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在京颁发:海尔冰箱领行业首个“专利金奖”

2018-12-27 11:56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中国高新网是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主办的创新创业网络服务平台,致力于传递创新创业资讯、阐释创新创业理念、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疯狂成语 疯狂成语猜图所有答案 疯狂成语答案 疯狂看图猜成语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疯狂填字 疯狂填字1答案 疯狂填字2答案101

  12月25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领导,以及获奖企业代表等出席大会。本届中国专利奖共颁出六类奖项:专利金奖30项、外观设计金奖10项、专利银奖60项、外观设计银奖15项、专利优秀奖698项、外观设计优秀奖61项。其中,海尔冰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成为冰箱业迄今唯一获此奖项的企业。

  

 

  海尔填补冰箱业在“中国专利金奖”的缺位

  与会人士指出,今年的专利奖主要反映出三个特点:专利质量更加突出、覆盖面广、获奖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强。获奖企业既包括国网、中车、航空等一直活跃在创新前沿的国家重点领域,也有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

  本届中国家电企业整体表现十分突出,共获得9项金奖,超金奖总数的20%,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们对家电业科技含量低的印象。在冰箱领域,海尔凭借全空间保鲜科技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填补了冰箱业29年来在该奖项中的空白。数据显示,包括本届评选中海尔冰箱所获的“中国外观设计金奖”在内,目前海尔已累计获得7项金奖,居家电行业之首。

  

 

  业内人士称,获得中国专利奖是对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实力的认可,也是对一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对冰箱企业来说,科技创新和专利知识产权就如同高铁的轮对,既相互依存,又互相促进,携手为企业走向市场保驾护航,也为冰箱行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专利领先的实质其实是科技实力的领先

  高质量专利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能够真实体现出企业的科技实力。当下,众多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例如,体现中国高铁速度的“复兴号”、攻克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性难题的国家电网、代表航天科技的小体积低功耗永磁材料轴承,以及攻克了百年来的冷冻室保鲜科技难题的海尔冰箱等,共同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国家名片。

  就海尔全空间保鲜科技来说,其实现了从冷藏室到冷冻空间的科技革命。在行业保鲜科技大都集中在冷藏室时,海尔冰箱率先洞悉了肉类冷冻后发白发干、解冻流血水等难题,发明智能恒温科技,通过加装风机遮蔽装置,破解了风冷冰箱冷冻室存在的10℃温度波动难题。此外,冷藏室的微风道及干湿分储科技,通过调节温湿度,实现果蔬不失水、干货不返潮的存储体验。

  

 

  这仅仅揭开了海尔冰箱科技实力的“冰山一角”。据悉,近年来,海尔冰箱实现0振动的固态制冷科技、延缓食材氧化的MSA控氧保鲜科技、可微观精准保鲜的红外恒温科技等,每一项都破解了行业和消费者的储鲜难题,吸引了大量企业的跟随、模仿,引领行业创新趋势。

  海尔独获“中国专利金奖”背后的创新基因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对此,海尔冰箱除保持研发投入外,还实现了体系与模式的创新。创新体系上,海尔在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地建立10大研发中心,以及包括在以色列、美国硅谷等建立全球创新中心,实现创新信息全球网络协同共享,从而进行产品科技创新。

  从创新模式上来看,海尔冰箱将用户纳入创新模式中,通过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来不断倒逼技术创新,将串联瀑布式结构改造为全流程与用户交互的并联迭代式结构,全流程各个节点都要面对用户,与用户零距离交互,直接参与创新,对消费者需求痛点的精准把握,成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不同领域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筹码。此次海尔冰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正是其践行人单合一模式的最佳实践,通过全球开放产业链和创新体系进行原创发明,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成功占领行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中国高新网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商业推广资讯,仅供参考。中国高新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产业和企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用户在产生投资或消费等行为之前,须审慎决定,风险自担。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贾法泉)

返回首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