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产业链金融试点扩大在即 财务公司业务边界或向外延伸》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最新评论 也因此,有财务公司人士猜测,试点扩围落地迟缓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传
契丹烈爱霸君宠妃 牵手向明天片尾曲 千见寺亚希子 千奇百怪地球村 千人购萧山 前任爹地妈咪好新鲜 蔷靖潞影 强力生发灵 悄然物语 秦申列传 青灵苍角刃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产业链金融试点扩大在即 财务公司业务边界或向外延伸》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最新评论 也因此,有财务公司人士猜测,试点扩围落地迟缓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银行的反对。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将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以及与银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产能过剩治理、人民币加入SDR、资产证券化以及国际评级公司调整中国主权评级等列为并列的五大专题之一。 非制造业企业——湖北能源同样被庞大的上下游企业群围绕。据邹正介绍,湖北能源集团有六十多家成员单位,而纳入集团供应商名单的企业就有几百家,且都是资信较好的企业,非常迫切地希望试点扩围尽快落地。邹正说,湖北能源上游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都很难得到贷款,且一投资几千万,垫资两三个月,对县域经济而言有压力。 “财务公司服务集团成员单位有6万家,如果上下游产业链进入财务公司服务的范畴,又是一个量级的扩展,等于是抢了银行的饭碗。”一财务公司负责人认为。 财务公司的优势是立足产业,与核心企业关系紧密,并借此更好地了解产业链客户,且在系统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和核心企业对接,因此,张波认为在其他机构均在创新之时,应在财务公司优势领域给予其更多创新空间。 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毛宛苑近期在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016年会上披露了银监会拟进一步扩大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的消息。 但从监管角度出发,试点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提升财务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尤其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升集团竞争优势,放大产业协同效应。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试点的扩围也符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环。据业内人士介绍,财务公司所能支持的上下游企业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占比70%以上,部分企业集团上下游则90%以上为中小企业,且有30%以上为高新企业。 另一个与产业链金融相关同时更为远大的构想也在萌芽。张波说,全国二百多家财务公司代表的是二百多个大型企业集团,且多依存于产业链,因此可以考虑是否可以通过财务公司之间的合作将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支撑产业的金融生态圈,使得财务公司也能抱团取暖,从点到链,从链到网,从网到面,“对所在的企业集团,乃至整个工业领域和全产业链应该都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 试点扩围的监管考量 你可能会喜欢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中关村:产业链正让位创业生态圈(责任编辑:罗浩 HN066) 试点的诱惑力 这意味着,原本服务于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财务公司业务边界将进一步由内向外,呈量级扩围,与多个市场主体角逐产业链金融这一未来几年市场空间或达15万亿元的蓝海。 报告预计未来几年将是我国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认为借助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可以赢得中小企业市场这片蓝海深入开拓的新手段,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看全文 上述特性为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试点的扩围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服务的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达到92万亿元,成员单位超过6万家,服务一旦延伸至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湖北能源(000883,股吧)财务公司总经理邹正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服务边界会呈现量级扩围。 15万亿市场待角逐 按照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016年会上披露的最新行业评级,有68家财务公司评级为创新类,不过有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称,行业评级为监管评级的重要参考,但监管评级仍有其他评价指标,因此扩围数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银监会2014年选取了北汽、上汽、海尔、格力、武钢等5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试点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至今仍未扩围。至2016年5月末,全国已开业的财务公司227家,覆盖能源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钢铁、信息通信等17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且背靠的企业集团绝大部分为央企、国企,也有优秀的民企,如海尔、新希望、伊利、万向等。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浦泓毅 来自财务公司协会的信息显示,2015年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累计发生592.94亿元,年末余额192.66亿元,累计实现收入10.03亿元。 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提供的一份材料,目前227家财务公司背后所依托的集团资产占GDP比重已达三分之一,而与众多竞争对手相比,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依托核心企业的财务公司在几大市场竞争主体中最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链金融并非新生事物,在更早期,银行介入或提出的概念为供应链金融。来自银行体系的定义是,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财务公司期待扩围产业链金融的另一大推动力是当下财务公司生存空间正在被大幅度挤压。这种挤压来自金融改革和金融业态的逐渐丰富。压力既来自商业银行,也来自互联网金融。宝钢财务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波说,商业银行有资金、产品、团队优势,互联网金融公司所受管制少,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产业链金融或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就可能达到15万亿元,看中这一潜力市场的还有更早前已介入的商业银行。 从首批试点公司的情况来看,一些财务公司业绩明显增长,增幅甚至超越了集团公司或大股东。2015年格力财务实现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6.6%,同年,格力电器(000651,股吧)净利润为125.32亿元,较上年下降11.46%。获得试点资格的2014年,格力财务公司净利润较2013年增长超过60%,同期格力电器业绩较2013年增长30%,而仍未获试点资格的2013年,格力财务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23%,低于同期格力电器47.31%的业绩增幅。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