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中心设置了境内记者、港澳台记者、外国记者多个服务工作组,为中外记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服务;截至10月24日新闻中心官网累计点击量达4.48亿,各场重要活动采访安排,均提前在新闻中心网站上公布,网站还设英
给你们 鹰王宠妻 国防生辛欣 哈哈贷要用安心贷 孩子他爸给我滚 海尔a600拆机 海宁包租婆 海霞树 海霞树小说网 海贼王大修真 |
新闻中心设置了境内记者、港澳台记者、外国记者多个服务工作组,为中外记者提供分众化、个性化服务;截至10月24日新闻中心官网累计点击量达4.48亿,各场重要活动采访安排,均提前在新闻中心网站上公布,网站还设英语版;港澳台和外国记者个别采访党代表的需求落实率达到80%以上,这一数字也为历次党代会最高。 更开放透明更从容自信 融报道“井喷”新创意“爆棚” 首次推出党代会微信公众号,粉丝很快增加到56万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走上“党代表通道”的代表大多来自基层一线,由他们向中外媒体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的关切,越来越善于沟通、越来越开放自信。 短短4小时内,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对开幕会和“党代表通道”进行的全程直播,观看量达3639万次,收到留言11万条;人民网直播新闻点击量4070万次,视频播放量1019万次。不少网友把个人和单位收听收看开幕会的图片上传到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间,甚至制作了祝贺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海报,设置成手机桌面。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34个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累计3000多人次,各代表团均留出半小时以上时间与记者互动,多个代表团与记者互动时间超过1小时,创历次党代会之最; 10月18日上午,十九大开幕,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小编”们真切感受到了亿万网友对党和国家发自肺腑的热爱和祝福—— 大会开幕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进行多语种电视广播直播; 方向准、导向正,创意新、质量优,十九大期间,新媒体报道全面发力,现象级产品不断涌现。 “我几乎参加了所有记者招待会和集体采访。每场都是提前两三个小时抢占有利位置。”美国全美电视台首席记者陆煜说,他能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成就展从9月25日开幕,到10月24日十九大闭幕,一个月的参观人数累计86.8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创下主题成就展宣传的新纪录。十九大期间,党代表分批前往参观。“加油,我的国!加油,我的党!”20多位来自湖南的代表,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展板前齐声祝福。 大会期间组织6场记者招待会和8场集体采访,分别比十八大增加50%和100%,首次在大会闭幕后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134个国家逾千名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报道,各国专家学者密切关注、悉心研究。这个金秋,世界舆论不约而同“向东看”,通过十九大观察中国,解读中国。 近百人团队,兵分17路,行程逾10万公里,采访56个民族的代表,录制时长300小时,人民网大型系列微视频《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每天在十九大新闻中心大屏上循环播出,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新视角—— 新气象——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到,“新时代”是理解十九大的重要切入口。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按照习近平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其中814份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各国政要也通过连日的报道,对十九大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闻中心本身就是了解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个窗口。”香港超讯国际传媒集团的记者马超说。
在人民大会堂新设“党代表通道”,遴选60位党代表,分3批次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创新,是十九大报道的鲜明特色。“党代表通道”“十九大时光”“新闻人的新闻”……创新的思路,全新的设计,求新的安排,不仅给中外记者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报道内容,也展现了大会的开放姿态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自信。 10月20日,“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集体采访临近尾声时,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代表站起身,即兴演唱《铡美案》经典唱段,把集体采访的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不少外媒记者表示,透过这个小花絮,“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昂扬和自信”。 十九大时光,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有关中共十九大的报道,持续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和主屏主页。 在开幕会直播过程中,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平均每4分钟就推出一篇报道,总阅读量超1.5亿次。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十九大”阅读量突破50亿,创造了重大主题宣传微博话题的新纪录;单条微博“你好,十九大”转发量超512万,创造单条微博转发量新纪录。 人民日报客户端根据直播实录,将十九大报告3万余字整理成思维导图,短短两天浏览量就接近600万。 组织“十九大时光”专题报道,一大批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记者分赴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度十九大时光,会内会外紧密互动,党心民意同频共振; 10月17日,十九大开幕前一天,大会新闻发言人庹震亮相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从会议日程到代表选举工作,从十九大报告的起草过程到党章修改工作,他主动回应媒体关切,把超过一半的提问机会留给了迫切希望了解大会的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