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新春走基层】潼南这地方农村公路修好了,潜力就更大了

2017-02-12 12:18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曾经感染了很多离家在外的人,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从农村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而乡

重铸天可汗 周维老婆 周渝美脚 珠锁宫帘 珠鳍锦鱼人军需官 朱隆基简历 朱思芸 拽女也混黑社会 壮阳储能裤

有老乡告诉记者,现在出门脚上不沾泥巴了,政府关心民生,甚至村子里都通了客运线路。而且路修好了之后,村子里搞农业旅游,周末来农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同时建立系列制度规范农村公路管养,下达了管理养护考核计划,将养护效果分别按优等路、良等路、次等路、差等路给予综合评定。按评定等次分别按每年每公里2000元、1600元、1200元给予管养补助资金,差等路不给补助。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潼南的农村里,很多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来谋生。所以,留在村子里的人,往往岁数都偏大。而上了年纪的人,出行就不会像年轻人开车那么方便。那怎么办呢?

另据潼南区交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潼南新农村客运线路24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42辆,镇街客运通达率100%,具备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比全市提前3年实现“双百目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潼南全区共281个行政村,随着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农村客运路线不断增加,现在只剩下胡家村、五郎村等13个行政村未通客车。潼南区交委计划在2017年将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客车的目标。

有老乡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开始大家以为修路就是个形式,现在看是真的在为老百姓做事情。如今,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路好了,农村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新建的农村公路,让家和温暖更近了

“出行很方便,从家里面走出来不到50米,就是一个站点。原来村子里都兴赶集,现在你坐车去城里,买东西或是干点什么方便得很。”水口村的刘文成告诉记者,之前出行不是很方便,村子里的人要么步行或是乘坐摩托车往城里赶,现在村门口坐车就和城里的公交车一样,体验非常舒适。

至此,潼南区还在为全面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互通融合做着努力。潼南区交委打造江北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之间的无缝衔接,换乘时间不超过15分钟,满足群众“零换乘”需求,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如今,那样的记忆,已经被新修的公路覆盖了。

顺着滚滚的返乡车流,新春的爆竹声拉响了鸡年的序曲。而忙碌一年之后,家人相聚的一个拥抱、一盘腊肉、一句吉利话组成了中国年的味道。

农村客运,拉近了城乡距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实习生 刘煜妤)

而那样的路,除了开车的人要小心,推车的人更要小心。因为稍不注意,自己会在推车时摔倒,或是被车轮甩得一身一脸的泥水,惹得路人哈哈大笑。

现如今,潼南区共有农村客运路线77条,在运车辆283辆。客运路线不断增加的同时,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全区已经建成21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点)。

“路好了,农村和城市互赢。也让我们回家的路更方便、更近了。让家和温暖更近了。”别口乡花坡村的舒碧英觉得,新建的农村公路确实为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平时都是住在城里面的,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路修好了,我们隔三差五就会回家看看母亲,把我们亲情也拉近了。”

但是无论你在哪儿,你脚下的路永远在提醒你,家的方向在哪里。

据悉,潼南区交委为281个行政村发放养护服装562套,锥形反光标志843个,组织公路局专业养护人员200余名,分片对村社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路况水平。

在稍早前,潼南区交通委员会黄兴建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269公里,其中通畅工程1043公里,通达工程226公里。

“让老百姓出门脚上不沾泥巴,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工作做到位了。”潼南区交委副主任黄兴建觉得,农村公路就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必须做到安全、质量、进度都要层层把关。

除了基层工人,潼南区交委的领导也把路放在心上。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曾经感染了很多离家在外的人,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从农村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而乡愁也变成了我们脚下的路,它连接的不仅仅是春节归家的距离,还有爱与亲情的传递。

而从潼南田家下了高速之后,这种温暖就变得真实起来。因为脚下的路,不再是泥泞的,而是平坦的,让你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潼南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27日,农历大年三十,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驱车返乡,来到了潼南区别口乡花坡村等地,感觉到了农村公路给当地村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除了新建农村公路和开通农村客运线路,记者发现农村公路的好路率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路的养护工人是用心的在为百姓做事情。

从重庆自驾到潼南不过2个小时的时间,汽车奔驰在成渝环线高速上,看着路边指示牌上的公里数越来越近,心情就会越来越激动。因为你知道,自己即将与家人的温暖不期而遇。

在别口乡的乡村公路,记者还注意到一间邮政储蓄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里堆满了年货。据快递员介绍说,路通了之后,村里面的花椒、土鸡蛋等农产品都通过电商平台进了城市的餐桌,而城市里的特产和家用电器也通过公路运到了村里。

把路放在心上,家就不远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路面坏了会第一时间修补,避免了政府反复高投资,而是日常保养就好了。”黄主任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修路好比是买了一辆豪华小轿车,公路养护就是保养轿车,而保养做的好,轿车就会一直保证高效的性能,农村公路也是这样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潼南区交委办公室看到,潼南区主要领导深入田间地头视察农村公路建设,并且为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做工作。

“这条路已经修好了1年了,这路面都是水泥的,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人来做路面的保养。”在别口乡开副食店的杨师傅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现在大家都是开小轿车回家过年,大家再也不愁路不好走的问题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还记得4年前2013年的春节,那会儿还没有高速公路直达老家的路,只能是先到潼南,然后再走老路回家。如果是晴天路面还算好一点,要是下雨天经常会看到汽车陷到泥里走不了的情况。

在龙形镇的农村客运招呼站,记者看到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趟往来潼南城区的客运车。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