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常识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常识 > INTRODUCE

冰箱竟然能致癌...你家的冰箱是否有这几样致命的“雷区”

2016-10-09 07:52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自家冰箱居然还有“雷区”?冰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医

坏蛋之风云再起429 坏丫头 音译 欢畅大领主 欢欢文苑旧文章 欢乐中国行走进恩施 还魂草19楼 豢养母老虎 荒岛祖坟 荒唐传说之无间道途

  自家冰箱居然还有“雷区”?

  冰箱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医学上,也有数据表明冰箱的发明使得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为食物的变质问题不再严重。但也有很多人没有全面地认识冰箱,只是很信任地把它当成“保险箱”。其实,近年来我国胃癌、大肠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而其中就有冰箱“渎职”的原因。   逢年过节,我们都觉得冰箱太重要了,跟保险箱一样,里面什么都有,吃不完的也可以存在里面。今天必须要提醒大家:冰箱可不是保险箱!用不好可能会变‘毒箱’,甚至是‘致癌箱’!因为冰箱里有几个致命的‘雷区’,我们千万不能触碰。

  患癌竟和冰箱有关

  国外有组数据表明,冰箱的发明让胃癌的发病率下降了20%,但是我国近几年胃癌和大肠癌发病率不降反升,这和冰箱的使用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平常喝的可乐、矿泉水,它们本身没有问题,但装它们的瓶子却不可以长期使用。很多人会把喝完的塑料瓶留下来,作为油、辣椒等东西的储藏瓶,这是很不健康的。   塑料瓶的底部标注有‘1’‘2’‘3’等数字,它代表的就是该塑料瓶的使用材质。其中最常见的‘1’,代表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最好就把它当成一次性的,不要再留下来装油或调料。”

  大家平时可能不太在意塑料瓶的材质,所以常用喝完水的塑料瓶装油、辣椒等调味品。但出于健康考虑,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塑料瓶底部的数字。如果是1,最好不要重复使用。   塑料瓶之所以很柔软,就是因为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增塑剂。塑料瓶里通常有16种常用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苯基丁酯(BBP)等。   这些物质的健康风险可不小。首先,塑化剂有引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其次,它会产生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一种慢性中毒的效果。它会模拟体内的天然激素,与激素的受体结合,改变人体正常激素的数量,使身体产生对激素的过度作用,从而摧毁人体的正常机能。 我们常说的“环境激素”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不孕不育或婴儿畸形,很大程度上就是饮食材料的使用不当造成的。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塑化剂”所笼罩,比如出去吃饭,吃剩下了就会打包,要用到打包盒;就算不出去吃,打开家里冰箱,里面也少不了塑料制品。下面就有一个因打包盒使用不当造成的残酷案例。  

  打包盒放进冰箱危害大 25岁的小李是一家星级酒店的厨师,孝顺的他每天下班后,会做些菜打包带回家给父亲吃。没想到,2014年年末,他的父亲突然感到下腹部频繁出现莫名的疼痛,排便也十分不畅,严重时还会排出黑色血块。一周后小李陪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让他感到像晴天霹雳:他父亲患上的是结直肠癌晚期。   小李父亲之所以会患上结直肠癌,和打包盒的频繁使用有很大关系。打包盒通常都是一次性的,小李父亲用打包盒吃完后,要是有剩饭剩菜,依旧装在打包盒里放进冰箱储存。久而久之,打包盒融出了塑化剂,而剩饭剩菜本身也产生了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两者结合,在人体内便慢慢滋生了恶性肿瘤。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食物清洗、烹饪以及贮藏的清洁。因为以上每个环节,都存在感染致病因素的危险。尤其是储藏盒的使用,基本上只5号聚丙烯材质的塑料盒适合放入冰箱,这种材质相对稳定,耐高温也耐低温,其适合的温度是零下20℃到120℃。所以,大家要记得:只有当塑料制品的底部标着数字“5”,或者“雪花”,或者“零下20℃”,才说明它可以放进冰箱储存。

  你家的保鲜膜适合放入冰箱吗?

  除了塑料瓶、塑料盒,我们冰箱里最常用的塑料制品还有一种。它不是很起眼,但潜在危害却更大,那就是保鲜膜。   很多人觉得食物必须盖上保鲜膜才能放入冰箱。事实上,市面上贩售的保鲜膜有不少本身就不适合放入冰箱。   我们针对市面上最常用的三种保鲜膜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种是从水果摊买来的,从外观看上,它特别透亮,薄,质地软,较难点燃。烧热的火焰中心呈黄色,边缘呈绿色,有白烟和软化现象,同时可闻到煳焦味。烧完以后,该保鲜膜呈黑色状。   第二种是从熟食店买回来的保鲜膜,看起来也非常透亮,燃烧过程跟第一种相似。   第三种是从正规超市购买的保鲜膜,它是半透明的,质硬,非常容易点燃,燃烧时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呈蓝色;有融熔、滴落现象,同时可闻到石蜡味。燃烧后,该保鲜膜呈蜡烛白色状。   前两种燃烧后呈黑色的保鲜膜,其燃烧过程中火焰呈黄绿色,说明它里面含有氯,同时味道特别刺鼻,基本可以判断它是PVC保鲜膜。第三种燃烧的时候无味,燃烧过程像滴蜡一样,基本证明它是PE保鲜膜。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保鲜膜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聚乙烯(PE)保鲜膜,一种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还有一种就是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其中,PE 和PVDC是适合放入冰箱的,而PVC则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它里面的塑化剂随时都会析出,就是在常温下也可从保鲜膜渗入到包装的食物中,要是遇见油脂就更麻烦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从正规超市购买的保鲜膜,在使用上也有讲究。通常,必须等菜凉透了,才能盖上保鲜膜。否则不仅不能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反而会加速维生素C的流失。

  什么样的塑料瓶才是最安全的?

  塑料瓶底部三角形内的数字表明其不同材质与特点。  数字“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常见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瓶底。其代表PET材料的耐热度有限,至70℃就易变形,且会融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实验表明:标“1”的塑料瓶用了10个月后,就可能释放出被称为“环境杀手”的塑化剂等有害物质。因此,标“1”的塑料瓶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也不要拿来装酒、油等日常食用的物质。   数字“2”:高密度聚乙烯(HDPE)    “2”常见于白色药瓶、清洁用品与沐浴产品外瓶。HDPE无毒、无味,使用温度可达100℃,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但它不适合用来做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储存其他物品。如果清洁不彻底,最好也不要循环使用。 数字“3”:聚氯乙烯(PVC)  

  “3”常见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PVC价钱便宜,同时可塑性优良,所以使用很普遍,但PVC只能耐热81℃,温度过高时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而且PVC难清洗,易残留,所以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数字“4”:聚乙烯(PE)  

  “4”常见于保鲜膜、塑料膜等。PE高温时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诱发乳腺癌等疾病。所以需要强调,保鲜膜不可以放入微波炉一起加热。 数字“5”:聚丙烯(PP)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