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冰箱推荐阅读

主页 > 冰箱 > INTRODUCE

江西萍乡有位“板凳哥”他说要做“张海迪”(2)

2017-05-07 12:11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20年前,胡生发的内心已经向党组织靠拢,但他总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离党员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便把自己的的强烈愿望压在了心底,整整20年。”接过胡生发的《入党申请书》,桐木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耀仕显得格外高

site:30qq.cn 同城 site:::26qq.cn 五八同城招聘网 五八同城网 资讯 site:tc165.cn 58创业网 site::tc165.cn

“20年前,胡生发的内心已经向党组织靠拢,但他总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离党员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便把自己的的强烈愿望压在了心底,整整20年。”接过胡生发的《入党申请书》,桐木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耀仕显得格外高兴,他说,胡生发身残志坚,在事业上奋斗打拼了30多年,爱心奉献了30多年,是一个全身充满正能量的人。

凭着诚实守信,与人为善,苦拼30余年,胡生发从“路边摊到修理店,再到电器城,事业实现了三步跨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家营业面积2400余平方米,揽括高中档大小电器的电器城,成为桐木镇当地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

学成归来的吴金生,回到老家因无钱开店,去了外地打工。“我处处碰壁,心灰意冷,跳河自尽又被人救起。师傅知道后,赶到慈化,给我送来3000元,让我开店,鼓励我重新开始。后来,见我生意不好,又安排我到他的修理店工作。”如今,吴金生也已成家立业,儿女成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逆境中成长学会坚强 已走坏30余张“板凳腿”

从南昌学成回萍乡后,他用借来的173元钱买来零配件,在桐木村东头路边搭设了一个一平方米的竹棚,专职从事无线电修理。边学边干的胡生发凭着与生俱来那股不服输的劲,很快将自己的修理技术打磨得炉火纯青,别人干不了的活他能干,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手到擒来。很快,他不单只会修理收音机,找他维修大型家电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很快,胡生发将路边地摊搬迁到了桐木镇上,租了个小店搞修理。每天往返三里的路程,他拄着板凳一步一步艰难移行,一趟得花上一个多小时。可再苦再难他也咬牙承受着,从未放弃。

“自己吃过的苦 不能再让身边的朋友再吃一次”

人民网南昌5月6日电(时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命运低头!”说这话的是江西萍乡上栗县桐木镇雅溪村54岁的胡生发。1岁时,胡生发罹患小儿麻痹症致残,从此,板凳成为他的“双腿”,他从未怨天尤人,努力与命运抗争,顽强创业,实现从路边摊、修理店、电器城三步大跨越;他免费培训近百名残疾人学徒,让他们自立自强,并牵头成立“残友互助会”,引导残友们抱团取暖并赢得社会尊重;尤其可贵的是,他致富不忘乡亲,为众多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艳阳天,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

如今,在上栗县的很多公益事业中,都有胡生发活跃的身影:雅溪村、桐湖公路、三七村公路改造;城冲小学、雅溪小学校舍改造;给县特殊学校的孩子送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特困低保户免费送电器;在社区组织成立志愿者协会……

今年4月26日下午,上栗县桐木镇桐木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耀仕的办公室里一片欢声笑语,胡生发把自己存放了整整20年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

胡生发说,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动,除了自发在店门口挂起了灯笼和彩旗,还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准备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交给雅溪村党支部。可是,又怕自己做得不够好,离党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太远,最终自己给自己打了退堂鼓。

20年来,胡生发虽然不是党员,但他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党的忠实粉丝,用大爱扶危济困,赢得广大干群的一致点赞。

从路边摊到修理店 再到电器城 苦拼30年 成为当地“成功人士”

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以张海迪为榜样扶危济困

身为残疾人,每当看到因残致贫的人时,胡生发感同身受,心里总不是滋味。“张海迪是我非常敬佩的人!”胡生发说,同样是残疾人,张海迪能去帮助别人,并且做得这么好,为何我不能做到?胡生发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像张海迪一样的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近年来,随着社区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社区党员志愿者不忘初心,真情服务社区居民的事迹,深深感染了胡生发,又一次唤醒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激情与渴望。

(责编:毛思远、邱烨)

“今天,胡生发郑重向我支部提交入党申请书,决心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更加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也祝愿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欧阳耀仕说。

肢残学徒杨光友患有关节炎,父母体弱多病,妻子智力低下,小女儿腿部畸形。他原本自己开店,但后来生意难以为继,胡生发除了将他安排在自己店里工作外,十多年来,还每月提前支付工资,额外捐赠了10000多元医疗费帮助他及家人治疗,并帮助其女儿解决就读难的问题。杨光友感激地说:“师傅就好像是我的再生父母,让我对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

从摆地摊的第一天起,每次遇到困难户来修理物件,小到一把锁,大到一台电视机,他都不收费。他还将自己掌握的技能倾囊相授,鼓励残疾人朋友跟着他学家电维修,以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上栗县残联副理事长孙晓玲说,胡生发身残志坚,团结带领残疾人抱团取暖,富裕起来了还不忘回报社会,每年帮助身边的敬老院和贫困家庭,为自己也为弱残群体赢得了自信和尊重。

递交《入党申请书》 做党的忠实“粉丝”

“只有‘抱团搀扶’,大家才能走得更远。”胡生发说,“自己吃过的苦,不能再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再吃一次。”为此,他在上栗县残联的支持帮助下,牵头成立了上栗县肢残协会。“我想把全县所有的残疾人组织起来,大伙相互扶持,抱团取暖,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社会更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胡生发说道。

3月7日,在上栗县城区的一家超市门口,由胡生发组织的60多名残疾人,搭起了为民服务的帐篷,他们义务为民修理家电、理发、打扫卫生,义卖鸡蛋……这个主题为“学习龚全珍,争做活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残疾人的误解,让社会对残疾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残疾人更加自信。

一周岁时,胡生发患小儿麻痹症,1岁零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拄凳子步行,至今已经换了30余张凳。只能靠板凳行走,其间苦楚常人难以想象。“记得有一年冬天,傍晚放学回家,在路上凳子陷入泥坑,拔不出来,小路上无行人,天又下雨,冻得我浑身打抖。我感到非常绝望,心中竟然萌发自杀的念头。”回忆起往昔,胡生发至今难忘。“幸好在这个最绝望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好心的过路人,帮着把凳子拔了出来。”因为这事,在逆境中成长的他,学会了珍惜生命,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与命运挑战。

在修理家电的过程中,胡生发不是将一台家电修好了就完事,事后,他还会将修理的难点、要点记录下来,空闲时自己再琢磨。几十年下来,家里已经有几千本学习修理的材料,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不善言谈的吴金生,谈起胡生发10多年来对自己的帮助,几度哽咽。他家在宜春慈化镇,家境窘迫,雪上加霜的是他本人又得了淋巴癌。胡生发在家电下乡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免费收他为徒,并安排他的食宿。

胡生发说,上了高中后学了电力学,发现自己对无线电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时常把弄手电筒、收音机等“小玩意儿”。“当时我自学,修好了一台收音机,听着从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可兴奋了。”胡生发说。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无线电知识,1985年,他揣着借来的300元学费和生活费,拄着板凳,爬上了去往南昌的火车,费尽周折来到南昌中华业余学校,在为期六个月的无线电理论知识学习后,他与电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各式各样的家电、冰箱、洗衣机等送到胡生发手里,都能“药到病除”。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