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空调推荐阅读

主页 > 空调 > INTRODUCE

莞城新兴商场结业了 这场最后的晚宴回忆中泛着泪光(2)

2018-09-10 12:05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大敏2005年在新兴开店,直到2016年离开新兴,现在在新兴对面的街边开店。“其实在新兴开店真的很辛苦,以前拿货,凌晨两三点钟要起床。为了省钱,一台小型面包车有时会塞进去30个人。”她形容当时是“卖猪仔”和“

nvsewang 小梵 高颗丽挺 立花さや 叶无道 中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牛叶 好梦网 孙爱荣吧 55168 sqtxfw 徐柏良

  大敏2005年在新兴开店,直到2016年离开新兴,现在在新兴对面的街边开店。“其实在新兴开店真的很辛苦,以前拿货,凌晨两三点钟要起床。为了省钱,一台小型面包车有时会塞进去30个人。”她形容当时是“卖猪仔”和“搬运工”:“都知道新兴的衣服便宜,T恤15元一件,我们就是不停地搬货而已。每次拿完货,东西堆到天花板……”

  这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人们的热情被8月的酷暑吞噬殆尽,新兴重新归于落寞。9月5日前清货退铺的告示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堵在胸口,时刻提醒着这里无法回避的最终命运。

  店主阿莲挺着六七个月的孕肚,特意赶来留个纪念。她曾在新兴开店十一二年,非常怀念在这里打拼的岁月。“还记得2004年左右,逢年过节新兴就特别旺,可以说是水泄不通。”阿莲店面的位置不错,在新兴一进门口的窄巷里:“当时我们店主就搬张高凳子,站在上面,瞧着底下人头涌涌,挤得根本没办法做生意。” 

  阿芝领着记者在新兴的小巷里穿梭,回忆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最早的铺面是在这里;2004年搬去靠外面一点,2005年又搬到更靠主道的店面……我没结婚时在这里开店,做了足足有十年!现在女儿也有十岁了。” 

  欢姨2000年在新兴开店, 2015年因“做唔落去”(生意不好),只得依依不舍地将店面转租出去,回家当起了家庭主妇。再次见到其他店主,也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回忆起开店往事,似乎当时的心酸劳累细品起来也别有滋味。她连声叹气:“舍不得舍不得呀……但真是没办法的事。” 

  / 记者手记 /

  说起结业,店主们也是五味杂陈。钟姨说,舍不得是肯定有的,毕竟在这里开店有二十年了,但是“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在新兴开店二十五年的谭姨,连接受采访时都在忙做生意,她说街坊邻居都舍不得这里,但结业也是件没办法的事。也有卖衬衫的阿叔表示难以接受:“小半辈子都在这里开店了,如今一把年纪却失业了,让我怎么办?” 

大敏2005年来新兴开店,直到2016年

  / 开店故事 /

  店主珍姐告诉记者,她1998年就在新兴开店,那时候女儿还没出生,如今女儿已经18岁了。“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给儿子帮上了大忙。”她笑得有些得意。当然,在这里收获更多的是友谊,她与几位曾经的店主,结缘于新兴,相识二十余年,如今已是铁磁的闺蜜。

阿燕在新兴开店14年

繁华过后,新兴商场留下落寞的“身影”

  这里曾是东莞人眼里的“大观园”,商品出名“平靓正”。记者小时候每天放学,总要特意从后面绕到前门走一圈,过足眼瘾才肯回家。

  商品“平靓正”,曾鼎盛一时

  离别最是吃不消!原谅我们,对她说不出再见。以这样的方式记录,更像是在祭奠我们共同的青春。期待新兴涅!

  新兴服装商场正式结业了,我们该怎么向现在的小朋友介绍这个地方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没空调、难停车的新兴,或许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来自电商的冲击和大型商城的排挤。新兴服装商场曾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如今也要告别舞台了。

阿芳在新兴开店9年

  每一段回忆,都是新兴店主的缩影

  店主们自发组织饭局重温打拼岁月

阿芳在新兴开店9年

大敏2005年来新兴开店,直到2016年

  艳姐2004年刚来新兴的时候,还是十几岁的黄毛丫头。她给新兴的店主打工,见生意不错,便自己攒钱开店当起了老板。后来生意慢慢冷淡,她也选择了转行:“每次回到这里,都感觉像回娘家一样……”

  走到终点时,人难免会回过头,想想当年是怎么开始的。回顾新兴的起点,店主们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跟记者说起这样一个故事:1993年,有个叫“肥姨”的店主,率先在新兴做起了服装生意。起初新兴并不兴旺,她呼朋引伴,招呼同行们来这里开店,又竭尽所能地为其他店主提供帮助。慢慢地,新兴的服装店多了起来,来逛街购物的市民也多了起来。

  新兴商场临结业前,曾在新兴开过店、做过生意的人们聚在一起,跟新兴挥手作别。(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李梦颖 摄)

繁华过后,新兴商场留下落寞的“身影”

  这里曾是东莞的“潮流前线”,上世纪九十年代没有什么“网红”,新兴店铺里塑料模特身上的款式,就是潮流的风向标。

阿莲在新兴开店12年

  这段往事得到店主王小姐的认同。王小姐是江西人,1995年到新兴创业,开了她第一家店。“我人比较瘦小,拿货的时候,肥姨经常开着摩托帮我搬。”甚至资金或者货源出了问题,也有店主伸出援手,无私地提供帮助。王小姐最初来新兴时,是店主里年龄最小的一批,来购物的学生妹,总喊她“姐姐”,后来店面开了一家又一家,如今她的小孩已经读初三了。“现在自己开公司,有房有车、有儿有女,我很感激这里,让我认识了这批朋友。”说到动情处,她转过身,不停擦拭眼眶里泛滥的泪水。

  这里还是个人情味浓得化不开的地方。在新兴开店24年的琴姐说,不少店主一二十岁就来新兴开店,大家感情好到旁人想象不到。就连顾客,也对这里充满感情。她店里顾客九成是“熟客带熟客”,听说新兴要结业,每天都有人来问她打算搬去哪里:“你不做了,我以后去哪里买耳环?去哪里找你打耳洞?”

  店主阿芝是潮汕人,2003年开始在新兴开店。经历过新兴繁华时期,到深刻感受“生意难做”,阿芝一家人已于五六年前搬去了深圳发展。今天,她是特意赶来东莞,参加新兴聚餐的。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