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苹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2017-07-05 12:17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苹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梦色蛋糕师第三季 佛心邪神 心灵海 双视影院百度影音 平谷新闻 fm2008战术包

苹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2017-07-01 08:52:0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分享到:

  查看: 0 调整字体

一方面为了技术大举收购,另一方面则通过持续不断的专利战来削减费用、控制成本。多年来,苹果沿袭的这一模式让它不断引领着全球的技术时尚,并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博通的一位亚洲高管在3年前曾这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果要对比苹果和三星的商业模式,我更喜欢苹果,因为它的模式简单高效,不像三星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却拥有比三星更高的利润率。”

然而,3年后,苹果的商业模式却正在面临来自“硬币另一面”的挑战。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的市场需求,苹果正在加紧它的收购步伐,从增强现实到动感捕捉,从高精度GPS技术到前沿的摄像技术,从面部表情识别、声纹识别到软、硬件安全到服务器集成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等等,甚至为了更好搭载这些高科技的硬件和软件,苹果另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为高通、INTEL、台基电、AMD链主动权,目前苹果支持富士康竞购东芝芯片业务让全球瞩目。

“从PC 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数加、云计算)时代,苹果要想沿袭其既有商业模式,必须不断向前延展,这是面向未来的一场布局,但是伴随技术细分化、垂直化的不断发展,苹果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多,由此,苹果在封闭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战线越拉越长。”来自美国某高科技公司的李北恒告诉记者。

伴随着产业链越来越长,“大苹果”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大苹果能否沿袭既往简单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否在错综复杂的技术面前始终占领技术消费的至高点,尤其是面对后来者的竞争,苹果是否仍能将其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呢?

供应链

抢夺供应链主动权

对于苹果来说,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产业链布局,其中的重中之重在于技术,而对于手机来说,技术的核心就在芯片。

就在2017年6月,来自路透社的消息显示:苹果正在参与富士康对于东芝芯片部门的收购案。作为富士康实际控制人的郭台铭同时确认了“苹果参与收购已获得苹果CEO库克和苹果董事会的批准。”

在此之前,有消息显示,与富士康联合收购东芝半导体,苹果最少占20%股份。同时参与这场竞购几乎囊括了业界的一众大佬,除了站在富士康身后的苹果、亚马逊、戴尔、谷歌(微博)、微软、思科等巨头之外,博通、海力士(背后有贝恩资本)、西部数据(等也都在竞购者名单之列。竞购金额甚至高达27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乎是苹果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参与到供应链企业的竞购中?为什么东芝芯片会如此惹火呢?

李北恒告诉记者,“这是因为Flash(闪存)缺货,全球缺货,得涨价。在Flash领域,东芝排第二,三星第一。对于苹果来说,三星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在全球缺货的背景下,苹果要想不受制于三星,必须寻找扩大供给的能力,在这方面,入股供应链企业是最好的选择。”

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对关系到神经网络计算的芯片产业下注,仅在2017年上半年,就有多达20起并购案,并购金额超过了200亿美元。其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英特尔(33.74, 0.20, 0.60%)收购Mobileye,金额达到153亿美元。

由此,对于苹果来说,必须入股东芝,以此来保产能,抢安卓供货不足的市场。“这真是做好自己不犯错就能赢的好机会。”李北恒说。

不过,这也让苹果不得不面对越拉越长的战线。

事实上,就在今年上半年,苹果对图形芯片的供应链替代也曾引发全球性关注,这同样是苹果在面向未来战略上的一项重大决策。如果说参股东芝还是不会给苹果带来太多麻烦,消耗太多精力的话,那么,替代供应商的自我研发将不可避免地将苹果带入一个新的“竞争场”。

就在今年4月份,两家半导体芯片的供应商曾因为苹果自行研发相关芯片的消息而导致股份暴跌,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苹果野心的关注。

先是有消息称苹果准备自行开发显示芯片,导致图形芯片(GPU)的供应商、英国半导体公司Imagination的股价遭遇了重创,股价暴跌70%,然后是苹果自行研发电源管理芯片的消息,导致德国知名半导体公司Dialog的股价一度暴跌三分之一。

种种迹象显示,苹果在半导体领域正在投入更多力量亲自开发,进而抛弃外部的供应商。这一方面是因为自行开发可以减少专利费的支付,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苹果可以更好地对产品进行控制管理。

就在2015~2016年,苹果的研发支出增长了四分之一,达到100亿美元。苹果首席财务官马斯特里曾对外透露,之所以研发费用大增,是因为在半导体和传感器领域增加了研发投入。

显然,苹果正在供应链的核心技术领域不遗余力地进行布局,但不容忽视的是,苹果要想自行开发某一种芯片,除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之外,专业人才的累积是不可或缺的,苹果如果要自行开发电源管理芯片,至少要招募到1000名专业半导体人才,这也让苹果的组织机构越发臃肿。

原来以外包,或代工合作的力求“机构简洁”的苹果制造模式正由于产业链的向上延伸,让苹果变得更加庞大起来。对于苹果来说,这是否是一条必走之路呢?

技术

无法停滞的技术竞争

对于不断创造市场奇迹的苹果来说,每一代产品的迭代,都必须要面对两个问题:第一,要不断跟踪技术更新的脚步,第二,要让最新的技术为己所控。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低成本的获取,在苹果的收购史上,很少能看到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大规模收购案,大部分的收购都只是几千万美元或几亿美元。

也正是这最后一点,考验着苹果对技术趋势的把握程度。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谁能早5年甚至10年判断出商业发展的趋势,谁就能占领行业的关键位置。”事实上,对于科技巨头们来说,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控,同样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位势。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亚马逊、微软、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头们都在进行着一场无法停滞的技术竞争的幕后真谛。

来看一下苹果近年来收购的技术领域:

近日睡眠监测公司Beddit在最新的隐私政策中披露了公司已被苹果收购的事实,并透露今后用户的个人数据将按照苹果隐私政策的规定被收集和使用,明眼人很清楚,这是Apple Watch在拓展健身之外的功能。因为Beddit睡眠追踪器可监测用户的心跳、呼吸、打鼾频率及卧室的安静程度,生成全面的数据并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上,由此进一步拓展Apple Watch的应用。

不要小看苹果在某一点上的技术收购,2012年,苹果以3.56亿美元收购指纹传感器厂商AuthenTec,随后一个成熟的指纹加密解决方案在iPhone 5s上亮相,此后,它带动了整个产业在指纹识别上的进步。

同样的,12年前的2005年4月,苹果以未知价格收购了一家原本专门研究手势操作/手势识别“FingerWorks”,几年之后,苹果推出了搭载多点触控功能的初代iPhone,如今多点触控已成为一款智能机必备的功能。

如今,苹果关注的领域集中在面部表情识别,动作捕捉与识别、声纹识别、数据库、地图与导航服务、定位技术、VR、AR、深度学习、软件安全等领域,这意味着苹果在强化用户的未来应用上正在做深度的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