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中山启动对接战略周年考已复制11项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

2016-04-21 16:10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中山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内,大批货运车辆在此集散。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周年。在这前一天,中山海关第185期“

泊莱美 商界秘艳 苗神客 台湾演员谷音 马路我们穿越去 独占幽兰心 强制兽爱 古剑奇谭 定光剑 赶尸后裔 67.19.37.235 挽留txt新浪 www.444aj.com

对此梁海锋表示,今年中山海关将继续坚持以实效为目标,助推市场主体完善配套条件,按“成熟一项,复制一项”原则继续推进复制推广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年内有望落地6项政策,包括“先进区、后报关”制度、“智能化卡口验放”制度、“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制度、“一次备案、多次使用”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和“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

战略导向

在应对举措中,《报告》也提出了以翠亨新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复制推广离岸实验区”的建议。

其中,中山市“一港五区”的港口分布,其产品“两小时里程”可直达港澳、装船远行;基于该市的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东部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药品产业连片集聚,北部的五金、灯饰、家电产业在国内均占有一席之地,南部的水果、木材、家具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部的总部经济、服装、玩具产业发达,其产业配套成熟,内生动力较好。

在今年3月28日举行的深圳—中山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上,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透露,中山正计划与深圳合作建设一个金融产业园,这个被深圳企业家称之为“小前海”的产业园,将落户翠亨新区。

同时,南部镇区坦洲也从珠江西岸融合发展高度厘清战略方向和功能定位,立足于早谋划早准备,积极争取赋予坦洲部分县级管理权限等政策支持,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对接横琴自贸片区战略协作平台的目标,计划把坦洲从中山最边远的南部一隅转变为与珠海同城化融合发展的先行镇区。在该战略下,坦洲镇正加强与珠海在一体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全力打造珠中江阳合作示范区、对接横琴自贸片区的先行区。

从去年开始,中山市便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研究对接自贸区。其中,由中山市政协和中山海关在调研基础上形成的《中山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报告(初稿)》(以下简称《报告》),就中山如何利用自贸区“包围”环境下进行“趋利避害”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山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内,大批货运车辆在此集散。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周年。

“境内外维修”制度指区内企业对来自境外、境内需进行维修处理的货物进行维修并复运出境、出区的经营活动。“很多中山生产的产品,在销往外国后,如果客户需要维修,派维修人员出国维修并不现实,我们需要客户将故障产品寄回来,但这里面就涉及到可能的报关和征税问题,现在海关将境外维修的政策落地中山,企业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报关手续就可以在报税园区内进行维修。在简便手续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很多运营成本。”毛中旗说。

政策复制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创新挑战

位于三大自贸片区的“夹心点”,中山的“特殊”地理位置所面对的挑战恐怕和机遇一样明显和深刻。目前对中山的战略位置的解读,普遍被赋予促进产业转型、扩大对外开放的厚望,但期间所面临的“虹吸效应”和制度创新挑战,同样被高度关注。

“对企业来说,这些创新制度和举措的实行,可以提高企业通关报税的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海关监管措施也因为创新而变得更加灵活和简化。”威高物流集团董事毛中旗认为,“比如‘境内外维修’制度的实行,就可以为外贸企业提供很大的便利。”

中山对接自贸区的优势,除了在地理上的“夹心点”位置之外,其产业基础、港口分布及交通便利也相对明显。

已复制11项创新监管制度

从基础配套开始打造“先行区”

据了解,2014年至今,海关总署、广东分属相继发布三批可复制推广的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总计达32项。那么这32项创新监管制度是否都可以在中山落地推广呢?

步伐要更大动作要更积极

一年来,南沙新区、前海蛇口、横琴新区三大片区的发展备受关注,其在制度创新、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建设等方面正加速推进。作为自贸区辐射城市,中山也在这一年时间里启动了一系列的对接战略,其中以复制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走得最快。

另一方面,不足之处也是相对明显的。“一是政策优势并不明显,比如市内虽然有保税物流中心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但并不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不能进行深加工。”由中山市政协和中山海关形成的《中山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报告(初稿)》(以下简称《报告》)提到,相对于苏州、东莞、昆山等地乃至内陆其他一些城市,中山政策制高点不足;此外,中山口岸型城市的优势也不突出,如码头建设虽然分布均匀,但是产能有限,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效率、物流成本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得到释放。

在今年年初由市政协和中山海关组织的“中山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课题研讨会上,横琴新区政策法规室副主任王彦,拱北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副处长周晓雷,市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中山市分公司总经理何小明等人就中山对接三大自贸片区话题,提出了多维度的建议,认为中山不是自贸区,但可以努力建成“自贸区辐射区”的首批示范区,充分研究好对接战略。

纵深

“一项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的成功复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政策适用、系统支持和企业需求,缺一不可。”梁海锋说,具体而言,政策适用是指要符合当前的政策要求,中山保税物流中心属于保税监管场所而非特殊监管场所,应该说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一些可复制的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并不能直接适用;系统支持是指在海关硬件系统上可以支持该项政策;而企业的需求则是自贸区政策复制的目的所在。

这一年,中山有何得与失?

“中山的位置刚好处于三个自贸片区‘夹心点’,来自自贸区的“虹吸效应”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要正视其对投资、贸易方面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也不止局限于增量部分,甚至也关系到存量部分。”中山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认为,在最短时间内探索出便于推广普及的经验,目前中山也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可复制的政策,但步伐还要更大,动作还要更积极。“同时中山也要有危机意识,主动‘强身健体’改进自身,立足做好自身营商环境的建设,增加对企业、新投资项目的粘性。”

在这前一天,中山海关第185期“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在中山保税物流中心举行,此次宣讲会主要关注中山海关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情况,共吸引30家外贸相关企业参加。

“当前,我国自贸区建设进入‘2.0’时代,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全新格局。”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梁海锋介绍,“近两年来,中山海关大力推动自贸片区创新制度在中山的复制推广,到目前,已成功复制落地11项自贸区创新监管制度。”

不是自贸区而处于自贸区核心辐射区,如何吸收特殊位置带来的红利,如何避免不利影响,是中山对接三大自贸区所要理清的最大现实意图,而以此为基础所开展的战略导向才具备说服力。

同时,中山产业品牌与创新也有待加强,如个别特色产业在国内占有较大份额,但是由于品牌和技术受限,并没有对外贸有效支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不够充分,外向型经济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据了解,这11项已经成功复制的自贸区监管政策包括“境内外维修”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引入中介机构辅助开展保税核查、保税核销和企业稽查工作”制度、“企业协调员”制度、“国际海关AEO互认合作”制度、“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原产地管理改革”制度以及加工贸易手册管理全程信息化改革。

镇区行动

目前,翠亨新区自身也启动了临海科技金融新城建设。为承接深港科技金融产业顺延发展,翠亨新区临海科技金融新城项目将着重发展科技、金融、居住和休闲四大功能,用地近700亩,投资超100亿元。当前该项目第一期已启动建设,预计投资近10亿元。

原标题:自贸片区环绕 中山启动对接战略周年考

在活动现场,有企业反映,是否可将自贸区政策复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让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