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反潮流革命小闯将”黄帅去世 曾被人民日报肯定

2017-12-12 12:13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原标题:曾被人民日报肯定的“革命小闯将”黄帅昨日在京去世[记者/林红]今日(12月11日)下午,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独家获悉:“革命小闯将”、“小

site::huangye51.com c2p工业生态集群 m727突击步枪 mail.230.cn 淘便宜www.koumen.net mmhouse最新地址 mmr-298 mxgs-222 myjollysailorbold mymanagerlitesetup

  原标题:曾被人民日报肯定的“革命小闯将”黄帅昨日在京去世

  [记者/林红]今日(12月11日)下午,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独家获悉:“革命小闯将”、“小学生事件”当事人黄帅因癌症于昨天下午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据悉,黄帅曾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

  2013年10月,有媒体曾报道了《“革命小闯将”黄帅 回归平常人生》的消息。文章称,40年前,一个名叫黄帅的小学生曾被卷入一场席卷全国教育界的时代旋涡,如今她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她曾到日本留学、工作、生子,后来回国,还出版过自己的散文集,然后再次淡出公众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底,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班主任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求写出心里的话。9月7日,黄帅这天的日记令她的人生发生了的转变(即“小学生事件”)。

  “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黄帅的班主任看了这篇日记后说“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不要跟着她学,要和她划清界线”。

  黄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便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她说:“……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

  对于黄帅来说,写这封信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解决她和老师的矛盾,好安心学习。据黄帅后来讲,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错,而且那位语文老师平时对我们挺不错的”。

  恰恰在这时,江青集团正好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黄帅这封六百字左右的信成为了江青等人的突破口。江青的亲信谢静宜回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

  她立即指令《北京日报》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3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人民日报》12月28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

  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1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领到了北京大学(微博)附属中学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1979年,她报考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79年9月5日,黄帅跨进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1984年9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留学大军。1993年3月,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

  1996年冬,她生了一个儿子,像许多日本女性一样,做了两年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1998年12月,黄帅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工作,回到祖国。

  此前报道——

  《文革反潮流闯将黄帅:平静忆当年 淡然说“心事”》

  2009年10月28日 新民晚报

  “黄帅”这个名字很多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30多年前那场全国皆知的“小学生事件”后,黄帅几经人生风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黄帅心语》,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眼前的黄帅,外表普通。曾经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就像许许多多已经做了母亲的中年知识女性一样,礼貌而温和。黄帅好像已经习惯于人们的惊讶。她说,朋友们曾用十六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她:“直直的笑,淡淡的愁,高高的心,低低的调。”

  写日记不懈的爱好

  《黄帅心语》是从黄帅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日本时写起的,笔墨所及,大多是她在“小学生事件”后的点滴经历。自1998年从日本回国后,黄帅成为母校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她说:“这本书不是自传,不是揭秘事件始末,只是这些年的一些感悟。”

  黄帅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小至今,她的日记估计达到几百万字,然而存留至今的并不多,因为日记曾经惹来大祸。

  念大学时,有一次妈妈发现她仍在写日记,惊恐得当即跪在地上,恳求她把日记烧掉,永远不要再写文章,好像女儿一动笔就会酝酿灾难。在母亲的泪水下,她只得含泪焚化了自己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一摞日记本。

  直到后来留学日本,她才重新拿起写日记的笔,再次记录自己的心绪。

  她给日本的一些华人报纸写稿,当年在主持《天涯孤旅》栏目时,大约有5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坚持每星期给《北京青年报》写稿,这些日记和文章现在组成了《黄帅心语》约一半的内容。此外,书中还有她陆续写下的对于母爱、友情和人生的各种感悟。

  考大学人生现转折

  1979年,黄帅从北京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在填高考志愿时,她一口气写下4个选择都是北京工业大学。黄帅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确保能留在北京,因为当时父母的问题还没解决,而她的身心状态又不佳,不敢也不愿一个人远离父母。

  黄帅对北京工业大学是充满感激之情的,因为在大学期间,过去的阴影渐渐远去,她享受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的快乐。1984年9月,黄帅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两年后,她加入了留学队伍。

  1993年,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在日本呆了10年,黄帅一直有回国的想法。有一次,她回国和母校的出版社社长长谈了一次,社长说我们现在缺编辑你能来吗?于是,黄帅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回了国。

  说家庭笑声特别爽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