我们很多客户,他们作为每一个微观主体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们的困惑、挣扎或者努力,我们也做了很多见证。 我今天的分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务虚一些,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做一些思辨。第二部分是比较务实的,我们希望真正能够用金融去为实体企业更好的服务。 宏观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见证了很多变化,比如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货币政策从偏紧到偏松、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人口老龄化趋势。从管理学理论来看,商业模式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人口特征和结构性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企业不断地去适应。 我们面临的是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增长的阶段。大家逐渐进入到理性消费,不但希望商品便宜,还希望它的质量更好,而且更能符合个性化要求,这是我们社会进入成熟阶段的要求。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繁荣,通过技术革命和创新获得很大财富,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个繁荣会永远持久下去,所以都去放纵的消费,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经济危机还是会到来,一下又变得过度理性和谨慎。目前看周期不可避免,在周期低谷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一个更加理性的消费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范式转换 范式转换是一种理论或者说思维方式的改变。在经济领域我们见证的是互联网再到物联网的范式转换。在流量时代,所有门户网站、BAT企业都在抓流量,当流量变得越来越贵的时候,大家提出要做物联网。 物联网在开始阶段经历了很多比较初级的尝试,比如O2O这种线下加上传感器的方式。现在发现,物联网是每个人的信息数据可以得到有效收集,并通过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互动,真正变成可以共赢的平台。过去的电商平台不是真正的物联网,因为我们只是在上面消费,现在很多新的平台,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得到便利或者是收益,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最近苹果市值爆跌,评论说是因为苹果没有进行颠覆式的创新,导致逐渐失去市场。从长远来看,苹果的确没有抓住第二波的颠覆创新。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苹果通过延续性创新,积累了非常多的现金与利润,又为下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奠定了基础。试问有多少企业能够在一个周期里面不断获取非常好的现金流,通过延展性的创新不断积累大量现金? 我们需要辩证性思维,延展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哪个好,企业要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在前两年互联网金融特别火的时候,说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金融行业,后来发现没有人真正实现颠覆,反而是颠覆者自己死掉了。颠覆者是踩着成千上万失败者的经验走出来的,成功很难复制。在周期低谷的时候,能不能从小的创新点着手进行延续性的创新?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从组织结构的变化来看,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区分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是否能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从官僚化的组织变成扁平化的组织,打破组织间的边界,发挥每个人的价值。我们客户里面有一些传统企业,会下达单独的考核指标来激励财务人员,因此他们的财务部就会非常积极地跟我们寻求一些资金管理解决方案。 自适应进化,创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新旧的范式之间会存在很多挑战,这里有一个进化的概念,资本寒冬也好,经济增速下滑也好,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进化论来模拟经济环境,其实我想应该这样理解,实际上它是一个边界条件的改变。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如何去进化的问题,这期间有人会成功更有人会失败。 这是简单的示意图,从一个奇点到商业模式大爆炸,爆炸之后就成功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后面两个阶段,现在很多的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就是在经历后两个阶段,爆炸完之后进入到大挤压和熵的阶段,大挤压就是产品停掉,组织崩溃,熵就是停滞或者死去。很多是靠钱烧出来的爆炸并不是真的爆炸,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那么怎样去适应这种变化呢?我们自己在思考,也见了很多客户企业,变化其实需要一种自适应的进化,就是要自我去适应或者说自我革新,去适应这种不利于你的环境变化,让你自己能够有第二次的成长机会。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说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解决问题。我们很多所谓的成功企业都是老板一言堂,这种模式在一定阶段会出现非常大的弊端。 有本书叫《精益创业》,里面讲“创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关键点就是“可持续”。联系刚才所说的大爆炸,很多东西如果不可持续,爆炸起来是没有用的。我们有一些客户是江浙一带的中小上市公司,他们的经历完美践行了从0到1的阶段:找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把一个很小的产品做好,通过这个产品产生利润,有了利润以后再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和专家,这样就不断地成长起来,在细分领域成为龙头,直到走向上市。如果企业的现金流能够持续,不断地有业务订单,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