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电视推荐阅读

主页 > 电视 > INTRODUCE

海南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从富“脑袋”到富“口袋”

2017-02-25 12:18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海南新闻,海南门户,海南新闻网,国际旅游岛

赛富通圣矢代理 三国战神刘封 千姿百态的意思 三国战神之刘封 色遍天下txt新浪 色天使论坛org 色中色怎么注册 涩狼网 沙沙劲舞王 沙展芬 汕大树洞

  海南电视夜校:

  从富“脑袋”到富“口袋”

  -光明日报记者王晓樱 王佳

  从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到不旷课、不迟到的“模范学生”,从不打算让女儿读高中到鼓励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不敢当众讲话到勇敢表达感恩之情,贫困户林青身上,正发生着可喜的转变。这些转变,都始于电视夜校这样一个扶贫新模式。

  电视、夜校、热线

  三管齐下

  “上学改变命运,知识挖掉穷根。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是为了给各位乡亲提供一个只需要花费时间、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上学机会。”海南省委副书记、夜校工作推进小组组长李军在电视夜校的第一堂课上这样说。

  2016年11月18日晚8点整,由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主办的电视夜校正式开播,海南省同期开通“961017”服务热线,由各厅局负责限时解答贫困户所咨询的问题。

  电视夜校从敲定方案到正式开课,仅用了28天时间。截至2017年2月15日,电视夜校栏目已经播出了22期,在海南省网、海口市网平均收视率为2.33%、1.32%,平均每期有195万人收看。

  电视节目辅以课后讨论和服务热线,共同构成电视夜校这样一个新模式,有助于海南脱贫攻坚的开展。

  “易学、易懂、易记、易用”

  带动群众积极性

  “多少贫困,源于民智未开。”正如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中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亚弟感慨的那样,启迪民智对于脱贫攻坚的作用不容小觑。而电视夜校正是开启民智、增强脱贫致富积极性的法宝。

  贫困户林花靠每月145元养老保险金维持生活。她原本对夜校持怀疑态度,但在听完一期授课后,立刻被授课内容吸引住了,接下来每期都提前到教室听讲。她感慨,夜校的学习让自己感受到了党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念。

  林花的改变不是特例。是什么样的授课内容让这些贫困户振奋精神,主动寻求脱贫之路?电视夜校栏目的选题十分贴合群众需求。从扶贫政策、种养技术到产销信息、就业需求,再到诚信文化、感恩教育等各种内容,都涵盖在电视夜校的授课范围内。

  “易学、易懂、易记、易用”,电视夜校真正打动了贫困群众。节目着眼于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讲致富故事、分析成功案例,将访谈、互动、现场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深入浅出,将扶贫政策、致富技能讲到贫困户心里。

  好栏目遇上好干部

  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萦绕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乐安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柳青心头的一大难题。电视夜校的开播,给了他破题的思路。

  电视夜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为脱贫致富工作提供了机遇。通过组织观看电视夜校,原先有事才见面的干部和群众每周至少能见两次,干部离群众更近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也更深了。

  为了不让听课流于形式,基层干部们开动脑筋,以多种多样的课后活动来帮助贫困户巩固学习成果。在三亚市天涯区华丽村,贫困户们可以轮流提问,并在农林技术员、致富能手主讲的“小课堂”里现场学习,既能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反映问题、探讨发展方向。

  学知识、提问题、转观念,通过电视夜校,村民们改变现状的主动性强了,有了共同的目标,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人心也越发凝聚。

  (原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02月16日07版)

原标题: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