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电网

广告赞助

家电新闻推荐阅读

主页 > 家电新闻 > INTRODUCE

康華農業13萬畝“流轉土地”調查 數據真實性存疑(2)

2022-04-09 16:44 作者:中国数字家电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同樣的情況也存在記者走訪的其他村子:臨桂縣四塘鄉大灣村,康華農業的水稻種植面積僅有350多畝,幾乎只有其公告的3205.7畝的十分之一;灌陽縣黃關鎮大倚村,康華農業只流轉了500畝水田,而其公告的則有2001.1畝;

星座排行 韩国av女优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世界手表排名 现代官场小说排行榜 压缩软件排行 电动车排名前十名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記者走訪的其他村子:臨桂縣四塘鄉大灣村,康華農業的水稻種植面積僅有350多畝,幾乎只有其公告的3205.7畝的十分之一;灌陽縣黃關鎮大倚村,康華農業只流轉了500畝水田,而其公告的則有2001.1畝;康華農業稱流轉了2200.3畝土地的灌陽縣新街鄉戈洞村,據村委會支書鄧根新介紹,康華農業目前並沒有在此村流轉土地。

  9月6日,灌陽縣洞井瑤鄉一位退職村幹部告訴新京報記者,康華農業2009年的時候的確是在桂林各地承包了很多土地,但後來由於經營不善,又把地退回給農民。

  廣西農業資訊網一條來自灌陽縣洞井瑤鄉政府的文章,透露了康華農業曾經的毀約事件。這篇《灌陽:洞井瑤鄉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路子》的文章作者署名為時任洞井瑤鄉黨委書記唐愛明。唐愛明在文章中寫道:“2009年,康華公司因經營不善,單方面廢除簽訂20年的合同,激發了公司與群眾的矛盾。經過努力疏導群眾情緒,協調承租雙方的利益,租金從每畝500斤稻穀降至300-350斤,洞井成為康華公司在灌陽進行土地流轉的最後一塊陣地。”

  灌陽縣新街鄉戈洞村支書鄧根新也稱康華農業退過土地,其稱,康華農業2008年在戈洞村承包了約一千畝的土地,但到2011年左右的時候,又將地都退回來了。

  “自建基地”還是“公司+農戶”模式?

  禱農業介紹,其與農戶簽署長期土地流轉協議,規模化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立自主管理的生産基地,可以實現農産品生産源頭的品質安全控制,結合生態化、標準化的種植過程,從而達到農産品的安全、優質和農業生態環境的有力保護�

  不過,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在有些鄉村,康華農業並非像其所説的,流轉了土地且建立了生産基地。

  在公告中,康華農業流轉的13.25萬土地被表述為生産基地。9月9日下午,康華農業總經理助理時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公司沒有‘公司+農戶’這種模式。”

  9月4日,臨桂縣會仙鎮鎮長王軍發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康華農業在當地實行的只是“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給農民種子,稻穀收割後,康華來收購。”

  9月11日,全州縣鳳凰鄉主管農業工作的人大副主席唐炳奎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康華農業在當地並沒有流轉農戶的土地,而是提供種子給農戶,農戶自己種植,收穫後,康華農業再收購稻穀。”

  禱農業稱,公司水稻種植生産過程中除殺蟲、施肥以及少部分田塊移栽等環節需要人工外,其餘基本實現機械化耕作,機械化程度較高Mü流轉土地建立自有生産基地,實行生態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可以從全過程、多角度考慮,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生産設施等各種生産要素,使各項資源發揮更大效用,提高農業生産效率�

  不過唐炳奎表示,鳳凰鄉主幹道兩旁的水田,農戶都是自己種植。別的地方多山地、丘陵,並不適合大面積機械化種植。

  唐炳奎稱,公司與農戶達成協定,稻穀由公司收購,但如果別人給的收購價格高於康華農業的,“農民會賣給別人”。

  這樣的情形在臨桂縣四塘鄉得到了證明。9月4日下午,記者以收購稻穀者的身份,拜訪一位接受康華農業稻種,並和康華農業合作的農戶。該農戶表示,如果記者想買的話,是可以賣的。

  該村民稱,水稻的種子、化肥由康華公司提供,種子免費,化肥的錢在收購稻穀時扣掉。

  禱公司在收購公告中,專門將自己的土地流轉經營的腏膠汀骯�+農戶”模式進行對比:康華公司認為,“公司+農戶”的模式“難以實行可追溯的品質管理”、“分散種植難以保證産品的純度和品種”;此外,康華農業稱,土地流轉,長期承包,公司可以投入錢進行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

  土地流轉租金成謎

  除了土地流轉的畝數可能虛報以外,康華農業租賃土地的價格也存在疑問。步森股份披露的重大資産重組報告稱,康華農業每畝每年土地流轉租金集中在300至400元,但據記者調查,這或不符合實際。以康華農業所稱的流轉了2萬多畝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周邊的鳳凰鄉為例,當地負責農業的幹部向記者介紹,“當地屬於丘陵地帶,找成片的地非常難,要租上萬畝地基本不可能,而且當地人多以種地為基本生計,租金也不可能太低,土地的租金水準在500元左右,如果長租的話會更貴”。

  公告稱,康華農業2008年8月在洞井瑤鄉流轉了4716畝土地,合同簽訂時間都是當年8月,流轉期限為20年,租金為320元/畝/年。

  公告中再未披露此後洞井瑤鄉土地流轉的情況。不過,新京報記者採訪發現,流轉合同並非2008年8月簽訂,租金也不是320元/畝/年,2011年,康華農業和農民曾改簽過流轉合同。

  洞井瑤鄉椅山村一位村民介紹:“2009年,康華農業曾在村裏租地,當時的租金是500斤稻穀/畝/年。”

  據記者了解,2009年,國家發改委規定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格顯示:三等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百斤90元、92元、95元。以此價格計算,500斤水稻的價格至少450元。這遠高於其公佈的在洞井瑤鄉每畝每年320元的租金。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合同顯示:合同的乙方是康華農業的前身——廣西康華生態農業種植發展有限公司。

  合同規定,甲方將承包的土地1.9畝水田承包經營權租賃給乙方。租賃期限為20年,從2009年1月1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

  租賃費及支付方式規定:乙方向甲方交納稻穀,以每年500斤/畝計,稻穀品質按當年國家收購中等標準執行。每年3月底以前支付上一年晚稻,7月底以前支付當年晚稻。由康華農業通知農戶到所在的鄉(鎮)政府所在地或村委會所在地領取。合同的簽訂日期為2009年1月1日。

  該村民還提供了一份康華農業2009年上半年租金的收據,該收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他的1.9畝水田共獲得了475斤晚稻的租金。

  而在公告中,康華農業稱,康華農業採取分期方式支付土地流轉價款,由康華農業以銀行轉賬方式支付到各村委會開立的銀行賬戶。康華農業負責組織協調和全程跟進村委會以現金形式發放給相關農戶。

  新京報記者採訪到的多位村幹部都否認存在康華農業所説的上述支付方式。他們均表示,不存在康華農業説的賬戶,“康華農業是直接和農戶打交道,不經過村委會”。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点击我更换图片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