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头部欢迎信息,自己发挥啦

广告赞助

空调推荐阅读

主页 > 空调 > INTRODUCE

夏季车内这样开空调有生命危险!

2014-08-17 11:48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今日汽车新闻, 现在市面上所销售的汽车大多都已经配备空调,虽然这样会让驾乘人员在夏日和冬季获得更舒适的旅途感受,但如果空调使用不当则反而会损害健康甚至

药商风流全文阅读 题同福 聂树彬案新进展 兽交小梅 西洋骚妹 国美狗图片 一代 骆冰 tap完全饲养 网游之变态道士 俏黄蓉的洞房花烛 二号首长2txt下载 luanlunsetu 柯华女儿柯小明照片 蚂组词 幼珍阁 夏虫快播 www.pingan.com/jihuo


警惕被毒气熏


案例一:2014年7月13日,海口市府城高登西街一辆小车内惊现一具男尸,经现场勘查,发现死者横卧在驾驶室司机和副驾驶座位上,死亡时间近30个小时。后经警方调查,该男子是在密闭的车内长时间开着空调休息,导致死亡。 --海口晚报


案例二:2013年12月24日,安徽一男青年在高速服务区休息时,靠在轿车驾驶室内打开空调睡觉,结果一睡不醒。经警方调查,该青年因吸入一氧化碳过多导致中毒,不幸身亡。 -- 新安晚报


“坐在车里睡个午觉,结果差点就拿过去了!”近日,市民夏先生开车送家人就医,在车内等候的夏先生一直开着空调怠速。睡了一个多小时后,“头昏沉沉的,还有些恶心。”夏先生说,他赶紧下车透气,这才有所缓解。“我应该就是中毒、缺氧了。”夏先生说。


为什么在车里开空调睡觉这么危险?在西华大学汽车交通实验中心的指导下,借助专业气体检测仪,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密闭的汽车内长时间使用空调,无论使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缺氧”都是一大风险。


实验


实验课题:密闭汽车内长时间使用空调(内外循环),车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等


实验地点:某室外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


实验时间:8月6日-7日


实验工具:普通汽车三辆———日产逍客,车龄3年;雪铁龙爱丽舍,车龄12年;大众捷达,车龄7年
气体检测仪两部———英思科M40 Pro多气体检测仪、英思科MX4多气体检测仪


实验一:开空调2小时 内循环氧气逐渐减少


8月6日上午,实验在红星路二段展开。首先,新车在室外停车场使用内循环情况下,测试车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分别使用了两部不同型号的气体检测仪。英思科公司的工程师配合记者进行实验。测试前,工程师首先测试了停车场的本底值。两部测试仪都显示,此时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0(单位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而氧气体积含量为20.9%。


发动汽车打开空调,选择内循环方式,风速调到2档,关闭车窗,车内温度很快凉爽。30分钟内,检测仪上的一氧化碳浓度始终保持0。


然而,车内氧含量却在下降,几乎每10分钟下降0.15%。1小时后,车内氧含量下降到20.1%;2小时后,氧含量跌破19.5%警戒线,测试仪开始报警。根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9-2006国家标准,19.5%是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若继续下去,车内氧含量还会下降,几个小时后,甚至危及生命。”工程师杨继贵表示,使用内循环长时间吹空调或在车内睡觉,确实有缺氧的危险。


实验二:室内、室外 一氧化碳浓度区别大


打开日产逍客的全部车门,待车内外空气完全对流后,进行第二项实验———使用外循环。


同样将空调打开,风速调到2档,车门窗紧闭。一小时过后,检测仪上的一氧化碳浓度仍然保持0,而与内循环的方式相比,在外循环情况下,车内氧气含量只是略有下降,整整一个小时后,也只下降到20.7%。
接下来,我们在雪铁龙爱丽舍上重复了上述实验。这辆车行驶里程已近40万公里,但在精细的日常保养下,车况尚佳。该车实验结果显示,没有故障的老车,长时间使用空调,车内空气情况与新车并无明显区别。


随后,记者将实验地点换在地下车库,实验车辆还是车龄为12年的雪铁龙爱丽舍。在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而在开启外循环10分钟后,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就上升到了15PPM,数字的变化比在露天停车场时要明显得多。而在内循环的情况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并无明显变化。


实验三:空调出风口 朝上比朝下冷得快


第三个实验,我们针对的是一个更为生活化也更为直观的说法: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让车内冷热空气上下对流,能更有效降温。


昨日下午,我们使用一辆大众捷达轿车进行了实验。为杜绝发动机转速对空调制冷效果的影响,在测试前,我们先发动汽车热车,待水温稳定后再熄火,打开所有车门通风,温度计最终稳定在34℃上。


实验开始,我们先将所有空调出风口调至向上位置,发动汽车并开启空调,使用内循环,风速2档。5分钟后,放置在左后座上的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28℃,而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仪表台表面温度为27.9℃。


我们关闭空调并熄火,打开所有车门,直至车内温度恢复至34℃,把空调出风口调至向下位置,重复实验。同样5分钟过后,温度计显示,车内温度29℃;仪表台表面温度29.4℃。


由此可见,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确实能够更有效降温。


专家点评:车辆密闭也易导致缺氧


西华大学汽车交通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李跃平介绍说,怠速时,汽车容易产生一氧化碳。若在车库等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而车窗又关着,中毒机率就会增加。加上,氧气量本就不充足,流动性也不好,汽车排放的尾气很容易通过外循环进入车厢,从而导致中毒。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开内循环相对比较可取。内循环可把外部的进风切断,使车内空气反复循环。不过,实验结果也证明,若长时间使用内循环,则应经常开窗换气,否则易导致氧气减少,同样可能发生危险。


小贴士:夏季开车,别这样开空调


一、长时间怠速时开空调乘凉


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进入车内后致乘客中毒。当车内温度适宜时,最好将空调和发动机都关闭一会儿,还能省油。


二、内循环一开到底


很多车主考虑到用外循环会让车内冷空气跑光,哪怕跑长途也会紧闭门窗内循环一开到底。其实,长时间使用内循环,易致乘客头晕缺氧。开空调刚时,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至内循环,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


三、空调出风口对着自己吹


一直让空调出风口对着自己吹,一是对身体不好,二是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造成空气不对流,更加闷热。应该让空调出风口往上吹,让车内冷热空气上下对流,才能有效降温。


四、汽车发动后立即开空调


很多车主一发动汽车就立刻启动空调降温,这样会增加发动机负荷,长此以往会损害发动机。应先把车门车窗打开,启动外循环,释放车内积聚的热气。


五、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