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是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培育壮大肉羊、肉牛、奶牛、生猪、禽蛋、蔬菜、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藜麦等龙头加工企业,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创
美国音乐学院排名 日本av男演员 中国最美的女人 网络游戏前十名 最贵的香烟 今日票房排行榜实时 护眼灯什么牌子好 3d网页游戏 |
三是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培育壮大肉羊、肉牛、奶牛、生猪、禽蛋、蔬菜、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藜麦等龙头加工企业,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创新中心,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突出食用菌、果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引进落地一批知名度高、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和企业,推进龙头企业与产业高位“嫁接”。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设备,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节水,纵深推进水价和基层水管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制度体系,落实六大节水行动任务,促进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努力把武威创建为国家节水行动示范市。 五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力度,加快农作物、畜禽品种优化和更新换代。全面推广工厂化育苗、组培育苗技术,提高新品种繁育推广和优质种苗供应能力,提升特色作物种子种苗优良化率。加大畜禽良种化繁育体系建设,做优做强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浙江长兴永盛牧业公司民勤湖羊育种基地、武威普康养殖有限公司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古浪县黄花滩省级优质种羊繁育基地、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凉州区白猪育种场等优质畜禽繁育基地,加大畜禽品种杂交改良力度,建立完善畜禽种业创新、创造、创业新平台,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牛羊鸡猪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 一是高位谋划推动节水。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节水优先”方针深刻内涵,率先印发《关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意见》,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水价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完善制度体系六大节水行动,修订行业用水定额,编制节水规划,制定节水条例,规范节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动员大会、推进会、专题约谈会,县区党委政府主动扛起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主体责任,水务、发改、农业农村、住建、工信等20多个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推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六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突出绿色、生态、优质产业定位,加快推广沿山特色种植+生态畜牧业、沿川绿洲治理+产业开发、沿沙戈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等生态循环模式,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减量化行动,全面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病虫草害绿色综防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推动畜禽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快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扎实开展农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加强尾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是深化改革促进节水。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将水价改革和基层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突破口和“牛鼻子”,用改革和市场“两只手”推进节水。市政府出台了《武威市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县区制定了各类水价调整政策,农业灌溉地表水价由 0.167元—0.242元调整到了0.21元—0.27元,特别是地下水价由全市平均0.05元调整到了0.09元—0.201元。推行分类水价、探索季节水价、完善分档水价,初步形成了促进节约用水、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的合理水价体系。制定出台了基层水管体制改革方案和基层水管单位绩效考核、水费收缴使用管理等办法,完成34个基层水管单位职能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三定”方案核定,建立了由财政统一监管的水费收缴专户,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费等水利事业费实行预算绩效管理,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了“节水优先”与“吃饭优先”的矛盾,增强了节水内生动力。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刘伯荣主持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二是积极拓展产业业态,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上求突破。突出绿色、生态、优质的产业定位,持续打造产业融合载体,深入推进示范园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着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供给由低层次的初级产品向中间加工产品、市场终端产品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和科技信息业,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打造一批产业链长、创新链实、价值链强的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主持人: 武威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面下功夫,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武威市委副书记赵立新先生,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青山先生,武威市水务局局长邵新革先生共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强调“甘肃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要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面下功夫,发展高附加值的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为导向,以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为目标,以节水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提出了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的良好发展格局,“三大特色产业带”和“八大产业”初具规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深挖“寒旱”特质优势,在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充分利用武威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在突出发展 “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和出口农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销售、运输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武威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品牌,真正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卖上好价钱,推动农业由增产增收向提质增效转变。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二是高起点打造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加快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高质量发展的全产业链,建成了一批从原料基地到终端产品的绿色产业链、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高标准农田150.19万亩,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251.3万亩。建成园艺作物标准园4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368个,日光温室22.5万亩、养殖暖棚4388万平方米。天祝县金强川10万亩绿色高原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天祝白牦牛生产基地、德青源金鸡扶贫产业园、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万只种羊繁育基地等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及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甘肃供销黄花滩冷链物流产业园、昊天农产品市场等流通主体相继建成落地,凉州区国家级、民勤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升胡萝卜水果种植基地、古浪黄花滩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民勤县八大特色产业园、天祝县藜麦科技扶贫产业园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基本建成。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达到16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5家。以中天、凯伟为主的肉羊,以顶乐、康美为主的肉牛,以伊利、优然为主的奶牛,以牧原为主的生猪,以德青源为主的禽蛋,以海升、嘉禾佳为主的蔬菜,以达利、正阳为主的马铃薯,以蓉宝为主的中药材,以天禾、众兴、臣祥为主的食用菌,以纯洁高原为主的藜麦,以田园牧歌为主的草产业等龙头企业齐头并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建成黄羊河集团食品公司、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甘肃金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民勤县朱雀现代农业物流园等112家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冷藏能力达到58.67万吨。全市农民合作社达6818家,建成国家级示范社25家、省级示范社154家,市级示范社200家,“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全市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已带动农户2.78万户,户均年分红2100多元。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